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灵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从事语文教学,我们应当注重审美教育。我想,中学生审美教育应有一个心理过程:感知——理解—欣赏——创造。下面,我就从高中诗歌教学中谈谈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2.
我们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确立对社会主义的、党的和自己做人的理想与信念。理想与信念的本质在于:一是,人们总是珍惜他们通过自己深思熟虑所获得的一切。左拉说得好:“信念要通过磨炼,要检验其生命力,要与别的信念切磋,一个人应该做到,与其背弃信念,不如牺牲自己的生命”。二是,理想与信念必须是建立在科学知识与科学思维的基础上的。 思想教育的艺术在于教育者善于运用知识的力量和逻辑的力量,去引导人们进行科学的理性思考,以确立科学的理想和信念。在这里,教育者必须懂得,理想与信念最终是要靠人们通过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通过自己进行的科学思维(自己的深思熟虑,自己的实践检验,与其他信念的切磋)而形  相似文献   

3.
在音乐课堂教育中,"意外事件"屡有发生,如何让这些事件因势利导,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学任务不仅要完成计划中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以学定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按照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理想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教育理想指引教师做正确的事,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时时倾听内心的召唤。美国当代教育哲学家乔治·F.奈勒曾说:"一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的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手段,如果我是一个教师或教育领导人,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上的信念的话,那就会茫茫然无所适从。"虽然教师的教学行为是生成的过程,但是背后都有自己教育理想的影子。时下不少教师讲起教育理念头头是道,但回到工作岗位上,就被畸形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生态所左右,不知不觉中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成为陈旧教育体制的强大捍卫者。  相似文献   

5.
理想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教育理想指引教师做正确的事,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时时倾听内心的召唤.美国当代教育哲学家乔治·F.奈勒曾说:"一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的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手段,如果我是一个教师或教育领导人,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上的信念的话,那就会茫茫然无所适从."虽然教师的教学行为是生成的过程,但是背后都有自己教育理想的影子.时下不少教师讲起教育理念头头是道,但回到工作岗位上,就被畸形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生态所左右,不知不觉中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成为陈旧教育体制的强大捍卫者.  相似文献   

6.
<正>当代教育必须要完成的一个重要转变,那就是从教师中心,回到儿童,凸显儿童中心。关键问题是我们何以回到儿童?让我们回到卢梭。爱弥儿的教育方式是个人性的、个别性的,体现的是家庭式教育的需要。《爱弥儿》中展现出来的是自然教育的理想国,其意义在于它是一种镜像,也即康德所言事物的完善性。但在实践中,我们决不可照搬:从时间上来分析,当下的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从空间上来分析,卢梭把个体成人的初始性空间置换到自然场域,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改以来,我们的教育教学一直提倡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教师究竟以什么情境将小学语文课堂呈现给学生,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感悟到成功的喜悦呢?我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太难,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一、让学生体味成功的快乐,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本教师的教学目的是教书育人。那么,我们如何做到"教书育人"呢?就要通过我们的教学来实现,使可爱的学生在自己的教育下快乐地成长。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本。就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  相似文献   

8.
正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要回归生活,品德培养更要回归生活。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之中进行。为此,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要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教学中做到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一、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9.
教学信念是检视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教师的教学信念在其任职前就已初步形成,教师教育便成为帮助未来教师修正和建构教学信念的关键阶段.因此,如需提升高校师范生的质量水平以确保未来教育的长足发展,就必须在教师教育期间,努力提升与发展其积极正面的、在未来教学生涯中具有支撑性作用的教学信念.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青少年时期主要在学校度过。学校教职工既是青少年灵魂的塑造者,又是学生学习征途中的引路人。我们要求教职工在政治思想教育上做到:有德育意识,强化管理,有机渗透,循序渐进,从而达到有效的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在教育内容方面,以国情教育为纲,坚持“四结合”,“三突出”的原则。“四结合”是:国情教育与四项基本原则相结合,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与人生理想教育相结合,与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三突出”是:小学突出“三热爱”教育,初中突出“理想”教育,高中突出“明辨事非和信念”教育。在教学上要求备课、讲课做到:抓知识点、重难点和德育渗透点三点一线贯穿,水乳交融,以便达到文道统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教学自述我一直喜欢这么一句话:“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德育必须从落后观念的阴影中走出来,站在生命哲学的高度,去真正地把儿童当作是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去关照、宽容、锤炼他们。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政治课作为实施创新教育的渠道之一,必须落实创新教育,大胆进行创新教育。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3.
历史学科与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直接相关.不论是从科学发展,还是从实际需要看,我们都必须加强历史科学教育,尤其是必须加强中学历史科学教育.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的主渠道是历史课堂教学,那么,如何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呢?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依“标”扣“本”,结合实际,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一) 我们学校在南京市郊区,学生绝大部分是农民子弟。上学期(一九五四年下半年)开学以後,上级指示我们:小学教育是人民的基础教育,小学校应当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服务。我们农村小学怎样来体现这个要求呢?我逐步地认识到:首先教师要了解农村,熟悉农村,教学必须联系农村实际;要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一部分升入中学以外;绝大部分都能自觉地回到农村;促进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进展。事实上农村是非常需要高小毕业生的;乡村干部在和我们  相似文献   

15.
钱理群 《小学语文》2009,(10):12-15
我曾经提过,要“让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思想与文学在孩子身上扎根”,必须使中小学生“走近鲁迅,认识鲁迅,这关系到能不能在孩子心里打好民族精神文化的底子”。具体到小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有三个问题是必须提出讨论的:如何认识鲁迅?如何认识作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小学生,他们和鲁迅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认识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鲁迅教学?这样提出问题,是因为我们要建立一个“鲁迅本位”、“儿童本位”与“语文本位”的观念和立场,通俗点说,就是“回到鲁迅”,“回到儿童”,“回到语文”。  相似文献   

16.
信念是创造者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爱因斯坦在《自述》中回忆起自己从少年时代起就树立了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信念。投身科学实践之后,他更进一步自觉地坚定这个信念:“相信世界在本质上是有秩序的可以认识的这一信念,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基础。”“我虽然不能证明科学真理必须被看作是一种其正确性不以人为转移的真理,但是我毫不动摇地确信这一点。”1951年他说:“我没有找到一个比‘宗教的’这个词更好的词汇来表达[我们]对实在的理性本质的信赖。”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必须依靠教育。”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生物学教学对经济建设具有其独特的显著意义。那么,生物学教学又应该如何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呢?我认为必须做到:  相似文献   

18.
冯春园 《文教资料》2011,(4):191-192
教师必须适时调整教学的目标、内容、策略等各方面,以适应新世纪人才的培养。其中,教师信念是教师教育行为的根源。本文旨在通过对教师信念的研究,进一步分析网络背景下的教师信念,以帮助教师意识到其对教学的影响,不断地自我反思,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就必须唤起儿童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学生的道德认识从内部升华为道德信念,从外部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它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化过程的必要条件。要做到这,必须让学生处于充满爱的富有情感的情境中,让其自然地接受教育,而不是枯燥乏味的说教。  相似文献   

20.
美术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在转变了美术教学的观念后,我的教育行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无论从教材及教法、校内与校外,我都紧紧抓住美术课作为素质教育和激发人的潜在的审美意识的教育以及开发心灵智能创造力的教育目的,来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一个人对某种活动或学习的浓厚兴趣,是其智力迅速发展的触发器,是他迅速成才的重要的心理条件。我们必须要做到一些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