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索数字乡村视阈下农业科普期刊发展的新路径,为当前我国农业科普期刊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合理方案。【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比较研究和总结归纳等研究方法,在总结目前农业科普期刊发展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采用数字乡村建设的切入视角,探索农业科普期刊在数字乡村建设启示下的新发展路径。【结果】当前,农业科普期刊在智媒时代的内容生产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不足以吸引用户,传播效果不理想。普遍小散弱的农业科普期刊在数字乡村建设中迎来新机遇,也面临新挑战。【结论】在数字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农业科普期刊可确立“技术基底—平台支撑—数字化融合”的发展思路,立足“大科普”、完善期刊的农业信息集散功能,树立合作意识、寻求数字技术支持,培养和建设一支满足智媒时代需求的期刊发展人才队伍,优化传播场景、增强用户体验,构建品牌、确立数字化运营意识,转变思维、创新“大数据池”采编模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多个政策围绕“数字中国”“乡村振兴”“数字乡村”进行部署,其中都提到了农业数字化。目前,国内大多是利用基础农业机械化工具的小型规模化农业,总体生产效率并不高,而数字化、智能化农业却只占到国内农业发展的1%。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双碳”目标背景下,关注数字经济减碳效应在农业领域的影响。利用2010—2020年中国区域面板数据,引入社会化服务角度,通过回归分析模型实证检验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并从时间和空间两维度刻画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业碳排放的动态效应和溢出效应,以期为依靠数字化路径实现农业低碳转型和“双碳”目标、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供量化支撑和理论依据。结果发现: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业碳排放强度有显著抑制作用,且通过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这一路径会间接影响该抑制作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影响确实存在滞后效应,对将来的农业碳排放强度仍存在较强抑制效果;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其他省份农业碳排放强度也存在显著抑制作用;数字经济发展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的作用由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增强,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基于此,提出要提升相关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化水平、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时间红利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深入分析辽宁数字农业工作经验、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提出适应当下国情农情的数字农业创新发展建议。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应深入加强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星系式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大力培育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以期为其他省份乃至全国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示范,加速我国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  相似文献   

5.
张丽艳  段波 《科学与管理》2022,(6):36-42+95
作为提振乡村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本文以2007—2022年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225篇CSSSI期刊和核心期刊为研究样本,采用CiteSpace软件梳理当前我国数字乡村领域研究现状,深入挖掘研究热点。结果表明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数字农业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破解乡村社会数字鸿沟、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等六个研究主题。未来应该应用新的理论,采用新的视角来探索乡村数字化转型和发展的新模式,以推动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6.
提高农业GTFP是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数字普惠金融作为驱动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或能结合产业集聚推动农业GTFP提升。本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通过对2011—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分维度指数对中国农业GTFP、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空间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农业产业集聚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水平的快速提升对农业GTFP产生了积极影响;空间溢出效应表明,邻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增长抑制了本地区农业GTFP的增长;调节效应表明,农业产业集聚在数字普惠金融推进农业GTFP提高的过程中起负向抑制作用。因此,要促进农业GTFP增长要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动力引擎作用,并引导农业产业合理布局,以提高金融资源在农业领域的配置效率,促进农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数字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能够从全局把握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明晰发展路径和优化方向。本文以23份“十四五”数字经济省级政策规划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基于数字经济发展任务的视角设定分析框架,并借助软件Nvivo11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和研究。研究发现:省级层面的数字经济政策均将数字经济发展任务进行了本土化调整,我国整体上已形成次第分明、优势互补的数字经济发展布局。各地政府在产业布局、数字社会建设以及数字经济基础方面均已做好顶层设计并付诸行动;但仍存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撑薄弱、社会服务普惠性不足和数字安全防护措施模糊等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数字农业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技术可对中国传统农业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传统农业信息化、智能化保证农业持续生产能力并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数字农业发展实现过程中要直面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业人口知识水平相对匮乏、数字农业相关人才缺口较大等困难。需大力加强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卫星遥感技术发展,积极进行农业模型实际生产验证,大胆进行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使用,提高对新型农业人才的培育和引导,让数字技术的巨大生产力在农业中得到体现,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9.
