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意义]探究我国现有政府数据开放政策文本的内容指向、任务重点以及存在的特点与不足。[方法/过程]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力度三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对我国颁布的政府数据开放相关政策进行内容分析。[结果/结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存在以下问题:政策目标分配不均匀,缺乏协同性;政策工具结构失衡,缺乏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整体政策力度偏弱等。因此,仍需从提高政策目标协同性、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完善政策顶层设计等方面完善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
周付军 《情报杂志》2023,(1):174-181
[研究目的]大数据时代衍生的信息安全管理问题,使得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政策,消除信息安全风险成为首要问题。开展信息安全管理政策文本量化研究,对完善政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以2003—2021年中央层面信息安全管理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量化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主体要素和外部特征四个维度,对我国信息安全管理政策展开分析。[研究结论]工具维度,偏重基础型政策工具,缺乏有效规制和引导教育;目标维度,注重物理环境与数据安全,忽视网络系统和应用安全;主体维度,多元主体参与不足,技术与监管发展缓慢。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我国信息安全管理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桂锋  阮冰颖  包翔 《情报杂志》2021,40(2):146-153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的组成部分,随着数据科学研究的兴起,高校科学数据安全的政策研究有待深入。[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的方法,对美国U.S.News前50名大学的科学数据管理内容进行分析,从“涉及对象”“保护方法”和“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等角度梳理政策重点和空白点。基于科学数据生命周期,从“制度层”“基础设施层”“数据素养层”和“实施层”四个主要层次,构建了高校科学数据安全的内容框架,并分别讨论了科学数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与科学数据安全相关的各个主体的职责。[结果/结论]高校科学数据安全内容贯穿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相关主体包括制度层、基础设施层、数据素养层、执行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信息公开政策是国家引导和调控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手段,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和重要规范。[方法/过程]文章运用政策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761条信息公开政策进行多维度测量,解析我国信息公开政策中的权力主体、法律渊源和政策工具使用情况。[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信息公开政策相关权力主体,虽然涉入有一定滞后性,但是整体参与度很高,权力协同较深;相关法律渊源关系切实反映出我国由企业信息公开向政府信息公开转变的历程,以及企业信息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全面发展的特色;基于内容维度和工具维度的政策工具二维分析框架,发现我国信息公开政策存在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政策工具组合结构欠佳等问题,未来应该加强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优化政策工具的组合结构。  相似文献   

