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统编版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练习是《他__》,要求学生写一件事,并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清楚,以第三人称“他”来记叙。习作要求将写人与记事结合起来,重点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的描写,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这件事发生时“他”的表现,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相似文献   

2.
动作描写是指对人物在特定情景下的举手投足、跑跳坐卧等行动的具体描绘。人物的个性、思想都会在特有的动作中表现出来。我们学会描写人物的动作,就能给人以动态感,更好地突出人物特点。描写人物动作应当注意什么呢?一、要具体。描写人物的动作不能空洞、抽象、笼统。《凡卡》一课描写他给爷爷写信时的动作就非常具体:“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乡下爷爷收’,然后他抓抓脑袋,再想一想,添上几个字——‘康司坦丁·玛卡里奇’”这里的想、蘸、写、抓、添等一系列动作,把不会写信的凡卡渴望爷爷收到信,救他出火坑的复杂心理刻画…  相似文献   

3.
作文中让人物“动”起来的方法有很多,笔者认为,动作描写是让人物“动”起来的最重要的方法。黑格尔说:“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老舍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可见,写好人物的动作,能够更好地刻画人物,表现中心。那么,如何写好人物的动作描写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4.
正俄国作家阿·托尔斯泰说过:"描写人物时,你千方百计去发现能代表他的内心状态的动作","有时,只要一个这样的动作,就足以描绘出那人物的特点了"。由此可见,具体的动作描写,能够把人物写活,表现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那么我们就该学习恰当地运用动词,来进行具体详实的动作描写。运用恰当的动词进行描写,会突显文章人物特点,表达人物的真实情感,能够使文章变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丰富而具体。找准动词,恰当运用大家都听说过唐代诗人贾岛"推敲"的典故。贾岛认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相似文献   

5.
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很多,最能直接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是心理描写,而借助其他描写方法来间接暗示人物心理,则显得更巧妙、含蓄、耐人寻味。那么,如何暗示出人物的心理呢?一、用动作描写流露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下,人物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各种动作。例如,某同学在作文中描写  相似文献   

6.
他____了     
<正>杨老师:文君、阿呆,这个单元你们读到了伟人的忧伤、“军神”的痛苦、革命家生前的自述,精彩细腻的描写一定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也来写一写生活中你熟悉的人。文君:本单元习作是半命题作文,可以写“他陶醉了”“他生气了”“他伤心了”……总之就是写一个人当时的表现。阿呆:咱们学过写人物可以从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几方面入手,但是这次要求写人物当时的表现,我就没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猜猜他是谁     
束佳惠 《新读写》2012,(6):24-24
这篇短文非常有意思,读到那句“广告语”时,我不禁也笑起来。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遇到难题会皱紧眉头……文中对人物的描写,无论是神态、动作还是语言,用词清新,形象生动,富有情趣。  相似文献   

8.
老舍先生是小说大家,是塑造人物的高手,他告诉我们一个描写的秘诀:只有描写动作,人物才能立起来。作家莱辛也说:“主要的东西是让人行动起来,通过动作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那么,动作描写的神奇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9.
文艺作品特别是小说,要通过环境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心理活动描写和人物的语言刻划人物形象,揭示其性格特征.鲁迅先生在这些方面用笔娴熟,特别是在行动描写中他善于用人物手的动作的特征来刻划人物形象,确实比他人高出一筹.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说:“手应该像脸一样富有表情.”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就是注重通过精心描写人物手的动作以及手的特征及其心理活动的,虽然他着墨不多,却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一、用手的动作刻划人物形象手的动作是人物动作的显著特征之一,通过人物手的动作特征的描写,就能揭示出人物的内心活动.鲁迅最善于通过人物手的动作的描写来刻划人物形象.①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屋里去了.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写心理活动,常常喜欢用“我想”、“他想”为起始语,似乎非得出现个“想”字才是写心理活动。其实,这是一种很幼稚的笔法。要知道,即使是直接进行心理描写,也不一定要用“想”字,何况,除了直接描写心理,还可以间接描写,即通过描写动作、神态来揭示内心。比如,我们常常用“怒目而视”来表现内心的愤慨或敢怒不敢言,用“翻白眼”来表现对某人的蔑视和不屑一顾。下面,请大家做一个练习:描写两个人吵架。注意:除了对话,还要通过动作、神态来表现那些没有说出来的话,即人物内心的活动。学习用动作、神态来表现心理活动@榕子…  相似文献   