选取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1-2021年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经济发展,并且可以通过促进农业技术创新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发展存在自身门槛效应,并在突破门槛值时推动作用显著增强。进一步进行异质性分析得知,数字普惠金融对产销平衡区和共同富裕度第三、四梯队区域的效果更强。因此,我国应持续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增加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差异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郁李 《华夏星火》2020,(3):48-52
近日,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对新时期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作出明确部署,擘画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新蓝图。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数字乡村等系列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指导新时期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行动指南。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的重大举措,对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全面深度融合,引领驱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机遇及面临的挑战,指出了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以期全面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1—2020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方法探究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主要推动绿色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要素配置扭曲缓解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数字经济是资源型城市打破“资源诅咒”的关键因素,但数字经济发展不均衡会导致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存在“数字鸿沟”。从时间效应来看,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等数字经济细分维度的发展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持久动力。最后,基于DID模型评估政策效应表明,数字化经济政策也有利于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3.
博客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数字馆藏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生修雯 《现代情报》2006,26(4):91-92,95
数字馆藏建设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基础,它包括数字的收集、数字的储藏及虚拟空间的基础建设。拳文从数字馆藏的特征及组建原则入手,寻求数字化环境下突破传统思雏和观念的新方法,利用“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技术来丰富和完善图书馆数字馆藏的组织和建设。着重介绍了在“博客”技术基础上创建数字馆藏的原则、方式和内容,阐明“博客”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背景下,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创新发展和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的关键。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方法选取15家数字化转型领先的农业企业进行编码提炼,探究构建影响因素TOE模型,并从横向要素协同和纵向动态演进两方面比较归纳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机制。研究表明,(1)数字技术应用、数字技术跃迁、组织基础要素、组织管理跃迁、外部宏观环境、内部微观环境是影响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2)案例横向比较,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大致分为技术驱动组织环境协同型、组织驱动技术环境协同型、环境驱动技术组织协同型;案例纵向比较,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经历了试点(局部试点、补短优化)、扩展(平台扩展、跃迁变革)、整合(资源整合、数字农业)3个阶段。以期为我国农业企业全面布局和有效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经验和指引,加速以农业企业为核心的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麦子 《华夏星火》2020,(5):58-60
互联网巨头企业对于农村的深度数字化改造,将在未来打造出怎样的乡村画卷,令人期待。近日,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要求部署,创新现代乡村治理手段,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与腾讯公司、中国电信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拓展信息技术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的运用,探索"互联网+"治理模式,着力提升乡村治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引领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构建国际新格局的核心力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如何监测评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合理制定数字经济产业及监管政策,保障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进而稳定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脱胎于工业经济的以增加值为核心的统计体系受数据和方法的制约,难以准确测度数字经济发展规模、无法有效衡量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价值。文章立足数字经济的发展规律和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目标与规划,在系统梳理数字经济监测评估的理论基础和现行方法基础上,将评估导向从“唯GDP”的视角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视角,系统构建了兼顾统计科学性、区域可比性、数据连续性和评估可操作性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并将该监测评估体系应用于北京市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实践,对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进行监测评估。该项研究工作就如何监测评估数字经济发展做出有益探索,并为国家及各地区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监测评估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我国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立足于国家整体经济及区域经济稳步协调发展的战略。文章基于中国2013—2020年省级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数字经济进行测度,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及核密度等方法对我国数字经济动态演化的空间关联及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2013—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整体网络密度稳步提升但依旧处于低水平。(2)中国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两极分化,东部与西北、东北等边缘地区存在“数字经济鸿沟”,加之整体关联水平低,分化严重,发达地区对边缘地区的辐射效应较低,差距可能愈发扩大。(3)将其划分为四个板块,发现存在“弱关联”板块,板块间溢出关系及关联度差异悬殊,进一步研究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的“中间人”作用,发现各省份承担角色更是“极化”严重。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持续深化数字经济建设,推动经济协调、稳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数字农业应用技术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农业是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全面应用。因而,某一地区数字农业的发展,依赖于该区域数字农业应用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本文通过建设吉林省数字农业应用技术体系的实践,重点阐述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专家系统(ES)等关键技术在构建技术体系中的方法和功能,初步探讨了吉林省数字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县域城镇数智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有利于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提升县 域综合治理能力、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加快县域数智城镇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方法/过程】基于文献分 析,系统阐述县域城镇数智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内在逻辑、必要性、可行性、困境、作用机制及推进方式。【结果/结 论】研究表明:县域城镇数智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是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推进县域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 式,需要全面推进县域数字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促进县域智慧产业发展、深化县域政府云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加 快县域城镇数字人才培养。【创新/局限】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县域城镇数智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 的内在逻辑关系,丰富了相关研究内容,但偏向于理论性分析,后续研究需要在实证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当前农民数字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策略以着力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更好地发挥农民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和农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