5.
鄢闻 《情报探索》2023,(1):16-21
[目的/意义]探讨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相关政策体系的侧重点与不足,为优化完善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政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中央政府出台的27份健康医疗大数据政策文本展开研究,以政策工具理论为基础,构建政策工具X维度、政策目标Y维度二维政策分析框架,梳理我国现有的健康医疗大数据政策现状。[结果/结论]政策工具维度,供给面与环境面政策工具应用比例较大,需求面政策工具应用相对较少;政策目标维度,加强数据保障、深化数据应用类政策较多,夯实数据基础及推动数据服务类政策偏少。政府应强化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注重各个政策目标间政策工具使用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对我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利用政策体系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我国数据增值利用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构建“政策外部结构—政策主题—政策工具”三维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省级政府数据开放利用政策进行内容分析,并对各省颁布的数据开放利用专门性政策进行了深入比较。[结果/结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利用政策存在专门性政策缺失、工具使用结构不合理、政策效力低等问题。建议地方政府重视专门性政策的制定与完善,优化政策的工具结构,同时中央政府可参考地方先行实践经验,尽快推进国家开放政府数据增值利用体系的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养老数字化发展推动着老龄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本研究对我国养老数字化相关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探讨现有政策的侧重点和不足,为未来养老数字化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政策文本计量为视角,从政策工具、政策执行主体和政策目标3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运用政策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我国2013年1月—2022年3月间国家层面的59份养老政策文本中数字化相关条目进行量化分析。[结果/结论]我国养老数字化政策文本存在政策工具使用结构失衡、部分政策工具与政策执行主体和政策目标协同性不强等不足,未来可以从优化政策工具使用结构、建立多主体协同机制、强化政策执行主体和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的协同性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李晓娣  原媛  黄鲁成 《情报杂志》2021,40(4):147-154
[目的/意义]优化调配养老产业政策的整体布局,有效提升产业发展的治理成效,对于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政策工具——养老模式参与主体——创新价值链的三维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和词云图对我国2011-2020年中央层面出台的养老产业政策进行纵向和横向的量化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呈现偏供给型轻需求型、养老模式参与主体中政策分布不均衡、创新价值链维度养老产业发展尚未成熟的发展状况,进而提出优化调配政策工具、发挥各参与主体作用价值、保障养老产业创新价值链合理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为了完善老年人数字包容政策体系,让老年人更好融入智慧生活,本文采用政策内容量化分析法,对我国老年人数字包容政策进行了分析。[方法/过程]首先基于政策工具、政策主体、政策目标三维视角,借助NVivo12软件对老年人数字包容政策文本内容予以编码;其次对我国老年人数字包容政策现状进行描述,并探究政策文本在不同维度上的分布特征;最后梳理现有数字包容政策的特点和不足,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结论]当前我国面向老年人的数字包容政策在政策工具配置、参与主体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政策目标协调性上存在一定不足,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优化工具配置、释放参与主体功能空间、协调目标结构,以推动老年人数字包容政策的系统发展,从而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融入数字生活。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采用政策工具分析现行水安全政策,为水安全政策体系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对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构建“政策工具-政策目标-政策力度”三维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时间、空间角度出发,对1979—2021年中央及地方水安全政策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论]我国水安全政策存在政策工具使用单一、政策目标结构失衡,政策总力度不断增加而平均力度逐渐下降等问题,提出优化政策工具结构、丰富政策目标范围与加强政策稳定性、系统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旨在优化我国文化安全政策体系,保护我国文化特质和文化权益持续安全发展.[方法/过程]通过搭建政策工具二维分析框架,对我国文化安全政策进行内容分析,梳理政策整体的历时、主题变化,进一步探讨政策在具体维度中的均衡状况.[结果/结论]国家相关部门需从改善政策工具结构,提高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价值契合度,提升政策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对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为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体系完善提供依据为目标。[方法/过程]引入内容分析方法,从政策工具、政策主题、政策利益相关者三个维度构建政策分析框架对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展开研究。[结果/结论]2001—2018年间强制性政策占据了政策的绝大部分;政策主题结构较为单一,以机制建立类政策为主,预警与技术支撑类政策发展不足;政府在大气污染防治中扮演着主要角色;政策制定主体种类较少。维度协同分析结果表明,政策对政府的约束力度最强且存在较多政策空白。今后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制定要坚持政策工具运用的多元化,注重政策执行的协同化。  相似文献   

13.
石晶  李苗 《情报探索》2024,(4):24-31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注意力配置情况及不足,进而优化政策制定。[方法/过程]基于2013—2022年我国省级政府发布的98份数据开放政策文本,运用NVivo 11和ROST CM 6.0软件分析注意力配置情况。[结果/结论]总体上我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政策注意力呈现初级开放阶段(2015年以前)、重视利用阶段(2016—2019年)、深度利用阶段(2020年至今)的演变特征;政策工具的使用存在不均衡现象;政策主题主要集中于数据开放与建设、数据安全与保障、数据利用与发展层面,在不同层面政府偏好使用不同的政策工具。在政策工具的使用中,应强化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比例,提高政策科学性;优化政策工具的内部使用结构,创新政策要素;深化数据质量类别的工具使用,克服供给困境。  相似文献   

14.
储节旺  夏莉 《现代情报》2021,40(10):34-42
[目的/意义] 通过构建数据生命周期模型,进一步构建科学数据管理体系,为我国科学数据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过程] 在总结科学数据特征和分析当前存在挑战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总结科学数据生命周期模型。[结果/结论] 构建科学数据管理体系,结合实际提出3点对策:科学数据管理的政策细分、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的阶段性规划和明确责任主体的数据素养与责任。  相似文献   

