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幽默     
老师:你的考试成绩不如你打篮球那么棒。学生:篮球场上有人合作,可考场上没人合作。学生:苹果为什么一边红一边青呢?老师:因为一边被太阳晒了,一边没有晒着。学生:我懂了,西瓜瓤里是红的,一定是太阳钻进西瓜啦!  相似文献   

2.
学一知二     
《家教世界》2011,(10):38-38
学生:“老师,苹果为什么一边红,一边青呢?” 老师:“因为一边被太阳晒了,一边没有晒着。” 学生:“我懂了,西瓜瓤里是红的,一定是太阳钻进西瓜里啦!”  相似文献   

3.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六年了。这几年一直非常迷茫:每天累死累活,讲得口干舌燥,学生怎么总也学不会?学生真是太笨了!工作一直是一边发牢骚一边干。都说"没有笨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怎么不会教了?别的老师在喝茶时,我在研究怎么上课,怎么提高成绩呢!可事实却是:我教的班级一直成绩都不好。我把这一切都归结为学生基础太差,学生太笨……很少去考虑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每次考试之后,我总要写一份试卷分析,分析教学的得与失,做好下一步的教学打算,写完试卷分析,再和学生一起对一下试题的正确答案,提出新的希望和要求,一次考试就这样算完了。今年的期中检测之后,我一边写试卷分析,一边想:我分析的是我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那学生呢?学生对这次考试的感受是怎样的呢?突然,一个念头从我脑海闪过,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也来写一写试卷分析呢?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我的内心里一直在埋怨学生:为什么我的关怀没有得到学生的尊重?为什么我披星戴月地工作,并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有时甚至是蔑视?为什么一次次和学生谈话,只是我苦口婆心的说教,站在一边的学生似乎只占据了一个物理空间,从没有与学生真正有过内心的交流?作为多年的班主任,严厉成为我的代名词,在学生心目中,似乎我只有冷酷的外表,  相似文献   

6.
案例: 师:什么叫钝角? 生,兴冲冲地第一个举手:老师我知道!大于90度的角叫钝角。 师:是吗? 师一边用拖长疑惑的语调,一边将征询的目光投向其他学生,众学生立即明白这个回答是错误的,纷纷举起了手。  相似文献   

7.
开学第一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班会课,我一边走一边思考着怎样开好这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节班会课。突然,副班长郑东杰和学习委员孙文鹤还有几个学生一起跑到了我面前,说:“老师,我们想换班长?”  相似文献   

8.
客串女主角     
不语娃娃 《良师》2011,(5):42-45
顾天明是从N中转来的学生。 这个小道消息是毛毛告诉我的。她说:“小月你知道吗?顾天明长得很帅。” 我一边整理书桌一边头也不抬地回应她一声:“哦。”  相似文献   

9.
许多学生在一些常见的问题上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如何解决呢?从教十几年我一边思考一边实践,归纳出以下十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中午,我刚进校门,就发现张明拿根木条追打同学。我上前制止,让他随后到我办公室来。我一边走,一边想,这个学生也太霸气了,光天化日之下,竟然追打同学,该怎么教训他呢?  相似文献   

11.
徐艳 《贵州教育》2010,(20):22-22,30
记得一次改卷,儿子一边翻着试卷一边对我说:“妈妈,你们班叉叉同学得了25分。”我当时感到很奇怪,我们班没有叉叉同学呀?我一看原来是我班学生卜义,平时不认真,调皮捣蛋的他居然把自己的名字写成了“XX”。  相似文献   

12.
(播放歌曲《春晓》,学生跟唱)师:歌曲唱的是一首古诗.学过吗?我请一个最棒的同学读。(出示古诗《春晓》,生读)师:读得真好。可惜你漂亮的小手没有发挥作用。谁再试试?(生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师:我也会读,听我读,看与他们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3.
高考结束了,拿到了我省的高考数学题,一边认真地解答,一边思考题目考查的意图是什么?涉及哪些知识点?体现怎样的能力要求?题目从哪里变化而来?等等。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14.
“吃早饭啦!”今天的早餐有些什么呢?一杯牛奶、一个鸡蛋,还有一碗面。我一边吃着面条,一边用手捏了捏鸡蛋,想着把它给捏碎。不料,我捏了好一会儿,都不见裂缝。难道是我的力气不够大?  相似文献   

15.
给你的图书馆打电话 “哎呀,我忘记水车是不是中旧人发明的了!明天是星期一,要交作业了,怎么办呢?”十一岁的六年级学生丹尼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拿起电话,拨通了图书馆的热线。五分钟后,他满意地坐下来,开始写他的报告。  相似文献   

16.
《王冕学画》的第二段是要求学生背诵的。如何才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背会课文,提高背诵效率呢?我运用了“以图画助记忆”的方法,指导学生在不足十分钟的时间里就准确、流利地背会了这段情文并茂的文章,效果较好。要求学生背诵前,我首先有感情地背诵了一遍。然后对学生说:“老师刚才背诵课文时,脑海里始终有一幅很美的画,我是想着这幅画的情景背诵课文的。你们想知道这幅画是什么样吗?”“想知道!”我便放慢语速,再次背诵这段课文。一边背诵,一边在黑板上用粉笔勾勒图画:平静的湖面,宽阔舒展的荷叶漂浮在蓝蓝的水面上,紧靠荷叶…  相似文献   

17.
这个春节让我慢慢地学会了感恩。异国的第一个中国春节元旦过后没几天,便是中国春节。之前跟卡尔提过中国春节,他便时不时问上几个关于春节的问题。那天下班后,我们在厨房准备晚餐时,他一边在鸡肉上撒调料一边和我说话。“听说你们中国人过春节一定要在门口挂红灯笼和贴对联?”他好奇地问。  相似文献   

18.
教材是教和学的基本依据,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教师只有认真研究新教材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教师若能科学地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放在首位,教与学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我在讲述“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首先在黑板上列出英、法、美不同阶段的工业增长速度表格和巴尔干问题的矛盾图示,再要求学生一边看书,一边思考。我提出这样几个思考题:19世纪70年代之后世界首先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影响如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情况怎样?又…  相似文献   

19.
案例一 一位教师在执教《丑小鸭》一课时,最后一个环节是叫学生写字。教师一边巡视,一边表扬某位同学的写字姿势端正,一边又摸着另一位同学的头说他的字有笔锋。突然,教室里响起了一个很天真、很响亮的声音:“老师,你走到我的身边,怎么不看我就表扬我?”听课的老师都笑了,我看见上课的老师脸红了。  相似文献   

20.
家访     
马德 《教师博览》2009,(12):19-19
下乡去做一个高一孩子的家访,到了村里,正是正午,热浪翻滚的街道上看不到一个人。向谁打听好呢?正无计可施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去年毕业的一个叫姚磊的学生是这个村里的,便拨通了他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姚磊的妈妈。当我报出身份并说明来意后,她马上说,老师,你就等在村口,我这就去迎你。没几分钟,姚磊的妈妈便从一个巷道出来,一边疾步走,一边使劲向我招手。你是县中的?是姚磊的老师?赶紧,这儿热,先进家。见面后,二话不说,她便领着我往她家里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