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和日本都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由于文化传统差异和社会制度不同,中日两国中小学道德教育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开放,两国的道德教育有呈现出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趋势。本文试从德育的地位、内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对我国和日本的中小学德育作些粗浅的分析比较,以期给我国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道德教育低效是一个难以破解的教育与社会问题。西方文化研究中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为我们洞悉德育过程提供了有效工具。以此理论分析,德育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德育编码""、德育话语形成"和"德育解码"。其中德育解码的正当与否直接关涉到道德教育的效果,德育解码的具体意义生产是由德育话语与学生的先行经验及两者之间的匹配性所决定的。为了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所进行的德育编码需要从价值内容上进行实质性反思,而且德育编码所形成的德育话语要对学生具有亲和性,从而减少道德教育中事实存在的抵制现象。  相似文献   

3.
树人先育德,德正人才昌。道德教育旨在提升个体生命质量、促进社会发展,但是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凸显不足。由于道德教育课程"纯理化"、管理"实效化"、认知"狭窄化",从而造成道德教育内容偏于知识化、方法倾于灌输式、过程流于间断性、评价倚重于量化,出现道德教育中"教"与"育"分离现象。为此提出对策:倡导回归生活化的道德教育理念;采取体验式和活动化的德育课堂;构建以生为本的中小学校园文化;设立系统性的道德教育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日本都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由于文化传统差异和社会制度不同,中日两国中小学道德教育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开放,两国的道德教育有呈现出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趋势.本文试从德育的地位、内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对我国和日本的中小学德育作些粗浅的分析比较,以期给我国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当前日本中小学德育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战后日本中小学德育发展的简要回顾 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德育的国家。二战后,日本中小学德育经历了逐渐完善、丰富的过程。战后初期,日本根据美国占领军对日方针的基本精神和广大国民关于实行教育民主化的要求,废除了战前以军国主义为中心的教育体制。1947年,日本颁布了新的教学大纲,以青少年的现实社会问题为中心,增设社会科,承担了战后初期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任务。1958年,日本设置了专门的道德课,确立了德育课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作为独立课程的地位。1977年,日本颁发了《中(小)学德育课教学大纲》,确立了德育的目标和中小学道德课的三方面共28个条目的教学内容,标志着德育课程设置的规范化。1989年,日本修改了中小学教学大纲,将原来的“智、德、体”改为“德、智、体”,把德育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还对德育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自此,奠定了德育在日本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旨在加强公民社会道德教育的“小小善意”运动,在日本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实施亦不容乐观,面临较多的困境。日本的“小小善意”运动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启示主要有:道德教育应注重培养人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注重“小小善意”行为的强化和内化;注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调: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普遍强调道德教育的改革,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不例外.但我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仍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其中不乏有德育课程的原因."校本课程开发"是近几年较为流行的一种提法,本文首先对校本课程做了概述,然后论证了进行中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开发德育校本课程的基本过程及几点建议,以期能对当前中小学的德育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道德教育是指形成人们一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际社会的实际情况表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和相对落后的道德文明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反差。尤其是中小学生出现了道德水平下降的趋势,更是令人担忧。本文拟就国外中小学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国外中小学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中小学生的道德意识在倒退。日本60  相似文献   

9.
2003年下半年,我访问了美国加州洛杉矶地区的12所中小学,并在其中一所学校实习了一周。我发现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有它的独特之处,值得借鉴。一、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美国学校德育表面上并不大张旗鼓地宣传,但它却切实地体现于学校教育行为当中,强调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  相似文献   

10.
韩国重视学校德育,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把德育作为塑造民族灵魂的重要渠道。韩国的学校德育以弘扬民族精神为核心,深受中华儒家思想的影响,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文章对韩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希望能够给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发展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1.
2007年6月1日,日本政府教育再生会议在首相官邸召开总会,向安倍首相提交了第二次报告大纲,建议将目前日本中小学普遍实行的"道德时间"学科化,将道德教育提升到与国语、算术地位相同的学科层面上来,成为德育科目。  相似文献   

12.
浅议各国传统文化对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新世纪的中小学道德教育,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中小学道德教育,既要注重现代文明的渗透,又要思考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因素可以为新时期的道德教育所整合。以何种方式来有效整合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因素,是中小学道德教育应该特别加以关注并研究的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的传统文化对中小  相似文献   

13.
日本政府拟将目前日本中小学普遍实行的"道德时间"学科化,将道德教育提升到与国语、算术地位相同的学科层面上来,成为德育科目。由于日本近年来频频发生诸如少年犯罪、校内欺凌和暴力事件、学生拒绝上学等现象,日本政府试图"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公共责任心,使他们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有  相似文献   

14.
英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始终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尽管在学校中对道德教育的看法不尽一致,但英国政府和教育研究部门为形成独特的道德教育所进行的大量研究,不懈的努力,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有这一切为我国的德育改革与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这里主要介绍英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一般发展,道德教育课程与计划的研制以及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教材与实施。  相似文献   

15.
中日中小学德育目标与内容之比较●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李桂芝一、中日中小学德育目标之比较德育目标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这是一切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各国中小学德育都很重视这一问题。(一)日本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日本《学校教育法》规定,在...  相似文献   

16.
德育课程是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以往的德育课程强调"知识德育",偏重于"知"而忽视道德情感的内化过程,忽视德性的培养,因此,教育者有必要拓宽视野,注重对学生德性的培养。无意识德育契合了德性的培养,开发利用无意识德育资源,创建德育共  相似文献   

17.
由于文化传统差异和社会制度不同,中日两国中小学道德教育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开放,两国的道德教育有呈现出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趋势。从两国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入手,比较其异同,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对中国中小学德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论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色、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色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势力抬头的背景下,在共同面临校内暴力、欺侮、不良行为、价值冲突等道德危机的状况下,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和美英等国的中小学道德教育有一些共同点。一是都强调正面的道德教育,提倡普遍伦理或普遍价值,二是都强调道德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的工具性;三是在管理上都采取国家干预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方法。但是,由于东西方的文化传统不同,道德教育的历史发展不同以及当代社会发展状况的不同,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仍然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在保持明治维新以来原有特色的同时,又带有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经历了四个转换点:修身课的中止、道德时间的设置、《心灵笔记》的发布、道德教育的课程化。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服务国家、解决问题、多方协作。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存在着"成功论"和"失败论"的两极对立评价,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对完善和推进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日本道德教育关注细节、关注家庭、关注活动,较好地协调了规范德育与德行德育、血缘式德育与业缘式德育、教学式德育与活动式德育的关系。与日本道德教育相比,我们在品德学科的教学中,形式更加开放,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评价更加多元。如果我们能够借鉴日本道德教育中对于细节、家庭、课外活动的关注,那么,道德养成教育一定能够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当前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