11.
描写,是文学作品的一种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没有描写,就没有文学。描写,就其内容而言,如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景物场面等,都具有可感性,唯一不具可感性的是人物的心理。这是由客观存在的心理隐藏性决定的。既然心理具有隐藏性,那么,常见的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客观”叙述如“他想”“他认为”等等,显然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臆  相似文献   

12.
邱成立 《教育艺术》2002,(10):53-55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 ,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叙述、抒情和描写是记叙类文章的三大表现手法 ,叙述和描写又是最主要的表现方法。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老师们比较偏重于叙述方法的指导 ,对描写 ,尤其是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关注不够 ,导致学生的作文看起来语句很流畅 ,条理很清晰 ,可总是给人一种干巴、乏味的感觉。那么 ,怎样指导学生写好人物语言 ,使小作者笔下的人物“活”起来呢?除了指导学生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外 ,还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指导学生写出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我经常…  相似文献   

13.
一、在剖析外貌描写中感知美语文课本中写人文章大都以颂扬人物为目的,因而,其外貌描写均是为表现他们的美服务的。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抓住外貌描写进行细致的分析,深入理解人物外貌的特征,感知人物的美。如阅读《我的心事》时,可通过对“小弟弟”外貌剖析,认识其外貌的“朴实美”;阅读《杏儿熟了》时,可启发学生通过对“奶奶”外貌的描述,体会她的“慈祥美”。这样,久而久之,就会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二、在探究行为描写中理解美人物的行为美是其内在美的表现,因此写人的文章,大都通过具体事例中人物的动作反映人物。在…  相似文献   

14.
导仿点拨心理描写指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表现出来,不然,人物的形象无论如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描写心理活动时,应借助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或外部景物的描写,间接地烘托人物的心理。  相似文献   

15.
写作文时常常要写到人物的动作。写好人物的动作,既能使文章生动形象,又有利于塑造和刻画人物。人物的动作写得好不好,一个重要标准,是看人物的动作写得清晰不清晰。不少中学生在描写人物动作时,只能概括性地写出人物动作的大致轮廓,人物的动作模糊不清,给人的印象也就不鲜明。要想使动作描写清晰,关键是要做到动作描写“到位”。  相似文献   

16.
詹长青 《初中生》2007,(27):13-16
什么是细节描写?对人、物、环境的某个细微处所作的描写就叫细节描写.老师平时的作文指导中强调的具体描写主要指细节描写.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主要体现在语言和动作两个方面.语言细节如电影里的蒋介石,动辄就骂一句"娘希匹",这句口头禅便是语言细节,凸现了这位政治大人物在上海滩里熏染出来的痞子气和在关键时刻缺少沉着的狭隘气度.所谓动作细节描写,顾名思义,就是对人物细小的动作的描写.进一步讲,描写人物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更要写出他在怎样做,特别是他"怎样做"时常常被人忽略的细枝末节,即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动作",以此来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好的小说之所以感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因为“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描写就如同人体的细胞一样,重要而有活力,又特别是动作的描写,常在文章中熠熠生辉。有血有肉的人物一举手一投足,从中就能窥探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更能深化文章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2008,(13):66-66
经验丰富的作者往往抓住某一人物的某一个动作,通过具体描写,就能表现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动作,总是具有体态语言的显著特性,是最富有心理表现力的。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动作描写应该符合具体情境,应该表现当事人的某种特定心理,特别是对刻画人物的性格或者心理有很大的帮助之时,就更不能省略。有些同学在写作时,就不喜欢描写人物的动作,只会平铺直叙,这就有损文章的神韵了。请看下面这个例子。人生就是从生到死的过程、艰难和困苦是与生俱来的,甚至是终生无法消除的,所以人生又是与困境周旋的过程。请以"面对挫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9.
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其思想性格的直接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物行动的描写,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正如高尔基所说的:“要使艺术作品具有令人信服的教育作用,就必须使主人公们尽可能地多做事,少说话。”恩格斯说过:“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可见,对人物行动的描写,是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题的主要手段。写作中,行动描写的运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必须运用典型化的方法,从生活中提炼最能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行为、动作,以表现人物性格。如《水浒传》中“拳打镇关西”一章:…  相似文献   

20.
细节丰富表现在:“画像”(肖像描写)形神兼备、“述言”(语言描写)个性鲜明、“摹心”(心理描写)活灵活现、“绘行”(动作描写)鲜活逼真……只有全方位多角度精雕细刻,人物形象才会光彩夺目,抢人眼球。作文要想细节丰富起来,我们就得做生活的感应神经,慧眼捕捉生活亮点,大胆抒写心灵体验。因此,走进生活,捕捉细节,写活体验,我们的作文才会描摹动情,动人心弦,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