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湖南高考作文题"诗意地生活",重心在"生活"二字上,以"诗意"修饰——高尚地度过每一天。对"诗意"的理解是关键。杨亚迪同学的作文是湖南省作文评卷组8篇标杆作文之一。现将原样抄录于后。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要追求诗意境界。初中学生作文要想写出诗意,必须立足生活,抒发真情,并在此基础上借鉴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写作。为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打开心灵枷锁,开拓生活空间,构建诗歌情境,进而提升作文境界。  相似文献   

3.
王光佑 《读写月报》2022,(32):28-34
<正>一、真题再现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去体悟,更需要我们努力去创造。将快乐写进生活,便添了一米阳光;将关爱写进生活,便多了一份温情;将奋斗写进生活,便拥有一股力量;将诗意写进生活,便添了一份浪漫。请以“将_____进生活”为题目作文。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补充的内容不超过5字;(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  相似文献   

4.
【总评】2007年的高考作文终于尘埃落定,19道作文命题呈现如下特色:(1)引导考生诗意地生活,诗意地写作,绝大部分作文题颇有诗意;(2)引导考生关注自我,抒发自我体验,考场作文进入有"我"时代;(3)引导考生用写作表达情感,其中适合写抒情性散文的作文题占了较大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但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学生却视作文如"洪水猛兽"。作为教师,经常和学生的作文打交道,感性的材料接触多了,也就对学生作文水平有了初步的认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作文存在的典型案例作一个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学生写作文,总是苦于没有内容可写,这种现状对广大语文教师也是一种挑战。作文素材从何而来?人们总认为学生生活枯燥单一,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解决作文素材问题,这确实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然而,校园生活中丰富的“现成”习作素材,却常常被学生忽视了,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引导,充分开发和合理使用有效的生活素材资源。这也是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7.
《广西教育》2005,(10B):10-10
杨斌在《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5期上撰文认为,话题作文的最大优势和最本质特点,就是“技术淡出,技巧淡化,崇尚思想,突出精神”。话题作文拓展了广阔的话题空间——思想的空间、精神的空间,能考查出学生的思想才情和思维能力,考查出学生认知生活、评价生活的能力,考查出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文化积累。话题作文也需要必要的技术性点拨,但目前话题作文的指导却出现了重技术指导而轻思想内涵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意地生活湖南考生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当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柏拉图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悠然自得。  相似文献   

9.
话题作文 四川成都市:“守望”。2010年第6期(指《作文成功之路》杂志,下同)《半命题作文“守望____”导写》。 湖北随州市:“快乐”。2010年第6期《快乐诗意地生活》,不仅介绍了快乐五法,还给出四种构思角度,两篇学生习作。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湖南高考作文题一出,就有人感叹:我们的学生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何谈诗意?我说,生活本来应该有"诗意",如果觉得生活缺乏诗意,那是我们自身出了问题。2007年的湖南作文题——诗意地生活——从出题的形式而言,彰显湖南风格。所谓湖南风格,指的是湖南自主命题以来的作文题大多比较平稳,不会有太多的"创意":2004年与2005年话题作文"家庭教育"、"跑的体验"是具体可感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王学华 《新高考》2011,(10):6-8
2011年浙江卷作文题延续了以往材料加命题的形式,既有新材料作文的丰富内涵,又有标题作文的直观表述,是真正意义上的"标题+炼意"的新标题作文。它很好地体现了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顺应了高考作文命题的潮流,也符合稳中有变的命题要求。今年浙江卷作文命题,以直抵人物内心的方式让考生去思考自我,关注学生自己熟悉的真实的成长生活,贴近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给了考生较大的写作自由度,虽然少了以往的"诗意"与"文化",却能做到归真返璞  相似文献   

12.
正"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新时代依然焕发出生命力。他认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活动。"此话告诉我们作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作文曾经一直是我和学生头痛的事。而这却在班级建立了"交往学习共同体"后变得有趣起来。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段富有诗意的话语,包孕着深刻而朴实的作文教学的道理: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缘于生活,这既是事实,又是法则。如何引领学生走向生活,撷取生活的美丽?做法是: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开启写作的大门、消除学生作文的模式化痕迹,让作文成为一种自由的创造活动、捕捉生活的闪光点,积累有意义的生活资源。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2007,(24)
所谓"论述型议论文",即通常所说的立论文。这种类型作文的标题本身就是一个论断或命题,而且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如"诗意地生活"等。写作这类作文时,考生只需要去论证标题所表述的论断就行了,千万不要去另立论点。说到"起、承、转、合",有些人就会想到八股文,认为  相似文献   

15.
当下的学生,为作文所苦的大有人在,一写起作文,笔杆转了一圈又一圈,就是转不出思路;当下的教师,范文讲了一篇又一篇,手法讲了一种又一种,却收效甚微。叶圣陶先生认为,“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作文之形式为文字,其内容其实不出思想情感两端”。  相似文献   

16.
作文既是生活又是做人,它需要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思维去抽象、概括;用严密的逻辑去组织材料,用优美的语言去描述,本是一件平常的事。然而作文教学在实践中却成了师生难于逾越的鸿沟,需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最终达到“不教而教,教而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创建一个诗意型的班级应该成为构建班级文化的追求。有了充满诗意的班级,学生便可如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的“诗意地柄居在大地上”一样诗意般地学习和生活在自己的班级里。要创建一个诗意型的班级。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努力。  相似文献   

18.
湖南卷     
作文题目: 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诗意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的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是近些年来,小学作文教学成效甚微,逐步演变成了一个不易化解的难题,师生们谈到作文无不千般滋味在心头,学生为不会写、写不好而发愁犯难,教师为作文耗时费力却收效甚微而焦灼,甚而有人对作文教学持不负责任的放任态度。要化解作文教学这一难题,需要下"真"功夫——指导学生观察真实生活,真心感受、体悟生活。  相似文献   

20.
陈美花 《辽宁教育》2000,(10):33-34,30
开展作文教学虽是在课堂上,却不能让学生的眼光停留在课堂上、校园内,而应让学生投身生活。放眼世界,关心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并积极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这种对生活的感受当然需要创新思维的积极参与,否则,一切所见所闻只是对生活的“实录”而已。却不是新的、自己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