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看到孩子们盘腿席地而坐,手捧经典,摇头晃脑,高声而有节律地诵读着经典,我们往往是感动与欣慰,我们仿佛看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后继有人。但我们是否想过,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各个学校大力推崇构建校园文学社团。让学生能够在参与文学经典诵读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文学的魅力。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实现读写水平的显著提升。而文学社团,则是文学教学的一种课外扩展形式。利用文学社团,开展诗歌诵读活动,能够使自身文学修养得到显著提升。鉴于此,笔者主要围绕文学社团在诗词诵读中的引领作用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3.
何映 《广西教育》2009,(19):41-4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佳作浩繁,而古诗词则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最耀眼的珍宝,是最艳丽的一朵奇葩。它们以精练、优美的语言,抒发了人类美好的情感。一个人如能熟背一些古诗词,将有助于其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文学修养。语文教师应想办法调动学生诵读古诗词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引领学生在经典中畅游。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要立足新的时代方位,把握当前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重点。要以方向引领为根本,引领青年学生树立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价值取向,把握正确人生航向;以明辨是非为关键,引导青年学生提升大是大非的辨别能力,并提升交流交锋中的批判能力,多元多样中的选择能力,大风大浪中的坚守能力;以科学评价为保障,把实践作为检验青年学生思想引领成效的根本标准,不断增强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一个民族的经典是其存在的根源,也是本民族文化的奇艺瑰宝,记载并传承着文化发展的优秀基因,是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对后世的启迪与教诲。因此,我们应该对圣贤保留下来的经典诵读侵润,以此来实现心灵的启迪,感悟生命中的意义。而对经典的感悟应从学生抓起,在小学阶段就要培养学生诵读"德慧智经典"的兴趣与能力,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经典"是人生智慧的源头,是为人处世的准则,是文化的根源所在。灿烂的中华文化因经典诗文而千古流传,伟大的民族精神靠经典诗文四海传扬,浩然的人间正气凭经典诗文代代传承,精深的汉语文化借经典诗文发扬光大。吟诵经典,可启迪心智,清静灵魂,感悟人生。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江苏路第五小学,把"小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落实"两纲"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同时也与语文、品社、音乐、美术等人文学科的  相似文献   

7.
孙维忠 《学周刊C版》2020,(1):139-139
国学经典是我国文化的瑰宝,经过千年的传承,聚集并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承载着几千年来伟大圣贤的思想光辉.随着学校德育教育的不断深入,让学生诵读经典,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不仅符合学校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要求,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以个性化经典诵读渗透德育课堂为例,将个性化经典诵读对小学生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将两者进行融合教学的策略,旨在加强对学生美德的熏陶和培养.  相似文献   

8.
国学经典是我国文化的瑰宝,经过千年的传承,聚集并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承载着几千年来伟大圣贤的思想光辉。随着学校德育教育的不断深入,让学生诵读经典,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不仅符合学校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要求,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以个性化经典诵读渗透德育课堂为例,将个性化经典诵读对小学生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将两者进行融合教学的策略,旨在加强对学生美德的熏陶和培养。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化浩如烟海、晶莹璀璨、广博精微。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朽之作。蕴涵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智慧和思想、坚定的信仰与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之基,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的立身处世之本.是华夏儿女世世代代饮之不竭、无可替代的甘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意义深远,责任重大。近几年各地、各校继承传统,弘扬文化的举措层出不穷,并取得可喜成效。  相似文献   

10.
几位男同事在办公室里“痛说革命家史”,在谈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时,大多并不隐讳自己乃是家中的“No.3”——孩子第一,老婆第二,自己自然只有叨陪末座的份。不过说这话时真正“倍感压迫”的倒不多,也就是略带几分自嘲而已。反正是自己的老婆孩子,谁前谁后还不都一样?况且让“弱势群体”占排到前面,反倒更能彰显出一种男子汉大丈夫的气度。可闲谈之间,这话题又发生了转换,大家又纷纷考量起自己在供职的学校里所处的位置。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竟发现——自己在单位里的地位竟然还比不上在家里!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灿若星辰,其形式多种多样,其内容博大精深,其意蕴更是简练绵长。诵读经典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更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思维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各项语文能力。如何对一年级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启蒙教育?本文从"缠一缠"——创设诵读氛围、"引一引"——丰富诵读内容、"转一转"——拓展诵读范围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宝藏,是一支耀眼的奇葩。当前教育改革的深化,最主要的就是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弘扬国学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它让学生深入了解我们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我校创新创优工作紧紧围绕"诵读国学经典,弘扬民族精神"这个主题,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活动。通过活动,师生受益匪浅,深刻体味到国学经典的智慧和内涵。目前,全校师生诵国学、唱国学、讲国学、演国学的热情高涨,氛围浓厚。我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古诗文是五彩缤纷的文学殿堂里最耀眼的瑰宝,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小学教材选编的占诗,集思想美、语言美、艺术美、形式美于一体,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有专家认为,少年时代是人格发育的关键时期,3岁至13岁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  相似文献   

14.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证实,《经典诵读》课在改变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之后,对学生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大有益处,使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学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经过千年沉淀流传下来的,国学经典的学习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培育新一代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学校教育,将国学经典诵读对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价值进行分析,并将国学诵读与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如何结合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一、润物细无声——以诗学史以史促读学生初读一首古诗,并不能很好地读通、读顺,那就更难理解诗意。如果让学生了解了诗人创作背景,在教学中适当插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与传说,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17.
正《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里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贯穿经典诗文的诵读、赏析和感悟,可以让学生传承千百年来中华文人传袭下来的正能量。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思想素养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作为中华传统经典著作,它所蕴含的正能量,更是不容人所忽视的。  相似文献   

1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经典诗文的诵读,几乎已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一积累,每周一考查,每月一比赛,每学期一活动,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既增长知识,又陶冶情操,还弘扬民族文化,一举多得。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经典诗文的诵读真正感兴趣呢?我的体会有如下几个方面。一、让学生在晨诵中领略经典诗词的魅力"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也许,一两个早读的时间学生  相似文献   

19.
在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高职学生的成长与核心价值观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构建高职学生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任务。但是基于构建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是达到对民族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因此,用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民族认同感,同时,让民族认同感的形成来促进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二者是相辅相...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重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使人们的目光投向了经典文学。人们在认识和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寻找民族自尊和自信的根,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已经成为共识。新课程标准一些教材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证明"经典诵读"的种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