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是一个伦理本位主义者,所以当他创立儒家学派时,便对古代的宗教与礼乐文化传统进行了一次革命性的改造,即将祀神祭祖的宗教礼乐变为施行伦理教化的手段,从而建立起以伦理本位主义为中心内容的儒家礼乐文化传统。孔子尊崇古代文化的传统,也尊重社会普遍的信仰,所以他虽不言“怪、力、乱、神”,却并不否认宗教。因此他所主张的礼乐教化思想实质上即是以传统文化(《诗》、《书》、《礼》、《乐》)为基础,以宗教礼乐为形式,而以伦理教化为内容的人文之学。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是一个精深广博的思想体系,它包容了古代的宗教文化,但并没有让宗教文化代替它。也就  相似文献   

2.
儒之内涵,当以《说文》"儒,柔也"最为根本,但对其理解,似多有未得其义者。察所谓柔,一应指儒者温文柔和的人格修养特征,二指儒家在政治上主张以礼乐仁义治天下,反对武力霸道。有论者说儒以耶稣比孔子,以犹太教比儒学,立说不可谓不巧妙,但究竟还要从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传统中追寻儒学之根,是即周代的师儒教育制度。儒本为王官职守之一,后流为一种社会职业,至孔子则改造为具有特定社会理想的道义追求群体。为说明儒的的社会角色影响,荀子曾根据儒学标准划分天下王公士庶品类,此为荀子论儒最可注意者。因为儒与中国古代社会之关系究竟如何,此论实有大可玩味者,因为其后的社会历史发展,似在相当程度上印证了荀子之论。  相似文献   

3.
儒的前身是官学的学官 ,为人师是他们的职业 ;儒士作为术士 ,就是习传诗书、礼乐等经艺之人 ,被人称为儒术、儒家。在孔子之前中国就有了儒、儒术、儒家之称。孔子出身于儒士 ,是儒术的集大成者 ,他创立了儒家学派 ,他们的观点 ,主张称为儒学 ,儒学在批判、继承古代文化方面有独到的贡献 ,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在世界文化史上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4.
《诗》是礼乐文化的载体,隐含着潜在的教化功能。儒家以孔子肇始,至汉代《毛诗序》形成了系统的《诗》教理论体系。《孔子诗论》是目前已知的第一部《诗》论专著,"以色喻礼"是其提出的重要《诗》教观点,它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诗》教理论,并且与子思学派的"性"、"情"思想有直接的关系,成为连接孔子"礼乐"教化与汉代《诗》教理论的中间环节。通过系统梳理汉以前儒家对《关雎》题旨的解读,可以反推儒家《诗》教思想的发展和演进。  相似文献   

5.
儒的前身是官学的学官,为人师是他们的职业;儒士作为术士,就是习传诗书,礼乐等经艺之人,被人称为儒术,儒家。在孔子之前中国就有了儒,儒术,儒家之称。孔子出身于儒士,是儒术的集大成者,他创立了儒家学派,他们的观点,主张称为儒学,儒学在批判,继承古代文化方面有独到的贡献,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世界文化史上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6.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在讲述孔子时说:“孔子从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后面又接着说:“孔子的学说影响很大,他开创的学派被称为儒家学派。儒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文献,  相似文献   

7.
<诗>是礼乐文化的载体,隐含着潜在的教化功能.儒家以孔子肇始,至汉代<毛诗序>形成了系统的<诗>教理论体系.<孔子诗论>是目前已知的第一部<诗>论专著,"以色喻礼"是其提出的重要<诗>教观点,它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诗>教理论,并且与子思学派的"性"、"情"思想有直接的关系,成为连接孔子"礼乐"教化与汉代<诗>教理论的中间环节.通过系统梳理汉以前儒家对<关雎>题旨的解读,可以反推儒家<诗>教思想的发展和演进.  相似文献   

8.
一、儒家“人性”观1.孔子。儒家学派代表人之一是孔子,孔子说“:仁者,人也。”(《中儒》)“仁”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仁”就是“爱人”,他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都贯穿着爱人的思想,对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孔子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孔子指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这五者即是“:恭、宽、信、敏、惠”。恭则…  相似文献   

9.
整个封建社会是有礼必有乐,无乐不成礼的社会。所以儒家一直也将中国艺术道德化和政治化,因为当时的大儒也认为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作为教化工具,以便有政治上的功用。本文对周代出现的礼乐舞蹈中的儒学精神进行探讨:首先,就孔子"乐与政通,文以载道"的乐舞思想进行分析。其二,周礼恰好与孔子的乐舞思想相通。礼乐是对人伦理道德教化的工具,也是为王权服务的政治手段。最后,从道德、人格、教育等方面论述了孔子对礼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儒学的地位及其研究的必要性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前551~前179)创1了儒家学派。“祖述尧舜,宪章文武”①,崇尚礼乐仁义,提倡忠恕中庸,主张德治教化,重视伦理道德,推行平民教育。为此孔子订《礼》论《千》演《周易》,删们y}纂《书》作《春秋》,还有一部由孔门弟子记述师长言语行事的《论语》,形成了早期的儒家思想体系。上承远古三代文明,下启历如百世文化。后米由于自身的特质和残力,加上历代统治者的倡导(如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儒学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主体。其间虽遭秦火胡烟、元蹄清辫,但并未焚灭所绝。表现…  相似文献   

