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出是综合性大学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制定高校学科规划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大连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现状和学科特色,通过对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出文献的计量与可视化分析,展现大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知识结构和特色领域,探测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目标以及学科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在学科特色建设、队伍建设、重点项目培植、以及跨学科合作与对外学术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连大学学报》2017,(4):96-101
城市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对城市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出情况进行计量分析,探测城市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当前存在缺乏对城市大学与城市文化间关系的科学认识,大学与城市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共享,缺乏城市大学与城市文化间的互动融合等问题。进而从引导和建立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机制、文化资源共享机制和社会服务机制等方面提出构建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3.
从7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少数几所工科院校开始向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转变。经过十多来风风雨雨的磨炼,尽管还存在着种种争论,但这一新生事物毕竟已站稳了脚跟。当前,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又面临着高新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双重挑战。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有必要深化对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目标、方针和策略。这对于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世界一流大学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研究: 历史、现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了五所有代表性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几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产生背景、学科建设现状的深入分析,总结了以这些学校为代表的当代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特点,并提出了对我国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任务。理工科大学办文科是当前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也是一个难题。文章从教育本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角度思考,认为理工科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不单纯是一个学科本身的发展,更应从教育本质上和高等学府长远发展目标上去审视,充分理解"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及对理工科大学发展的意义。弘扬人文精神,积淀大学底蕴和塑造大学精神乃是大学的归属,从而推动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地方合并综合性大学人文学科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举的趋势下,地方合并综合性大学人文学科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从三种综合性大学人文学科发展模式的比较中可见,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文学科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具体来说,应该在学科培养目标、教学改革、师资队伍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基于知识分类基础上的学科分类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二分法将学科划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两大类;学科三分法将人文学科从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把学科划分为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类;基于学科三分法基础上的学科建设是综合性大学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综合发展与特色办学在地方综合性大学中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其中,特色学科建设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加强特色办学、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基于区域优势理论的分析视角,通过对16所地方综合性大学特色学科建设进行案例分析,得出地方综合性大学特色学科发展的有效路径主要为:明确学校定位,找准学科发展目标;利用地域资源优势,推动特色学科发展;选拔学科带头人,加强特色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9.
《河北自学考试》2011,(6):107-109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它是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步形成了鲜明的人文社会科学特色和优势,成为这些学科领域高等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排头兵”,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已故名家大师吴玉章、佟柔、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等学者曾在此执教。老一辈著名学者黄达、戴逸、许崇德等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它是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步形成了鲜明的人文社会科学特色和优势,成为这些学科领域高等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排头兵,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已故名家大师吴玉章、佟柔、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等学者曾在此执教。老一辈著名学者黄达、戴逸、许崇德等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任务。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着一些问题,树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对理工科大学有着特殊的意义,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定位,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是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比较优势,为此理工科大学可以通过相应的思路及措施来发展人文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2.
农业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担负培养农业人才的重大使命。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农业高校在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力量较弱,人文社科发展不够完善。因此,农业高校要努力探索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通过提升学科整体水平、推动学科间相互渗透融合、健全人文社科研究队伍等举措,来提升其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3.
略论加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曾是早期西方大学教育的重要基石。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增长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的增强,科技教育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中心内容,人文教育的基石也随之受到动摇。本世纪中叶以后,人类在严酷的客观现实面前,发出了重振大学人文教育的呼唤,从而引起大学人文教育的再度复兴。在当今时代,高等学校实施和强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和造就具有全面素质的新型人才、促进科技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等学校要适应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必须改变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受到冷落和削弱的现状,切实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4.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经济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理工科大学来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重视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作为对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的重要渠道,在理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加强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课程建设的重要性第一,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是当今科学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的要求。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是当今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文教育曾是早期西方大学教育的重要基石。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增长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的增强,科技教育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中心内容,人文教育的基石也随之受到动摇。本世纪中叶以后,人类在严酷的客观现实面前,发出了重振大学人文教育的呼唤,从而引起大学人文教育的再度复兴。在当今时代,高等学校实施和强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和造就具有全面素质的新型人才、促进科技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等学校要适应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必须改变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受到冷落和削弱的现状,切实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基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属性,职业教育学科发展遵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明确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正是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原点"所在.因此,就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渤海大学学报编辑部郑艳凤编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吉金教授合著的《文风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研究》一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文风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研究”的最终成果,也是辽宁省优势特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8.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科与华中师范大学这所百年老校的历史同样悠久.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包括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多个省级与校级研究中心在内的品牌学科。在我校百年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我校创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历史学科仍然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谢泳在《中华读书报》5月10日撰文认为,目前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困境主要不在指导思想上,而在技术操作上。大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确立后,关键问题是它自身的学科建设问题。现在看来,简单把大学人文教育作为一般的公共课和选修课还很难使它的学科地位得到确立,因为学科地位在大学里的位置,最终要取决于它的学术地位,学科建立是依赖学术地位存在的。那么,如何确立人文课在大学中的学  相似文献   

20.
加强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宋连胜,徐宪春,任纯祥众所周知,在我国理工科大学中,人文社会科学历来是个薄弱环节,所培养的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知之甚少,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加强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我们吉林工业大学近年来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