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21世纪之初,中国现代化的乘数效应得以形成并显现出来。中国现代化的乘数效应之所以能够形成,主要原因在于:民众基于美好生活目标的辛勤劳作;极为重视物质生产基础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流动空间和流动渠道得以大面积大幅度地扩展;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中国现代化的乘数效应从一个重要方面不但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初步整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为现代化建设蓄积了巨大的势能,大幅度提升了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而且有效地保障了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这一切,促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整体上的升级换代,进而跃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为有效应对现代化乘数效应的隐患并确保中国现代化进程健康和持续的推进,应当特别注意: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水准形成一个清醒的准确判断;注重打牢完整的制造业生产体系的根基;注重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首先是法治中国;一个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首先是法治社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首先是制度建设和治理方式的法治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这充分显现了党中央对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视。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对在推进法治中国进程中执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构的现实依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构的价值追求。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立足本国国情,科学借鉴国外有关法律体系建构的经验,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4.
在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时代条件下,深入研究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乃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论题之一。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展现中国特质的现代化法治新路,有着鲜明时代特征。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彰显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蕴涵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植根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积淀和发展起来的中华法律文明的深厚文化沃土。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构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这是建设法治中国的有效抓手,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应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以及实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和法治政府的宏伟目标,准确把握法治中国建设的迫切需要,就要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有益经验,自上而下政府主导与自下而上公众参与紧密结合,分类创建中国特色法治指标体系,不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法治话语体系是一种立基于法治实践和经验的价值和信仰体系。它不但具有建设性的作用,对内发挥着法治话语的引领力,而且具有批判性的功能,对外在国际上争夺中国法治话语权。目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治话语体系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任务:一是持续推进法治理论创新,不断构建、充实和完善中国特色法治话语体系的基本内容;二是提高和普及并重,推进中国特色法治话语体系的普及化与大众化;三是实施"法治走出去战略",提升中国法治话语的国际化水平,向世界传达中国法治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注重完善多元化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坚持和完善高等教育法治体系,提高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来统筹法治建设,并与各项社会事业紧密结合,成为它们不可分离的实现方式。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实质上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全面法治化,应当立足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回应人民对法治的新期待,以更高的标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建设全面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为法治国家建没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一、法律体系是法治体系的逻辑起点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分类组合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的标志是:支撑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备。我国的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法治建设取得很大进展,在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作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推进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要推动实现教育领域的良法善治,进一步加强教育立法,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和教育行政执法,构建高效的教育法治实施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表明,现代化是多层面的社会变迁过程,具有整体性、持续性和阶段性的特征,而法治是实现现代化的制度保障。中国在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实践中,总结出的历史经验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以法治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法治保障人民分享现代化红利,依规治党实现党的自我革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一流法学学科体系,要深化法学基础理论研究,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加强统筹法学理论与实践,服务国家法治实践的时代需求;持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治理创新体系建设任务;致力于培养高层次法治人才,服务法治国家建设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在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作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要推动实现教育领域的良法善治,进一步加强教育立法,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和教育行政执法,构建高效的教育法治实施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相似文献   

14.
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治建设目标。在以法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领导干部处于“关键少数”的地位,扮演着法治中国的领导者、建设者、执行者、宣传者的社会角色,肩负着全面建成法治中国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中国当地社会进程化速度加快,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显得尤为迫切。推进我国政治体系改革民主政治发展的核心是推进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只有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得以实现,才能够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路径是多方面的。从文明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华文明的内在精神特质生机盎然,使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变得无比强大;从民主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能够调动起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从法治的角度看,我们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跳出了一些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陷阱,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现代化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7.
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其中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章节提出,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8.
《青海教育》2021,(1):F0002-F0002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中国历史上首部民法典,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的颁布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法律文化变革的现代性取向及其代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勇 《西北师大学报》2003,40(1):120-124
由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发”特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应激型法治变革,使中国西部法治进程中出现独特的“时空错位”现象,进而导致西部法律化现代化变革的成本增大;对西部法律化的现代化变革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同时保证未来西部法律化模式的开放性生成,不但对顺利推进西部开发的法治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形成自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模式和法律化传统亦具有重大的理论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简称"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的治国方略。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发展轨迹、时代要求及基本路径,对于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