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系统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思想,包括阐明和平与发展是和平崛起的时代主题,以及中国和平崛起的奋斗目标、系列战略与策略;结合新时期特点对中国和平崛起提出几点理论思考,即和平与崛起的辩证关系、和平崛起与维护国家统一的辩证关系、和平崛起与韬光养晦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再到现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寻找一条解决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进行了并继续进行着艰辛的探索。其中,邓小平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做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和平崛起是建立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它体现了新的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和平崛起是否可能?——历史与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满了暴力和强权的近代国际政治中,英国和美国成功地实现了和平崛起,这主要得益于不断发展的经济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及其引发的工业革命;战争不是英美崛起的本质原因。英美崛起以后也主要是通过自由贸易、绥靖谈判、提供新型的国际管理理念和制度等和平方式来维持优势地位或提高影响力的,并没有主动挑起大规模的反体系战争。大国和平崛起的历史先例和理论反思说明,即使按照现实主义的循环论主张.21世纪的中国实现和平崛起也完全是可能的,同时,中国要想真正和平崛起.就必须敢于、勇于使用武力在国家桉心利益之处。  相似文献   

4.
"和平崛起"是中国发展模式的一种广泛认同的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道德价值观在国际政治中的运用,也是中国国际政治话语权对"中国威胁论"的有力抵御工具。它包括三个逻辑层面:和平中崛起、和平地崛起和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要实现中国的崛起必须把基点放在自己的力量上。同时,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中国历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永远不称霸。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正是进一步表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决心和愿望,说明中国的崛起不会威胁任何国家。  相似文献   

6.
“和平崛起”和“韬光养晦”是一脉相承的外交体系,“韬光养晦”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前奏和根基,和平崛起是“韬光养晦”基础上的厚积薄发,是对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发扬光大。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奠定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国力基础,绘制了中国崛起的和平模式.构建了和平条件下中国崛起的外交框架。  相似文献   

7.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了“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国高层领导人首次提出“和平崛起”思想。“和平崛起”思想的提出,是对当今国际局势的科学判断和深刻把握,是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的客观要求,是对“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即将崩溃论”的回应。发展是“和平崛起”的核心;稳定是“和平崛起”的前提;机遇是“和平崛起”的条件;创新是“和平崛起”的根本。“和平崛起”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中国和平崛起的要义是:第一,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第二。中国的崛起应把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资金积累,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平崛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面对"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中国政府郑重承诺,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威胁任何人。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实践。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它的发展取向是和平的,走的是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的道路。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和平发展不可或缺的国内基础,而能否肩负起和谐与发展这两大历史使命并实现国家民族崛起,是对我党和我国政府的极大考验。因此,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固性,与中国和平崛起、和平发展道路的可实现性之间存在内在逻辑的连动性。这一点是社会主义中国区别于世界历史进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强权崛起与弱肉强食发展范式的最显著特点,它代表了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实践。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它的发展取向是和平的,走的是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的道路。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和平发展不可或缺的国内基础,而能否肩负起和谐与发展这两大历史使命并实现国家民族崛起,是对我党和我国政府的极大考验。因此,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固性,与中国和平崛起、和平发展道路的可实现性之间存在内在逻辑的连动性。这一点是社会主义中国区别于世界历史进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强权崛起与弱肉强食发展范式的最显著特点,它代表了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今日之世界,除了“和平崛起”,后发展的大国不可能靠“非和平”的方式而崛起。因此,中国的崛起也只能是和平的。当然应该看到,制约中国“和平崛起”的困难是不少的。  相似文献   

13.
“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独立自主的价值选择,中国立足于自己的力量来来实现和平崛起。崛起的中国,将会更好地巩固自己独立自主的地位,对世界和平与人类文明作出自己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4.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的视角简要论析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强大动力,中国和平崛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要求,进而阐明了邓小平同志开辟的、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坚持并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和平崛起既是中国之诺,也是亚洲之幸和人类之福;提出了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来推进和加快中国和平崛起的四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颖 《沧州师专学报》2009,25(3):5-7,25
"中国和平崛起"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和理论意义的议题。它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则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在新形势下探讨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时代背景、内涵以及重要意义,有助于深化对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理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使我们的目标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6.
近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温家宝总理于今年“两会”闭幕后在会见中外记者的招待会上,明确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要义: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崛起的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实现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对此要义我们可用有关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7.
和平崛起     
《神州学人》2004,(6):5-5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亚洲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同亚洲各国共创亚洲振兴的新局面,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4月24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04年年会开幕式上《中国的发展亚洲的机遇》的主旨演讲中,国家主席胡锦涛这样说。作为博鳌亚洲论坛2004年年会“重头戏”之一,“中国和平崛起与经济全球化”圆桌会议隆重进行,就“中国的和平崛起对国际社会意味着什么”的话题展开讨论。“PeacefulRise”(和平崛起)这个由中国人创造的英文词汇,成为博鳌亚洲论坛上各国政界智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新思想,是新形势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人在继承、坚持我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的基础上,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进行时代创新的理论结果。但在中国和平崛起的新征程中,面临着诸多的不利因素和挑战,需要我们去积极应对。中国的和平崛起符合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段霞 《红领巾》2004,(3):11-13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中国政府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作出的国家战略选择和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和平崛起意味在突破一国崛起往往伴随国际社会动荡与冲突的传统范式.和平崛起实现起来具有相当的难度,必须有足够的战略设计和战略储备.和平崛起要求崛起国有更强的自主创新发展能力、更强的军事威慑力和更强的国际协调力来化解国际矛盾与危机,实现本国国家利益与战略需求.和平崛起实际上给中国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思想方法、路径设计以及各个相关层面进行足够的战略储备.  相似文献   

20.
今天我着重讲一讲我们国家的安全形势。基于大家平时了解的信息比较多,所以我要讲解的内容不是给大家做一个宏观性的描述,而是设想在大家已经掌握了很多信息的基础之上,给大家做一些重点性的提示。一、"中国之谜"讲到中国和平崛起中的国家安全问题,我们首先来看一看"和平崛起路线"。这也是我们南开中学的老校友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最先提出的。他指出中国选择的是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但是后来,和平崛起在海外受到了一些曲解,和平崛起是不是中国威胁?崛起是不是就是中国威胁?这样的疑问一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