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务英语翻译“政校行企外”五方联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高校主体、企业参与、境外合作”的特点,其研究对于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拟从儒家和谐哲学角度出发,探讨“政”、“校”、“行”、“企”、“外”之间协调平衡、共生共存的相互关系并就如何促进各方互利多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与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有所不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基于这一目标"政行企校"合作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高职专业人才合作培养的现状,探究了高职院校在"政行企校"四方平台上的长效、共赢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杜远阳 《考试周刊》2012,(30):157-158
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是职教界的共识和追求。然而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却越来越成为制约高职发展的瓶颈问题,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以破解校企合作的难题为出发点,通过“政行企校”互动.进一步创新、深化校企合作的体制建设和制度建设,研究、探索“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论述了“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并对全国几所高职院校政行企校协同育人创新机制的案例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重点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本文针对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讨论了在"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模式下如何更好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来加强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建设。  相似文献   

6.
基于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职业技术教育积极探索深化政校行企融合、产学研创一体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工艺美术研究所从内容到形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政校行企深度融合、产学研创一体发展模型,为人才培养改革、教学资源拓展、实习实训优化、课程思政教育推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提供现实范例。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特色,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也是完成好“双高”建设的基础。当前虽然政府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高职院校积极推动学生培养模式改革、行业协会提升了指导效率、企业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但仍存在政府对校企合作的监督机制较弱、高职教师队伍和学生培养均脱离企业需求、行业协会对校企合作的指导作用发挥有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建立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应推动“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管理、推动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与企业定岗定薪相衔接、推动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相适应、推动多种资源配套与多元激励模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有着内在的需求和动力,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政府制定的激励政策及各自的利益诉求被充分尊重和满足的条件下,可实现政校行企协同创新高职育人模式,共同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但目前的校企合作因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推动力度不够、缺乏利益机制等问题,导致合作难以深入。构建“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长效机制,是解决校企合作瓶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但目前的校企合作,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推动力度不够、缺乏利益机制等问题,导致合作难以深入.构建“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长效机制,是解决校企合作瓶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为了主动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广州市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打造广州市高职教育亮点,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充分发挥政校行企多方资源优势,以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为主体,相关高职院校共同协作,建立了“政校行企多方合作,体制机制全面创新”的广州市高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基地(以下简称“试验基地”).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建设“实践教学、师资培训、技能大赛、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三个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双元主体+教学企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行企校"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是建构在和生共赢理念基础上,推动校企合作深度、健康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它以行业、企业、学校共同构建的合作办学理事会为平台,做到联动招生、联动培养、联动就业。同时,三方共同构建互利共赢的师资融通保障机制、实训实践条件共享机制,以及就业服务保障机制,真正做到人才共育中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紧密、有机地合作及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产教融合大背景下,目前国内产业学院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一系列成功模式,但也存在着若干问题。文章阐述了现代产业学院的内涵与模式,梳理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海沧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创建及探索为例,研究破解困境的路径与思路,以期为高职院校建设产业学院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叙述了我国政行企校协同共建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实意义。在分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基础上,提出在政行企校四方协同共建理念下,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模型,包括“分层互融”协同机制、“同创共赢”驱动机制、“双向共育”培养机制和“多元共管”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职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体制机制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体制下实践教学的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适应新的变化。结合近年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校的建设工作,对政校行企多元协同办学体制下实践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探讨,旨在为相似办学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职学校专业群建设蕴含着重要的实践价值。中职学校要有效推进专业群建设,需搭建“政校行企”协同的有效行动组织平台,构建基于“政校行企”协同建设中职专业群价值需求的协商治理、人才培养、校企“双师”共培共聘、资源共建与共享、技术研发与推广等行动机制,保障中职专业群建设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推行的"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办学模式和创新高职专业建设机制的实践为例,探讨了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创新高职专业建设机制的成效,为新型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机制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是保障职业教育正常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元素。鉴于对“双师型”教师内涵认知模糊、培养针对性不强、对高端人才缺乏吸引力,而最终导致我国“双师型”教师能力不足、培养针对性不强且高端人才缺乏。理清“双师型”教师的内在涵义、构建“政行企校”协同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形成以政府主导、行业引领、校企融通的“多元参与共管、共建共享共赢”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是提升“双师型”教师能力与素质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9.
项目以“互联网+”为平台,创业扶贫为载体,在高校“三全”育人、促进师生成长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和实践。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建设与企业创建“万讯七子”镇安致富中心电商扶贫购物平台,并在镇安村设立电商平台线下致富中心超市,依托学校的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推进项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