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系统分析京津冀三地"河长制"的目标和任务:北京、天津明确提出功能区达标目标,河北省目标为建立工作组织体系,符合三地工作进度及区域特征,三地在重点河流选择上基本一致,但尚未做到无缝衔接。提出京津冀协同推进"河长制"应实现河(湖)长全范围覆盖,做好区域重点河流无缝衔接,搭建区域河湖管理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等学校既是培养人才、传承知识、创新科技的重要基地,也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河南高校应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及时发现自身在人才协同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改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74):189-190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政策,作为协同发展中的物流环节,对国家政策贯彻落实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京津冀20072014年的物流增加值分析,预测2017年京津冀物流增加值,对京津冀物流协同发展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京津冀教育的协同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与部署.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以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为切入点研究发现,京津冀特殊教育协同发展面临如下挑战:一是京津冀特殊教育普及状况不均衡;二是师资、经费、办学条件等特殊教育质量保障状况不均衡;三是京津冀特殊教育...  相似文献   

6.
全球范围内的"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转变依靠"要素驱动"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已迫在眉睫。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将"创新"放在了首位,足以凸显出其对我国发展的重大意义。本文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为视角,认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要激发内生增长、发挥竞争优势以及转变政府职能。此外,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包括:加快科技创新,提升京津冀经济竞争力;强调制度创新,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环境中,农业成为重要的区域合作领域.京津冀农业产业协同创新是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结合京津冀一体化情境及农业发展现状,研究了农业产业协同创新问题.研究认为,京津冀农业产业协同创新应建立在共同的利益诉求基础上,通过区域统一规划,促成区域内组织间深度合作,以及创新资源的自由流通和共享,进而实现区域农业发展战略目标.本研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战略、组织和资源三重协同的农业产业协同创新模型,并对京津冀开展农业产业协同创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区域内校企合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量,对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京津冀区域内校企合作存在高校参与力度不够、企业合作意识不强、合作流于形式等现实问题,需要从对接企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双方资源整合、增强校企合作方式的多样性和实践性以及建立和健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强化和改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京津冀中职教育发展情况和河北省中职教育发展近况的分析,明确在教学设备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而为河北省中职教育的更好发展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京津冀协同创新、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围绕京津冀协同创新、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研究主题,选取2013—2022年的346篇CSSCI期刊论文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并通过citespace软件从时区分布、研究机构、热点议题等角度深入分析文献的研究进展、特征及视角,并提出了未来应从深化研究体系、建设合作体系、与实践深度结合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所谓“外资大规模撤离”只是外企在数量上减少的表象,与此相对,留存的外企内在规模不减反增,对人才的总量需求反而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与此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落实也要求三地的外资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人才自由流动,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对当前北京市外资企业人才需求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外资人才的建设思路,以满足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现实需要,并对“十三五”期间北京外资企业人才开发和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实地调研,从协同学视角分析高校协同创新系统建设的影响因素与创新成果产出。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的101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高校协同创新体系影响因素,并从完善多元化平台架构、构建市场化运行模式、强化多样化职能定位、建立健全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协同发展"自提出后逐步得到了落实和深化,在此背景下,河北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其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其中外语人才在推动河北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河北省还较为缺乏高端性外语人才,企业也亟需综合素质高的外语人才,然而目前在河北外语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着高校培养模式滞后、京津冀外语人才培养环境不均衡等问题,对此需要加强高校以及校企之间的合作,改革教学模式、合理配置资源、培养特色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4.
比较分析京津冀三地产业创新要素和创新环境,在此基础上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产业协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北京产业协同创新整体能力强,天津产业升级方面能力较强,河北总体效果较差。因此,三地应走"强点、集群、组链、结网成系统"的产业协同创新路径,加快三地协同创新的关键载体建设,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并行等以推进产业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5.
16.
17.
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等标识性政策文件,将京津冀都市圈建设划分出早期阶段和新型阶段,就逻辑构思、功能分区等方面进行政策分析。近几年天津市在前沿领域创建国家研究中心和创新平台,其扩展的数量规模在2-3年内超过以往10年发展的总和,然而其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同样是显著的。继而,在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协同创新两个方面与长三角等区域进行比较研究,反映出长三角区域和珠三角区域在自主创新的活跃度方面均略高于京津冀区域,由此提供了一定程度上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范例。相关顶层决策上进行常态化设置,按年度召开京津冀首脑联席会议,就建设区域协同长效机制而言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的协同发展,为三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分析了京津冀公共图书馆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并详细阐述了京津冀公共图书馆协同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发展对策,以期能为京津冀公共图书馆的协同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从影响因素和调节因子的维度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影响因素包括:制度、关系、产出和环境。调节因子包括:阶段、规模、组织级别和学科。分别从四因素角度提出有助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成功的实践建议:关注制度的灵活性、关注参与主体的诚实特征、关注协同创新成果的清晰度、关注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意识。构建的概念模型可以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功实施提供有用框架。实践建议将有助于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异质性组织之间建立富有成效的协同创新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地区将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地区。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要求与行政区域管理的分割性相矛盾,加之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约束政府的合作行为,使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仍有问题需要解决。本文结合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及问题,指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面临一些体制性的障碍有待消除,对协同治理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对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