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千变万化,究其本质,无非“因”和“果”的关系。作文的写作过程就是从“因”到“果”的实现过程或根据“果”推论“因”的过程。作文中的“果”,也即我们写作时想要表达的指向。除典型的议论文之外,“果”不直接出现,而蕴涵在文本中,文本就是“因”。一篇完整的作文我们可称之为一个“文本”。  相似文献   

2.
早教典型户     
《学前教育》2006,(1):26-27
随着早教活动的深入开展,涌现出许多热衷早期教育的“典型”家长。于是,我们以幼儿园为基地,由每名教师承包1至2个村,负责建立并指导“早期教育典型户”。(这样的教师在当地被形象地称为“包村教师”)  相似文献   

3.
在学校精细化管理和高效课堂推进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建设“教研共同体文化”,希望以此发挥文化育人的价值。既然是“共同体文化”,就意味着它必定是一种“组织”的文化。为此,我们尝试以教研组这个具有典型教研功能的组织作为探索“教研共同体文化”的代表性载体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潮童     
《初中生》2011,(5):18-18
以前我们讲过“潮”的意思,潮童则是指很“潮”的儿童。他们的服装及打扮新潮且成人化。“潮童”多为明星子女,苏瑞·克鲁斯和金斯顿·罗斯代尔便是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5.
朱华忠 《教书育人》2005,(11):50-51
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一些典型的“心理效应”故事,对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有启发和帮助,可以使我们的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使我们的智慧和自身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典型”教育是我国行政道德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正效应不客忽视:促使官员“敢为”、“不敢为”,对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良性的辐射效应。然而,只强调“典型”教育引发了行政伦理评价标准的错位、“德行有用”价值理念的扭曲、官员道德选择的误区等。这一系列的矛盾要求我们必须寻求“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平衡:既要坚持不懈地抓“典型”教育,同时又要适应时代要求,树立“道德人”与“经济人”联体的公仆观。  相似文献   

7.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时,一些师生仍热衷于“大运动量”训练,解题匆匆,就题论题,食而不化,精疲力竭,造成高中许多题“似曾相识”,就是百思不得其解。对高考中学生典型错误进行收集整理,发现典型错误的出现;我们认为不仅有学生学的问题,也有教师教的问题,不...  相似文献   

8.
本刊2002年3、4期合刊发表的《徂徕灵光——新泰市教育发展纪略》一文。全面报道了新泰市全方位发展教育的做法和经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新泰市的教育是教育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型,是全面提高当地“国民”素质的典型,是全社会参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典型,是党政领导重视教育的典型。尽管还不够完善和深入,但其立足点和思路是对头的,所以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下面的一组文章是泰安市部分教育工作者学习新泰经验后的一些感想。从不同角度剖析了新泰经验,这对于我们深入感悟新泰的经验,无疑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国外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特色的评析和启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对德国、加拿大、美国、英国几种典型的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的特色进行了比较和评析,把其各自的特色依次概括为“企业主导注重实践过程管理型”、“能力基础型”、“多元开放型”和“资格推动型”,并论述了这些模式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典型是中国古代人物品评重要的审美范畴之一。“尚典型”与“称典型”从两方面构建了“典型”人物与传统历史及现实未来的关系。唐以后人物品评中典型批评的盛行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对遵礼守法及道德规范的高度重视,“典型”人物身上往往呈现出古风古韵。“典型”人物亦颇具老成之品性,以中正、七十“不逾矩”为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物典型批评还往往与“清风”连用,“典型”人物无论从外形还是从骨髓里都透出清明的风貌,体现了善与美的统一。传统诗文中还有不少将饮酒与“典型”联系起来的语句,形成了一个脱俗率性的“饮者典型”的文学母题。  相似文献   

11.
一提到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我们不由得会想起卓文君的女仆红萧。这就如同一提到王实甫的《西厢记》,我们便会立即想到崔莺莺的女仆红娘一样。如果说,红娘是中国古典戏剧中一个婢女的艺术典型,那么,红箫便是中国现代戏剧中一个生动的婢女形象.研究一下这两个艺术典型的性格特征,及其历史意义,探索一下这两个艺术典型在创作上的内在联系,对我们进一步了解郭沫若的史剧创作观念和创作经验,正确继承祖国文学遗产,自觉运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创作原则,搞好史剧创作,是不无神益的.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一直处…  相似文献   

12.
东庐中学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初中,早在1999年我们就提出了“教学合一”的教改主张,并诞生了广受关注的“东庐讲学稿”。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理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校起死回生具有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存在着一些类型或一些形象系列,最典型的莫过于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系列。同世界各国文学相比,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学史能这样如此全面地集合着一群成功的同类型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对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产生的根源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多余人”形象的性格特征、典型意义、历史进步作用及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如何用好教材,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良好的语文习惯,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在教材中我们可以从文章的重难点、文本空白、典型句段、文章特色中寻找语文训练点,利用好课文这个“例”,努力实现“例”的增值。  相似文献   

15.
绥化市的快速作研究贯穿整个“九五”期间。1994年春,我们选择了杨初春的“实用快速作法”开始进行移植实验。其目的是通过对学生有步骤有计划的强化训练,培养他们自能作,发展智力。实现快速优质写作的目标。我们抓住典型予以扶植和培养,通过大量的研究及有关专家的指导和鉴评,实现了第一轮实验目标,并且成功地实施了第二轮实验。综观我们走过的路,可概括为“四个一”。  相似文献   

16.
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一些典型的“心理效应”故事,对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有启发和帮助,可以使我们的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使教师(或者是学生)的智慧和自身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圆规”和“芦柴棒”是借喻与借代纠葛的典型例子:有人说是借代,因它们直接用特征代替了本体:有人认为是借喻,理由是“圆规”和“芦柴棒”是分别借来形象地描述杨二嫂与包身工肖像特征的。两种观点谁是谁非呢?我们从借喻与借代的区别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凤文化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与“龙”一样,都对我们民族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民族意识中,“凤”是理想的英才与端兆,“凤凰出而天下治”。凤文化的源头是东夷文化的凤腾崇拜。凤的形象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创造出的典型。凤文化对我们民族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及审美意识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美国当代名剧《怀疑》有一个典型的悬疑剧躯壳:女主角因怀疑男主角神父弗林对黑人少年唐纳德实施了性侵犯而展开了多方面调查,带领我们不断地逼近真相。但它有一个非典型结局:剧本中的中心悬疑始终没有明确的答案。这样的结构以及故事本身的暧昧,引导我们将它作为一个哲理剧来解读,诱使我们得出这样的认识:“沉重的肉身”未必沉重,它能给认知及心灵带来高翔的翅膀;如果“有罪”的肉身带来“高尚”的善行,那么我们有理由怀疑对“罪恶”的传统定义,无论这个定义来自宗教还是法律;反过来,既然“高尚”的善行可能源于身体的“罪孽”,我们也有理由怀疑“善行”的圣洁。  相似文献   

20.
一、拈词,寻找冬天的感觉。①“济南”在我国的南方还是北方?(在北方。)②通常,“冬天”给人以寒冷的感觉。北方的冬天呢,似乎更是寒冷。一提起北方的冬天,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大风雪、大冰河……③那么,“济南”的冬天呢?“济南”的冬天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在济南,最典型的冬景有哪些?(济南的冬天,温暖如春。这不,“他们……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在济南,最典型的冬景,也都是个“小”:小风、小雪、小热气……这样的冬景,哪里像是什么北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