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研人员与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分离的权利格局造成了消极权利冲突,是促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制度障碍之一。《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提出的共有权模式为科研人员与单位共同行使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具体的操作指引。在制度路径方面:其一,科研人员共有权的法定原始取得方式有利于防止单位的不当限制,平衡单位与科研人员的利益;其二,基于职务科技成果的特殊性赋予单位享有控制性处置权比例体现了公平原则,而双方协商基础上的限制性收益分配机制则有利于促进成果转化,体现了效率原则;其三,科研人员的长期使用权是共有权制度的必然延伸,是以科研人员为核心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理念的最终体现。  相似文献   

2.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来实施产权激励,对于增强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动力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有重要作用,但赋权试点后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依旧面临诸多阻碍因素,导致科研人员积极性和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仍不高。在梳理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政策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赋权后科研人员职务成果转化面临的政策难点与现实困境。研究发现,政策体系顶层设计冲突、转移转化审批程序繁琐、评估定价有风险焦虑、转化收益兑现难和成果转化动力不足是阻碍赋权后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提出了强化政策协同机制、简化职务科技成果确权程序、完善科技成果评估定价机制、健全成果转化收益保障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机构和转化人才收益分配比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对破除阻碍技术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具有重要作用。但赋权后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仍受到决策不自由、转化过程不自由等一系列因素的束缚。为了促进以科研人员为中心的科技成果转化,让技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自由流通,本研究提出构筑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自由岛”的理念。在“技术自由岛”内赋予科研人员技术的完全所有权,最大限度地突破国资监管、现有收益机制等的束缚。通过完善现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立法与制度,发展出系统性的“技术自由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保障机制,从而实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与治理。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1月,科技部等试点工作协调机制组成部门共同召开赋权试点工作推进会。会上,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司长包献华要求各试点单位准确把握赋权试点内涵要求,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赋权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并推广。此前,2020年5月,科技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10月,科技部印发关于《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40家单位被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试点期3年。  相似文献   

