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白在《妇女闲聊录》中对"记录体"的使用,一方面为实现底层真实的自我表述提供了一种可能,从而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一直被遮蔽的农村世界。另一方面,口述实录的方式导致文本在结构和语言方面文学性的缺失,"记录体"可行性的疑问也显示出了文体创新在底层书写方面存在的种种局限。  相似文献   

2.
杨小兰 《华章》2007,(4):135-135
《妇女闲聊录》,在叙事方式上有着革命性的创新,用碎片式的故事展示原生态的农村生活,坚持民间立场,达到民间语言的狂欢,这些都契合了后现代主义的精神,显示了林白写作的先锋性.  相似文献   

3.
这是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思谦和她的几名博士生一组有关“女性新历史小说”的研究论文。女性新历史小说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加盟以男性为主体的新历史小说创作以来 ,其发展一直呈上升势头。到 2 1世纪初 ,一套以女作家观照演绎女性历史人物生命故事的“花非花·历史小说系列”出版问世 ,标志着女性新历史小说创作走向成熟 ,可以与男性新历史小说比肩而立了。这组论文第一次提出“女性新历史小说”这一命名 ,并对其发生发展的合理性依据与代表性文本运用性别视角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论述。刘思谦教授的文章从两个层次 ,即女性新历史小说相对于传统历史小说和相对于男性新历史小说的比较中确立了其在历史观、时间结构与性别内涵、写作方式上的独特性 ,认为女性新历史小说个体生命本位的历史观与时间结构 ,写作方式是在熟悉和辨析史料基础上将心比心地、设身处地地合理想象与虚构。张兵娟的文章以性别视角分析了赵玫的三部女性历史小说《高阳公主》、《武则天》、《上官婉儿》 ;沈红芳的文章通过《英雄无语》、《叔叔的故事》、《你是一条河》、《羽蛇》等文本分析 ,发现了被男性新历史小说遮蔽的“英雄和母亲的另一面。”李仰智、付建舟两位男性加盟此组笔谈 ,通过女性与男性新历史小说代  相似文献   

4.
《妇女闲聊录》是林白从女性隐秘的个人化写作走向底层民间书写的转型之作。在文本中,林白自动隐去"作者"的身份,而以"记录体"的形式,将农妇木珍的闲聊内容原原本本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粗糙与鲜活的乡野话语,既充分还原了底层民间世界的存在真相,又让我们得以反思既定的"男权叙事策略"与"主流文化认同"中存在的缺失。  相似文献   

5.
在种种限制之下,底层妇女难以形成群体,难以进行有效的利益表达,碎片化状况十分突出。民间妇女组织的整合有助于其为弱势妇女群体进行有效利益表达。妇女组织的整合应以妇女组织的分工定位与合作建立起伙伴关系为基础,这是一种趋势,但现实中妇女组织的整合还有待不断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私人化写作的代表作家之一林白,以其新作《妇女闲聊录》张显着她创作姿态的变化。在《妇女闲聊录》中作者所采用的叙事立场,呈现的文本世界以及语言方式的选择上,与其以前的作品相比,均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这些改变无论是对于林白自身的创作,还是对于当今文坛来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尔基把底层女性形象放置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无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上,塑造了传奇型、蒙昧型、迷惘型和自主型四类女性形象,系统地展示了底层女性的精神成长历程,并对她们的宗教意识、母性意识进行了新的探索,展示了高尔基无产阶级美学观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君的《取暖期》是一部典型的底层文学作品,然而和一般的底层文学相比,它又显示出了诸多与众不同的特性。《取暖期》描述的环境是城市郊区的棚户区,表现的是租住在这里的进城  相似文献   

9.
刘震云的新长篇小说《一日三秋》围绕生于延津、长于延津、死于延津和逃离延津的三代人,在几十年的时间跨度内,以高度戏剧化的情节推进故事,并加以戏曲、传说及神秘主义的民间要素,揭示底层生活的真相。其中,既有对“说得着”的人的继续追寻,也有对人际理解缺失的思考,建构起了作家自己的某种生活哲学。  相似文献   

