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术创新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优势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使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和城市层面数据,将宏观层面科技服务业集聚与微观层面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联系起来,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二值选择模型和tobit模型考察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使用排序选择模型和二值选择模型评估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服务业集聚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平均而言,科技服务业区位熵每增加1个单位,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概率和强度将分别上升22%和4.7%。进一步对技术创新行为研究显示,科技服务业集聚主要对制造业企业渐进式创新和模仿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对探索式创新、合作创新以及自主创新的积极影响不显著。本文从关联产业布局视角提供了科技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微观层面证据,而且对于如何更好发挥科技服务业集聚的创新推动作用以助推制造业获取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测算我国30个省市2010—2018年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适宜度,采用系统GMM和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创新驱动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呈现区域不平衡特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位适宜度越高,越有助于促进产业协同集聚。技术创新在此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显著。分项来看,创新群落对产业协同集聚负向作用显著,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的效应不显著,创新能力对产业协同集聚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2009-2019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同群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对目标公司自身创新决策的影响,以及企业面临的制度环境、不确定性对同群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行为存在显著的行业同群效应;市场化程度、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以及政策不确定性正向调节同群效应,企业经营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同群效应;无政治关联的企业创新的同群效应更容易受到政策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行业领导者创新的同群效应更容易受到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城市群规划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长远战略,而建立"创新驱动"的新型经济体是中国经济转型成败的关键。基于该背景,利用空间集聚经济理论和企业创新理论,构建了城市群内企业创新行为联动效应的分析框架,并以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同城市群内企业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联动效应,其中,国家级城市群尤其明显,但企业持续经营风险会减弱企业间创新的联动性,而高铁建设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种联动效应。路径检验则表明,企业创新行为的联动效应主要通过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2种路径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5.
从同群效应的视角出发,基于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同群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对目标公司自身创新决策的影响以及企业面临的制度环境、不确定性对同群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行为存在显著的行业同群效应;市场化程度、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以及政策不确定性正向调节同群效应,企业经营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同群效应;无政治关联的企业创新的同群效应更容易受到政策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行业领导者创新的同群效应更易受到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因此,企业要善于学习、参考行业领导者的创新决策以获得更多行业和市场信息,同时也要从企业自身情况及外部环境出发进行创新决策;政府则要充分发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6.
鉴于已有相关研究中缺乏基于同群效应作用的“认知—比较—行动”管理逻辑视角,基于2009—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绩效期望差距的中介效应视角切入,构建“同群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绩效期望差距—焦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理论模型,分析同群效应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同群效应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具有促进作用;绩效期望顺差和绩效期望逆差都在同群效应与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绩效期望逆差(或顺差)越大,实际绩效低于(或高于)行业期望绩效越多,越有可能开展(或中止)绿色创新;市场不确定性与环境规制均正向调节同群效应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垂直联系模型(CPVL模型),利用2006—201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现象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具有协同集聚现象,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促进制造业集聚,制造业集聚亦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具有空间关联效应。  相似文献   

8.
如何借助企业之间的相互带动作用,探索温和的、低成本的外部干预方式,助推企业的创新投资行为,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至关重要。本文从同群效应的角度研究企业创新投资行为的相互影响作用及路径,发现同群效应存在于企业的创新投资行为中,检验和对比企业之间创新投资行为传递的两条路径,结果显示跟从企业管理者的创新投资行为意向在创新投资行为传递中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进一步检验异质性企业对同群企业创新投资行为的应对性反应差异,发现缺乏规模优势和研发水平较低的企业则更容易同群企业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启示政府管理部门,充分发挥企业创新投资行为的互相带动作用,通过“以点带面”、“以大带小”、“以高带低”,不仅有助于激发区域或社会范围的创新投资联动,而且在企业创新投资行为引导上也有望实现四两拨千斤的助推效果。  相似文献   

9.