5.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缺乏可供参考借鉴的模式、可赋权成果来源较少、国资管理等难点。通过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组织架构、规章制度、国资管理3个层面提出解决方案,并针对负面清单、人才培养、提高科研人员意愿以及国资管理方面提出4点建议。通过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可有效降低单位负责人员的顾虑,提高科研人员的赋权和转化意愿,促进赋权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通过构建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分配模型,分析科研单位与科研人员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双向委托-代理关系,研究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是否能够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权比例如何分配且受何因素影响等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在没有相互监督的情况下,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对科技成果转化有积极作用,且职务科技成果最优产权分配比例与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大小有关;当科研单位与科研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较强时,会改变职务科技成果最优产权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背景下,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下限不断提高,出现了省(市)间的政策竞争。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构建了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与科研人员激励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发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与科研人员激励力度并非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受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比重衡量的科技成果转化难易程度的影响,与科研人员努力成本和风险规避意愿等个人特征有关,与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程度等影响信息不对称水平的因素有关。并利用MATLAB对以上结果进行了数据仿真,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职务发明人的权益在职务科技成果技术许可中受到损害日益严重,而缺乏有效的救济手段,因为我国法律对于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的优先受让权的规定不明确。文章从文义解释、目的解释等多种解释途径试图明确该优先权的范围。然而答案是不明确的。但是在目前科技创新的环境下,我国有必要赋予职务发明人技术许可的优先受让权。技术许可的优先受让权,是完成人基于自己的发明创造享有的其它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构成了对职务科技成果实施权的限制和有益的补充,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9.
当前,有关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改革试点正在加快探索开展,其中相关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亟待加强。本文基于帕累托最优原理,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进行了理论探讨,结合对有关创新型国家科技成果权属的制度设计和实践经验的分析,研究了我国科技成果管理制度改革问题。本文认为,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重在权属管理改革,关键在于制度体系建设。本文建议,要统筹推进明晰科技成果资产属性、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管理改革和成果定价机制、成果转化模式、机构内控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职务发明人科技转化中权益保障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震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5):243-245
职务发明人的权益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中受到的损害日益严重,有必要赋予职务发明人科技转化的参与权。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参与权是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参与技术转化的权利。科技成果转化参与权,是完成人基于自己的发明创造享有的其它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它构成了对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持有权的限制和有益的补充,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1.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直接影响着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成功率,目前正在全国多地试点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解决职务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上下互动、内外结合,形成了具有“四边形”结构的四轮动力机制。同时,在目标、历史、制度和实践4个层面,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体现出特定的运作逻辑和内在规律。针对当前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未来应该以提高合法性、提升效率性、保障公平性、防范风险性和解决外部性为导向,寻求创新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全国正在加快探索开展科研成果权属分配的改革试点,而青海省尚未开展该工作,其中相关理论探讨和经验总结亟待加强。本文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权属问题的发展,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归属进行了理论探讨,为青海省高校和科研院所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撑。研究认为青海省科研成果权属管理改革的关键在于制度体系建设。建议在政策允许下,高校和科研院所自愿参与试点工作;多部门联动,保障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加快转移转化专业服务人才队伍和机构建设;加强赋权宗旨的宣传,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3.
《科学学研究》2021,39(4):644-651,712
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是当前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制度探索。由于"科技成果所有权"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无直接对应的规则,而导致了在改革试点中普遍存在赋什么权、谁来赋权的实践困惑。本文从权利规则适用的法律基础、权利内容指向的法律形式和权利改革的法律逻辑三个方面,逐次系统地揭示"科技成果所有权"作为一种改革表述背后层次多样、逻辑复杂的法律内涵。以期在观念变革的基础上,建构一种全新的科技成果法律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4.
职务发明人的权益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中受到的损害日益严重,有必要赋予职务发明人科技转化的参与权.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参与权是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参与技术转化的权利.科技成果转化参与权,是完成人基于自己的发明创造享有的其它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它构成了对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持有权的限制和有益的补充,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存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问题的症结之一,在于立法在赋予高校成果转化权利时缺乏对其转化义务的规定。高校承担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义务既是权利义务对等的要求,也是高校履行国有资产管理义务的必然选择;同时,"拜杜法案"也明确规定了高校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义务。据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应当明确规定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义务,并在此基础上对该义务进行细化,具体设置及时披露研发成果、申请专利、报告实施情况等义务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为了促使高校及时履行这些义务,立法应完善政府监督机制,设置完成人催告权和转化权;同时,高校也可参考美国斯坦福大学经验,充实其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6.
《软科学》2019,(5)
基于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变迁的视角,运用经济分析方法,以雇员与雇主的投资成本为分析工具,对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这一新型权属模式进行研究,根据"成本—收益"博弈结果做出最优的制度选择。研究发现: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适用,可产生降低交易成本、避免公地悲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预期效益。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优化,应结合劳动关系,合理界定职务科技成果,健全权属纠纷解决机制,完善具体政策实施细则,以实现社会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总结与比较现有科技成果评价方法,提出一种将熵权与物元分析模型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评价模型。该模型采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客观赋权,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此外,采用物元分析法构建科技成果评价模型,解决了科技成果专家评议模糊性结果的合成问题。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型应用于科技成果评价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以转让或许可方式进行,导致成果实际价值被严重低估的现状,分析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对提升高校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收益的激励作用。在梳理国家和地方层面出台的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激励政策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目前我国高校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普遍采用“先投后奖”和“先奖后投”两种模式,并分别以上海理工大学的“太赫兹”项目以及景德镇陶瓷大学的“陶瓷膜”专利技术作价投资作为典型案例,分析两种模式下高校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转化实操中存在的问题,即“先投后奖”模式下科技成果完成人(团队)现金奖励机制、资产管理公司自主经营决策机制不够完善,“先奖后投”模式下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分割机制、转化对象遴选机制和成果完成人(团队)内部收益分配机制够不完善;进一步针对完善上述机制提出具体对策思路和建议,为推动创新和优化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内江市"三项措施"全力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实现"全覆盖"。出台《内江市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在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聚集新动能。二是强化组织保障实现"一盘棋"。责任单位牵头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加强对接沟通,确  相似文献   

20.
宋河发  吴博  吕磊 《科学学研究》2016,34(9):1319-1325
本文从《科技进步法》到"三权"改革梳理了我国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放权和让利的过程,研究了韩国、日本实施权制度的经验,分析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三权"的不足和设立知识产权实施权制度的重要意义,从实施权主体客体、主要类型、权利取得途径、权利行使方式和救济措施等五个方面研究提出了我国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实施权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