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谐音是汉语里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研究汉语谐音现象,不仅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言特点,更有助于他们理解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模式以及谐音现象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在揭示一些常见谐音现象成因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探析谐音文化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可以使留学生在深入中国社会生活时,多一些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意识,少一些文化碰撞带来的误区和误会。  相似文献   

2.
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隐语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在日常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文化背景的隐喻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隐喻作为文化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可以较为有效的将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系统的组织起来,了解隐喻思维有利于词汇积累,加深对文化和民族思维方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名词在汉语词汇中所占比例较大,使用频率较高,是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语词汇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帮助学习者理解语素与汉字的关系,培养学习者利用语素理解词汇、拓展词汇,让学习者了解语素构词规律,对于学习者扩大汉语词汇量、了解汉语词汇特点、了解中国文化知识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3,(A3):167-168
在对外汉语初级教学中,母语文化对目的语文化的负迁移现象使学习者在日常交际中常常产生交际障碍。渗透式文化教学将文化教学细致到词汇教学,使得学习者尽早构建母语与汉语的文化差异,加深对汉语表达形式的理解,从而较为熟练地运用汉语并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谐音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而在汉语中尤其多见,汉语中谐音数量之众多,应用之广泛,是我们重视这一现象的原因.谐音经过与汉文化的长期融合,逐渐产生了汉民族喜闻乐见的一种独特的语言与文化现象.谐音现象对于母语并非汉语的学习者而言很难掌握,所以本文以分析汉语谐音现象特点及应用为出发点,揭示谐音现象的重要性.笔者希望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研究汉语中的谐音现象,通过谐音现象更好地帮助留学生理解汉语的词汇、语音,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认知与隐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的分类和理解进行阐释,指出它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我们除了可以从认知语境的角度去理解隐语外,还可以从人类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知识、自然地理环境等各种认知因素去研究隐语。  相似文献   

7.
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如果缺乏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学习者则很难掌握汉语知识要点,甚至可能会形成误解。鉴于此,本文旨在探讨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因素的导入方式,分析文化因素对学习者语言学习过程的影响,详细阐述文化因素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并结合实践案例探索有效的导入策略,旨在为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启发,帮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更有效地融入文化元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习者对汉语以及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8.
师生共同互动建构语言理解是影响汉语二语学习的关键因素。以往的语法教学研究,多关注学习者可理解输入的形式和量,往往忽略了教师和学习者以及同伴之间的有效互动。这样使得语言教学的“输入”和“输出”相分离,学习者很难在真实情景中达成交际。PACE语法教学模式强调通过互动来共同建构对语法的理解和使用,从而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基于PACE语法教学模式,结合汉语的特征,探索以学习者形成性评估和反思性学习为基础的汉语APACEA语法教学模式以及线上远程教学实践案例,实现汉语语法教学的优化路径。此教学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仅适用于相对离散并大量存在于汉语教学中的语言结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汉语隐语行话中数字表达的调查和剖析,总结出关于汉语隐语行话数字表达的各种方式,并进而指出了隐语行话数字通俗性、多元性、变异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同时指出本领域的研究与汉语造词法研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国际中文教材是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元素的重要载体之一,其文化元素的编排质量深刻影响汉语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和跨文化适应情况。通过统计分析《汉语教程》中知识文化元素和交际文化元素的数量、内容与分布,阐明其文化元素的呈现方式、主要特点及不足之处,并从跨文化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国际中文教材文化元素编排的建议,以促进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元素和当代中国形象的正确认知与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日语学习的不断深入,日语学习者会发现日语中的省略现象越来越多,尤其是主语的省略,比汉语中的省略现象多得多.由于母语汉语的影响,日语学习者在日语表达中存在很多不够地道的地方,这一直困扰着很多日语学习者.就汉语和日语中各自存在的省略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对比其不同之处及其体现出的文化特点,以便帮助日语学习者正确把握日语中的主语省略,更加地道地运用日语进行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12.
"足"与"够"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组同义词,但词典、辞书中存在着一定的释义不足或用同义词解释同义词的现象,给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理解和使用上造成一定的混乱。试从该组词的词源、语义认知、句法等方面做以辨析,从而缕清思路,以期对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作为熟语的一种,汉语惯用语和成语都是经过长期习用而形成的固定的语言结构,其意义常常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本文以汉语“玉”词群的惯用语和成语为例,对它们的语义进行范畴化,并对其隐喻认知意义进行分析,以帮助汉语学习者理解其意义和内涵。  相似文献   

14.
董佳 《现代语文》2006,(8):103-106
汉语言语理解过程中"句子的理解"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句子的理解"当中,第二语言学习者"对复句结构规则的理解以及对规则的应用又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5.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在学习运用汉语的过程中,难免会造成对汉语理解和运用的障碍,甚至造成文化冲突。本文将从汉语语义文化、语构文化、语用文化这三个方面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语言文化因素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 ,以580名来华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学习者汉语学习动机强度与动机类型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习者个体因素对来华前动机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来看,留学生来华前汉语学习动机强度不高;2)对学习者来华前动机强度产生影响的是他们的专业以及是否来华攻读学位。来华攻读学位的学习者、学习汉语专业的学习者,动机强度不如来华进修语言的学习者和非汉语专业的学习者;3)内在兴趣动机与经验动机对学习者来华前动机强度影响较大,尤其是学习者对汉字及中国影视书籍等文化产品的兴趣对其动机强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语境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文本语境相比,英语视听教学能够为学习者的学习创造更为真实、生动、形象的语境条件,同时也是学习者理解英语文化的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传统汉语语境下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问题,提出了在校学生所进行的英语视听教学方法的特点及文化导入问题,并对该领域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影响概念隐喻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汉语中与"学习"有关的概念隐喻为例,说明文化对汉语概念隐喻的影响,试图分析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并希望在一定程度上为外国学习者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9.
魏华 《考试周刊》2011,(25):108-109
动物词语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其语用含义依赖于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本文针对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文化特点,拟对英汉语中最常用四足动物词语加以探讨,揭示英汉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类词汇。  相似文献   

20.
张弛 《海外英语》2024,(2):85-87
委婉语是广泛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与人类文明进程中的语言交流过程紧密相连,具有很强的语言交际功能。汉语运用得体与否是一名汉语学习者水平高低的重要反映,而运用委婉语则是汉语交际成功的一种表现。该文希望通过中英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的对比分析,能够帮助母语非汉语的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委婉语,减少语义、语用错误,达到更好的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