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教育部在开发西北的大背景下,将位于平津的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校迁设西北,先后组建了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其后又分设国立西北五校.在这个过程中,教育部始终在“奠基西北高教基础”的战略下运作,经历了酝酿、起步、明晰三个阶段,最终在西北地区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为抗战后及新中国成立后西北地区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西北联大学术期刊的创办与发展经历了西安临大时期、西北联合大学时期、五校分立合作和三校一院回迁复校时期。由于战事紧张、物资紧缺、资金不足等原因,各校所创立的学术期刊大多发行时间较短或断续发行。西北联大学术期刊多侧重于宣传抗战救国思想、发表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报道校内外重要事件、发布校纪校规等,在抗战时期承担了保存和传承优秀学术成果、启迪民智、教育莘莘学子的重要任务。西北联大学术期刊丰富了抗战时期高校教育的内容,保存并传扬了战时西北联大学人的行迹和著述,记录了西北联大的成立和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各校的教学科研情况及相关政策法规、师生们的爱国活动和顽强不屈的斗争等,对当时的生产生活有实际指导意义,也留下了很多重要史料,在中国高校发展史、学术期刊史上具有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3.
西北联大在抗战时期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学术与教育成就,而且体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与民主观念。联大学人彰显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倡导民族精神;号召广大国人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主张建立广泛而全面的国内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北联大的民主观念不仅体现在学校管理与办学实践中,而且联大学人自觉秉承与坚守"五四"以来的学术民主与自由传统,同时主张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统一与结合。  相似文献   

4.
西北联大的组建使得相对落后的西北地区,一时间教授云集、名家荟萃,从而形成了阵容强大的学人群体;联大学人的学术视野既具有深厚的国学根底又具有广阔的西学背景,尽管他们有学业背景的差异,但普遍关注民族命运与国家发展前途;西北联大学人的学科分布及其特点,为日后西北地区建立、健全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联大学人极为关注与重视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体现出严谨的教学态度与作风。  相似文献   

5.
6.
西北联大的产生主要缘于国民政府在抗战背景下实行的"后方战略",而非学人自主自觉的学术生成。这导致了西北联大后来的曲折变化和最终的落定状态。缺少学人自主自觉的耦合使西北联大的精神文化长期处于无根状态,这样的大学是难以坚守的,这也是西北联大长期以来少有人关注的主要原因。在西北联大的兴衰起落中,行政力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学术自觉与自主并未真正形成,保障学术自觉与自主的现代大学制度并未真正建立。西北联大的案例给当下中国大学发展提供了如下启示:确立学术自主,唤回学人自觉,并加速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在各种条件下提升大学品质的通用密码。  相似文献   

7.
陇南师范教育肇源于西北联大学子王乐恺,他参与了成县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的筹建,并被委派担任该校首任校长。他提出"坚苦奋达"的办学理念,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民主管理、制度保障、教学与实践结合、重视能力培养,学校以业绩被升格为"省立成县师范学校",使陇南师范教育的发展在甘肃全省教育发展占有了重要位置。陇南师范教育的另一支流礼县师范学校,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曲折发展,在28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勤奋求实、博学创新"的办学特色。它与成县师范双流合一建成实力强健的陇南师范学校,为后来陇南师范教育转型升级为高专层次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陇南师范教育面临着新转型升级向本科层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坚苦奋达"仍然是走向成功的要义。  相似文献   

8.
西北联大和华北大学都对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为中国高等教育史增添了灿烂光辉的篇章。她们的共同点都是在战火中筹办、创立和发展,都是由多所院校合并而来,并成为所在区域的最高等学府,为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共同推进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布局及发展。办学过程中,两所高校形成了各自特点。西北联大重视对西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考察研究,华北大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在教育教学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放在第一位,强调为人民服务,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西北联大学生住宿的管理机构健全、规定完善、制度规范。学生们不忘报国志向,不在意包括住宿在内等各方面的恶劣条件,奋发学习,勇于拼搏。本文通过对抗战时期西北联大学生住宿情况的研究,在学生公寓管理过程中要进一步严格管理,强化文化建设,打造高效服务队伍,激发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将公寓建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0.
西北联大作为战时的大学联合体,其大学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骨干组建校的文化承续。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以及国立西北联合大学都以校歌形式彰显了本校的使命追求和文化品格。西北联大精神是时代精神“外铄”和骨干校文化“承续”的共同结果,是“团结御侮的意志、开发西北的使命、赓续文脉的抱负以及勤朴公诚的品格”的西北弦歌的回响。  相似文献   