11.
孔子作为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历来被封建统治者和儒家学派奉为万世师表,孔子的思想是极其复杂的,但仁是其核心,仁的含义笔者以为主要有两层意思,即忠诚守信宽容大度,正如曾子之言“夫子之道,忠怒而已矣”。笔者不想全面谈论博大精深的夫子之道,只想结合《论语·先进》中的《侍坐》篇,谈谈孔子的礼乐教化思想。中和的道德追求、中庸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加之富有强烈参与意识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他重视礼乐在塑造人,完成社会教化中的重要作用。请看《侍坐》篇。《侍坐》是《论语·先进德》最后一章。它记载了孔子弟子子路等四人申述各…  相似文献   

12.
礼乐的出现是人类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礼乐教化思想也是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核。先秦儒家礼乐教化思想是儒学的源头,其内容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瑰宝,是光大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思想智慧。反思其当代价值,先秦儒家礼乐教化思想是增强教师道德意识、培养教师和谐人格以及形成良好教师文化的重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
汉初《毛诗》学派的形成 ,除了受先秦儒家诗说的影响外 ,河间地域学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毛诗》学由产生、发展到逐渐走向壮大 ,以献王刘德为代表的河间儒学对先秦儒家思想文化给予了较为全面的继承 ,特别是对《毛诗》从文献保存、经典阐释到传播都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实际上 ,献王恪守的“实事求是”、重视礼乐教化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毛诗》解诗特色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也是儒家学派当中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弟子将他的言行语录和思想都记录下来了,通通整理成当今的儒家经典《论语》。《论语》一书是儒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学生学习的重要的典籍之一,这本书中包含着许多方面的思想,其中孔子讲自己对音乐的认识也融入到了这本书中去,孔子对音乐有着很独到的见解,不是将音乐和其他思想方面分裂、隔离开来看待的,而是将音乐融入到育人、教化、治国等方向中去。孔子倡导仁、义、礼、智、信这些理念,强调尽善尽美的音乐标准,提倡"和谐"的音乐理念,并且鼓励大家建立"和谐"的音乐审美,这些都对当下的音乐教育有了很大的启示和影响。本文将就《论语》中的音乐美学进行分析和探究,讨论其中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了系统的德治思想。在孔子的德治体系中,天命论是德治的人学根基,为德治提供了必要性;爱人是德治的基本精神,礼是德治的墓本形式:“克己复礼”的道德修养、“轻征薄敛”的经济政策和礼乐教化的统治之方成为德治相辅相成的实施手段和措施。孔子的德治思想在今天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周初年,周公在洛阳制礼作乐,使得礼乐文化粲然大备。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是从周公这里汲取的思想资料。周公是儒学的奠基人,制礼作乐是儒学的开山之举,河洛大地是儒学的发源地。相当长的时期内,儒学一直号称"周孔之教"。南宋将《孟子》由子书拉入经书中,到明代才有了十三经的称谓。这样,儒学便被称为"孔孟之道","周孔之教"的称谓反倒掩而不彰了。对于儒学来说,周公起着先导、启发的作用,孟子起着发挥、阐释的作用,周公的作用要比孟子大得多。  相似文献   

17.
黄老与老庄都是指道家。 从先秦时期直到西汉初年,儒、道两家在政治上、学术上曾有过激烈的争论,“世之学老子者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儒家最崇尚尧舜之道。孔子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孟子则从尧、舜、皋陶,搞“英雄排座次”,一直排到孔子。为了压倒儒家,“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先秦儒学的发展进行了新的理论概括,认为:对天人关系及天人关系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探求,是中国古代哲学最基本的主题。在孔子时代,儒家所认识的天基本上是有意志的人格天,它被认为与人类所追求的道德文明相一致。到战国中期,以庄子学派和稷下学派为代表的新一代思想家掀起了一股新的自然天道思潮,并以自然天道为武器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反思和批评,使儒学遇到新的挑战。以荀子为代表的战国后期儒者根据自然天道对儒学进行了改造,从而使儒家一贯主张的仁义礼乐重新得到逻辑的证明。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的文化分为两大类: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以基督教为基础,而东方文化则主要根源于以儒学为主于的中国文化。“儒”之涵义,先儒曾有诠释,而经典式的诠解,当推西汉刘歆之“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会,于道最为高.”孔子是因学的创始人,其思想的核心是“仁”,经立了以“仁”为中心的思想体系.“仁者,人也mp,“人者,爱人峋@.对文是“人”,手段是“爱”,目的是“治”.从“仁”出发,通过忠想、正名、礼乐、教化…  相似文献   

20.
正李雷东在《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论子何以"在齐闻韶"》一文中写道,西周的礼乐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礼乐在孔子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论语》与《史记》中都有关于孔子"在齐闻韶"的记载,而这一事件与春秋吋期的社会阶层变动、春秋赋诗以及文化融合等均有关联。孔子提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选择了周代的文化,而摒弃了其他文化形态。《墨子·兼爱下》说:"子墨子曰:非人者必有以易之,若非人而无以易之,替之犹以水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