10.
葛亮的底层书写从卑微中烘托行走在生活边缘的"英雄",却又冷峻地将希望之光在苦难的底层社会粉碎。《阿霞》以大学生毛果的视角,旁观了患有狂躁抑郁症的农村女孩阿霞在餐馆打工并最终"发病"的故事。阿霞是底层打工女性的缩影,是男权社会中难逃传统家庭制度束缚的女性代表,是背负"疯女人"的眼光而无法跻身常人之列的另类,阿霞凋零的悲剧象征着无数正行走在边缘的女人。  相似文献   

11.
高君的《取暖期》是一部典型的底层文学作品,然而和一般的底层文学相比,它又显示出了诸多与众不同的特性。 《取暖期》描述的环境是城市郊区的棚户区,表现的是租住在这里的进城务工农民、下岗工人等底层人群的生活。其中爱情婚姻生活是表现的重点之一。向往爱情追求爱情幸福,是五四启蒙型底层叙事的常见主题。  相似文献   

12.
上古先民初始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知识传播是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历史教育传统的萌芽和源.头。原始的历史教育以口述寓含先民原始历史观念的历史知识为手段,以反映远古祖先生产生活情形和体现与大自然或其他威胁作斗争的历史神话传说为主要内容,它具有传承历史知识、继承发扬祖先优良传统、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励先民精神意志的教育意义。这种原始的历史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3.
当下中国大陆地区口述历史的研究与实践均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口述历史的价值判断仍不明确,实践过程缺少严格的操作规范,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得口述史料的考证及深度利用几乎付之阙如,从业者的人文关照仍显欠缺,口述历史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还有待进行深入摸索。要想在全球化、多民族的语境下创造出当代中国口述史的特有价值,需要更多的从业者对相关问题进行持续不懈的探索与反思。  相似文献   

14.
对底层、对苦难的关注成为一种当代学术特有的现象。边缘人、局外人、底边人得到同情和尊重,他们的生活境况和个体生存被纳入到对历史的重新建构之中。然而事实上,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得为每一个人的苦难史立传,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记录与讲述苦难的后果也许会造成用文字记忆消除对苦难的身体记忆。  相似文献   

15.
《不能掉头》是杨映川2004年发表在人民文学的一篇中篇小说,当时正值关于底层文学的讨论热潮,但一般都把这篇小说归置到杨映川之前创作的女性小说发展的一个链上,而不会说它是一篇底层小说,首先在于写作者是一个女性,而且是知识分子,这就关系到目前尚有争议的知识分子能不能表述底层这样一个问题。但是这篇小说写的是底层人物的底层生活及其具有的强烈的底层精神,  相似文献   

16.
毕飞宇是新生代作家中较为独特的一员.他的创作不断推陈出新,在近年<玉米>、<玉秀>、<玉秧>"三玉"系列中篇小说中又有新的创造与突破.在乡村叙事、权力欲写作、女性形象塑造、成长小说等方面又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扶桑社的《新历史教科书》改订本在2005年由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后,正在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开始了对这一教科书的批判。本文强调的是:这本教科书确实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事实进行了歪曲与掩盖,但须注意,这是由该书基本的历史观所决定的。如果不对该书的理论体系所反映出来的历史观进行剖析,只是简单地罗列其歪曲、掩盖的历史事实,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该教科书编织的理论体系,从而放过该教科书最要害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18.
“底层写作”对于政治性“底层”的过度关注,为其开拓了艺术的空间,也使其存在着难以持续的潜在问题。所以,在坚持“底层精神”的前提下,“底层写作”应当汲取“左翼文学”的缺陷教训,将“政治的底层”内化为知识分子“生命的底层”。在这方面,抗战文学具有丰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墨白的小说在思想上与文体上都有非常独特之处。就思想来说,墨白的小说总是强调一种底层关怀精神;就文体表达来说,墨白又不是传统的现实主义的追随者,而是有着鲜明的文体意识,总是在寻找新的表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从《一个人的战争》到《万物花开》,我们可以看到林白的创作由强烈的女性意识向整个人类与自然界整体生命意识的回归,这无疑是对女性写作一种精神和实践上的超越。同时,这种超越是以林白对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女性生命写作立场的坚守为前提的,因此《万物花开》与林白以前的小说相比较又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