15.
王丹丹  董金金 《现代情报》2023,(12):111-121
[目的/意义]通过对中美科学数据管理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和对比分析,为我国科学数据管理政策体系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以中美两国科学数据管理政策为研究对象,借助文本挖掘和内容分析,构建包含9个一级变量的评估指标体系与PMC-AE指数模型,对两国14项科学数据管理政策进行全面评价和量化分析。[结果/结论]我国科学数据管理政策的整体水平低于美国,科学数据政策PMC-AE得分随效力级别升高而升高,随专指性强度升高而降低。我国应补全政策缺位,完善中观、微观层面的政策建设,加快实施科学数据战略,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加强政策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大数据战略是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建设网络强国的基石之一。随着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其所蕴含的战略价值已经引起许多地方政府的重视,我国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文件,如何精准掌握相关政策精神,是推动大数据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依据罗斯威尔.罗伊(Rothwell.Roy)和沃尔特(Walter Zegveld)的政策工具理论以及政策制定机构两个维度进行编码、计量与分析,从地方政府视角对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使用三类政策工具比例不均衡且内部结构不甚合理,不同的政策制定主体在此三类政策工具的使用上有着明显的偏好差异。基于此,本文提出三个“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厘清科学数据质量控制的全部主体,探索面向科研全过程的科学数据质量控制的主体责任。[方法/过程]引入数据生命周期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采用文献调研、网络调查、案例分析和归纳法,对15本科学期刊中的数据政策文本、涉及到的科学数据中心,以及国内外“数据质量”相关学术论文进行调研分析。[结果/结论]科学数据质量责任主体分为高校科研人员(机构)以及科学数据存储平台、高校图书馆、研究资助机构和专业协会、数据用户四类,各责任主体在不同阶段应承担不同的质量责任。数据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围绕各方参与主体,制定管理制度标准,优化流程环节,建立多主体协同的科学数据管理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随着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愈发普遍,交叉学科代表着科学领域朝向综合性发展的趋势,因此探析交叉学科中现有的科学数据管理政策进而明确相关管理内容,对指导该领域的科学数据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方法]以地理学这一典型的交叉学科为例,通过网络调研,选取中、英、美、澳四个国家地理学科领域的25份科学数据管理政策,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政策文本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便揭示适用于交叉学科领域的科学数据管理内容。[研究结论]基于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科学数据管理政策内容框架来指导交叉学科的科学数据管理活动;此外,对科学数据管理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提出了建议,包括宏观政策制定、数据管理计划、数据创建与收集、元数据选择与使用、数据的分类管理、人员培训和权责划分。  相似文献   

19.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广东省1986-2019年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进行研究,构建了“宏观-中观-微观”的3维分析框架:宏观上结合政策分类理论将政策分为环境面型、供给面型和需求面型3大类及12个细分类;中观上利用Excel和UCINET软件对政策开展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发现目前政策内容的着力点在于财税金融政策工具;微观上引入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视角,把成果转化分为科技成果形成阶段、商品化阶段和产业化阶段3阶段,按阶段对重点的财税金融政策工具(即成果奖励、资金资助、权益归属、税收优惠和融资支持的政策内容)开展分析。分析发现,当前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财税金融方面存在成果转化资金投入比例不合理、成果转化奖励政策滞后且实操性不足、税收优惠政策普惠性系统性不足、科技成果融资相关制度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为此,需进一步优化资金投入比例、完善成果转化奖励措施并落实、优化税收优惠方式及完善科技成果融资相关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公共信息资源不断开放成为必然趋势。文章从政策力度和政策工具两个维度对我国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对于政府制定完善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在对我国国家层面的299篇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政策文本编码基础上,通过政策效力和政策工具协同测度模型,对我国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政策的政策效力及政策工具演变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我国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政策数量越来越多,政策总效力越来越大,但政策总效力增加的原因是由政策数量的增加引起的,政策平均效力有待提升。政策工具协同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政策的制定逐渐由单一政策工具使用转变为综合使用多种政策工具。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的协同使用较多,但缺乏对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协同使用。政策工具内部子工具间协同差异较大,供给型最优。最后,为我国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政策的制定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