11.
“七七事变”后,为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致中断,国民政府作出了高校内迁的战略抉择,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等战时联立高校应运而生。国立西北联大自联立到分设,在沿袭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以及国立北洋工学院等高校原有学科资源的基础上,学科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文、理、法、商、工、农、医、教育等完整的学科体系。站在历史的高度,国立西北联大迁转组建及分校设立过程中学科体系结构的变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不仅为战时西北地区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学科支撑,而且为战后西北地区留下了完整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为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抗战爆发后,各高校仓促内迁,虽然当时条件非常艰苦,但是西北联大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外出实习、社会实践、社会教育、抗战活动等方面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对西北联大时期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与培养途径的历史考察,深入探究抗战时期高校实践教学的发展历程,对当今高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抗战时期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西北联大通过多种战时教育形式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其中的有益部分,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存在着一个由师生共同组成的诗人群。1997年由杜运燮、张同道编选的《西南联大现代诗钞》中收录了18位学生的诗作,其中11位为外文系学生,并且每位学生的创作量都很大。这种现象的产生是与这些身处外文系的学生诗人所受的文学教育密不可分的,文章从联大外文系的文学教育,特别是中外教师对西方文学、诗歌的教授入手,探讨了文学教育怎样介入了当时的文学创造,他们的文学创造又怎样影响了中国现代诗歌的走向。  相似文献   

15.
虽然西北联合大学整体存在时间不长,但其积极社会舆论和进步思潮,在当时极大地感染和影响了陇南当局和开明士绅,为后续开创陇南师范教育的新局面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西北联合大学学子卜宪基毕业之初投身开创陇南师范教育,重要影响有:把办学和时代需求、社会潮流紧密结合起来;重视成规模、有组织的师生读书活动,把提高思想觉悟和时代意识放在办学的重要位置;倡导学以致用,把知行合一作为培养人才的基本标杆,在乡村师范教育方面落实能力培养;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向往光明和进步,为延安输送后备力量和青年精英,担当了培育人才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6.
李晓霞 《教育评论》2013,(1):150-152
本文从科学教育传播史的视角,全面审视西北联大的物理教育,为西北地区科学教育史研究提供新线索。西北联大存续期间,逐渐形成力学、光学、电磁学以及量子力学等多学科领域,传播物理知识,开展科学研究,培养专业人才,极大地促进了物理科学在西北地区的传播,为构建西北地区物理教育体系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西北少数民族体育作为中国民族体育的一部分,在当今体育全球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面对西方体育的强势冲击,西北少数民族体育必须做出相应的变化,寻求与新环境的适应,在变化中发展。文章对西北少数民族体育现状和影响西北少数民族体育传承与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就如何传承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校歌是认识西北联合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的一个窗口.西北联合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校歌都采用了古诗词的表达方式,这是基于当时的特殊环境,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和身份定位.西北联合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校歌的作者都以中国传统“士”人的身份定位,表现了一种“大我”人格,这构成两首校歌的精魂.在存在方式上,西北联合大学校歌呈现出与西南联合大学校歌迥异的特点.如果说西南联合大学校歌是完美的交响乐形式,西北联合大学校歌可算是“未鸣之歌”,然而,它却以喑哑的方式传达了丰富的意味,因而也同西南联合大学的校歌一样成就了无尽的感动和永恒.  相似文献   

19.
西北联大的建立,呈现了中国高等教育格局由华北到西北的变迁轨迹。从国立北平大学等高校和机构到国立西北联大,大学组织的变动既有外在环境的制约,也有内在联系的铺垫。通过梳理联大各基干高校的历史渊源,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高等教育政策,有助于厘清西北联大建立的校际关联与制度设计,呈现大学传统与社会要求之间的适应与调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