郭丽娟  李杰  刘佳 《科研管理》2024,(1):111-122
科技服务业是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纽带,是实现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探究科技服务业集聚如何赋能制造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科技服务业的内涵特征与服务内容,采用2008—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面板Tob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显著促进制造企业发明创造的高水平创新行为,对低水平创新没有显著影响。该促进作用分别受到地区技术市场发育与企业融资约束的正、负向调节效应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科技服务业集聚对高技术制造企业、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中低技术制造业、东部地区企业更容易从地区技术交易和转移中获益;缓解外部融资约束能够显著提升高技术制造业、非国有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共享科技服务业集聚的创新溢出效应。本文在企业微观层面证实了科技服务业集聚的创新促进效应,也为有效完善制造企业创新服务体系提供了新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从复杂系统演化理论视角出发,基于企业创新系统的自组织特性,运用定性分析方法,思辨性地剖析企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匹配效应的涌现过程,并进一步构建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匹配效应的涌现机理模型。其研究主要结论: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不同维度要素在自组织过程中发生选择、交互作用和变异三个阶段的自组织行为后,最终涌现出不同层次水平的匹配效应,逻辑性地揭示出两者匹配效应的涌现机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国家专利数据,依托专利合作与转让网络构建城市群创新超网络模型(UAI-HN),并运用该模型以中原城市群先进材料产业为对象分析揭示创新簇、创新元组、主体创新协同力与空间覆盖度、城市创新协同力与载体支撑力等协同创新机制特征。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协同创新关系集中化程度较低,创新主体协同水平不均衡,自发性技术合作较为活跃;企业及所属研究平台协作能力突出,校企协同机制较为成熟,而科研院所创新支撑力不强且协作水平不高;群内城市间的创新协作分工清晰,同群外城市的创新协同度较高;以大学和以科技服务机构为中心的创新簇是中原城市群协同创新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理论、同群效应理论和动态竞争理论,构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同群效应及其诱发机理理论分析框架,识别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同群效应发生的关键诱发因素,并以中国化工行业为例,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结合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同群效应及其诱发机理。研究发现: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同群效应显著存在;②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同群效应的发生受到行业竞争强度、企业信息披露程度、企业信息获取能力和企业信息解读能力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研发投入角度实证检验了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其一,我国上市公司创新决策受到同群企业决策的显著影响,且同群企业平均研发强度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其二,创新行为的同群效应在不同市场结构和相对市场地位下存在异质性,表现为处在竞争型市场结构以及市场地位较低的企业其研发投入的同群效应更显著。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企业创新行为的外在驱动力,并为激发企业创新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对2000—2018年中国先进制造业服务化对先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两类不同的技术创新,以检验其在上述影响中存在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先进制造业服务化对全球价值链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先进制造业服务化与模仿创新之间呈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先进制造业服务化与自主创新之间呈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知识资本投入在先进制造业服务化与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中均存在调节效应,对自主创新产生促进效果,但对模仿创新产生负向影响。为进一步推动服务化进程,政府应鼓励推动先进制造业及服务业中的互动融合,并健全市场配置和运行机制,增强先进制造业技术、产品和市场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中介变量的视角探究其在标准与企业质量水平关系中的作用机制,深入明晰先进标准与企业质量提升之间关系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探索切实有效途径。将先进标准、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质量提升三者统筹结合,以技术创新为中介变量建立理论模型,利用1 216家浙江制造企业2015—2021年的调研数据,运用层次回归法展开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有效的标准制定及应用有助于企业质量水平提升,技术创新中介了先进标准与质量提升之间的正向关系;相较于服务业,“有效的标准制定及应用—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质量水平提升”效应在制造业中更强,技术创新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4.87%和16.09%。由此提出政府完善职能,广泛推广标准应用实施、推动标准引领质量提升作用落到实处的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申请专利计量信息为依据,采用SPSS统计分析法对大湾区11个城市协同技术创新的时序、技术领域、区域空间分布、协同主体等现状特征进行了探究,并对其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1)大湾区协同技术创新呈持续增长态势,正逐渐从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2)大湾区城市间的协同技术创新发展不平衡,具有地域邻近特征。(3)各城市间协同技术创新的核心技术有所差异,新兴核心技术领域空间集聚效应越趋明显。(4)各城市应该结合技术创新优势,增强对创新技术研发的协作、吸收和转化,促进核心技术和新兴技术不断生长、更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先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家创新战略体系框架下,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逐渐成为创新资源配置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首先从外部约束条件和内部驱动力两个方面总结了科技服务业集聚的一般规律和动因,进而总结了我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集聚区功能完善、政策扶持、制造业联动以及制度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科技服务业集聚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晓萍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0):221-224
我国代工制造企业的制造环节需要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来支撑,更需要通过高级要素的投入来构建高端竞争力,向高端发展,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正是先进制造业的高级要素投入,它延长了全球价值链(GVC)在国内的环节。因此,围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通过充分利用组织间的竞合关系、分工协作及互补的能力,共同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自主价值体系并生成价值权利,两者协同发展产生的联动效应是本土企业依托国家价值链(NVC)实现在全球价值链(GVC)上升级的有效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科技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是传统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从影响科技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因素入手,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将16个指标分为3个子系统,对2005—2015年我国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程度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在研究的时间区间内,我国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复合系统协同度总体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且协同程度较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促进我国科技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一种知识密集型投入,其快速发展会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运用1996-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层级回归法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引入生产性服务业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对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本存量、经济发展水平与制造业效率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未直接提高制造业的效率水平,其对技术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水平与制造业效率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其中,当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较高时,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金融保险业对制造业效率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