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创新能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组态视角,以中国31个省市作为案例分析样本,运用fsQCA方法探讨区域创新能力的驱动因素和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高技术是驱动区域高创新水平的必要条件,高技术人才和高技术企业是推动区域创新水平提高的必要条件;形成区域高创新水平的驱动路径共有5条,非高创新水平的驱动路径有4条,两者存在非对称关系;在特定的客观禀赋条件下,政府投入、市场、组织等驱动因素之间具有替代关系,可以通过互相替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区域创新水平。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我国区域创新水平提高背后多因素间复杂互动本质的理性认识,可为实现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主体发挥着引领作用,但目前关于政府行为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缺乏多重条件下复杂机制的探讨,因此,基于政府组织行为中直接参与和间接推动的特点,使用时差型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政府引领下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可行性路径。研究发现:“十三五”时期能够实现区域创新能力高水平发展的政府行为路径包括4类,分别为资源投入型、协同发展型、基础建设型和经济主导型,其中资源投入路径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上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是快速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可行性选择。研究以期对动态性揭示政府不同行为组合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内在逻辑,为政府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施展“轻推之手”、寻求契合实际的创新路径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结构与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区域创新网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的网络系统,它是由核心网络系统、支持网络系统和环境网络系统组成,且这三层次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耦合和相互增强的,共同作用于区域创新网络创新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区域创新系统中各机构之间知识流动有助于区域创新系统顺利运作,这些流动发生在企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之间.从研究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知识流动的角度出发,研究不同机构知识流动的状况和演化规律,找出知识流动的瓶颈,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选取国内科技创新领域100个典型PPP项目作为案例,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fsQCA)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影响PPP可融资性必要条件,探索不同付费模式下科技创新PPP项目可融资性提升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合理的物有所值评价(VfM)和财政承受能力评价是影响融资交割的必要条件,印证了PPP项目“两评一案”的重要性;(2)存在6条提升科技创新PPP可融资性路径,利益分配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和运行合理性是这6条路径的关键因素,科技创新PPP项目对社会资本实力要求最低;(3)可通过提高利益分配机制合理性及政府管理水平提升政府付费项目的可融资性,通过提高PPP项目运行机制合理性和市场需求稳定性提升使用者付费项目可融资性,通过提高PPP项目利益分配机制合理性提高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可融资性。  相似文献   

7.
双元创新是企业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因果交互过程.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中国32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案例,以整体视角探究外部环境、企业资源和能力、高管团队3个方面6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双元创新的影响,并将企业双元创新驱动机制概括为3种模式:市场-非市场因素互补型、内外部资源联合型、技术能力主导型.研究结果表明:资源和技术受限时,市场-非市场因素互补可驱动企业双元创新;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内外部资源支持和企业技术是企业开展双元创新的有力保障;当竞争环境相对稳定时,政府补助与技术多元化有利于企业开展双元创新;此外,政府补贴和高管团队政治关联具有“互斥”效应.研究得到三点启示:定性比较分析可以很好地应对前因复杂性,为系统研究企业双元创新提供新思路;企业必须意识到双元创新的重要性,发展并维持双元创新;政府需要督促企业提高政府补贴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作为我国当前的三大国家战略之一,发挥和协调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创新引领作用意义重大。本文采用2002-2016年京津冀地区“211高校”的跨区域合作专利数据,构建基于高校-企业所在省份专利合作关系的知识流动有向网络,以“区域内-区域外合作”和“宏观-微观”为支撑,探讨了京津冀产学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区域创新能力和知识流动的动态变迁。研究发现,从“区域内-区域外”视角而言,北京市在区域内部合作中处于中心,而区域外部知识流入则以南方省份表现更强劲;从“宏观-微观”视角而言,京津冀产学合作从外延  相似文献   

9.
影响人才集聚的各种要素相互交织、相互依赖,具有明显的组态特点,因此聚焦创新生态系统多维要素及其要素间的联动效应,立足于五螺旋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框架,整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和必要条件分析方法,以中国31个省份作为案例样本,探究创新生态系统五要素即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公众、自然环境的不同组态影响区域人才集聚的复杂因果机制,明晰促进人才高集聚的路径以及导致人才非高集聚的路径。结果表明:不存在人才高集聚的单一必要条件;实现区域人才集聚所需各要素的贡献水平差异较大,从高到低依次为政府、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自然环境和公众,其中公众与自然环境水平基本相当;驱动人才高集聚的路径有3类,分别为包容创新驱动型、政产学研联动型和内生增长型,而产生人才非高集聚的路径有两类,为政府公众支持不力型和企业发展滞后型。基于研究发现,最后从“补短板+锻长板”“政府引领+平台赋能”“公共服务升级+公众积极参与”“一流高校为核心+政产学研齐联动”四方面提出促进区域人才集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深交所主板26家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讨6个影响因素及其如何联合作用于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研究显示:制造业科技创新投入强的组态路径有3种:人才导向型路径、内外联动型路径和内部驱动型路径.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科技创新投入强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非对称性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区域创新能力是加快区域经济转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完善制度政策环境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制度基础观,应用组态思维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以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样本,选取市场化指数和传统主义文化作为正式与非正式制度要素,探索制度组态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单一制度要素无法构成产生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良好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构成组态能产生高区域创新能力;传统主义文化可以弥补正式制度要素不足,两者构成组态也能产生高区域创新能力;产生高与非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制度路径并不对称。研究揭示了产生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制度路径,有助于全面认识制度组态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正式制度要素和传统主义文化间的耦合关系,并为政策制定者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梁丽娜  于渤 《科研管理》2021,42(10):48-55
基于中国2013-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讨论了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创新网络水平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发展的作用力,利用门槛回归探究了随着区域网络水平的演进,技术市场中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吸纳的变化态势。实证结果表明:(1)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技术吸纳均有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作用机制和强度不同;(2)相对创新网络欠发达地区,在创新网络发达地区的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正向的自我强化机制,但创新网络的作用力稍弱;(3)无论创新网络发达/欠发达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吸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均大于技术输出;(4)随着创新网络水平的提升,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内地28个省(区、市)高校为研究样本,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从战略协同和科技资源配置两个维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个变量,探讨影响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绩效总体偏低且区域异质性较强,人力资源配置是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财力资源配置是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核心条件,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路径选择存在地区差异,存在包括资源协同配置型、资源内在配置型和人才主导协同型这3条绩效提升路径,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双元创新是企业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本文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32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案例,探究外部环境、企业资源和能力、高管团队三方面六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双元创新的影响。将企业双元创新驱动机制概括为三种模式:市场-非市场因素互补型、内外部资源联合型、技术能力主导型。资源和技术受限时,市场-非市场因素互补驱动企业双元创新;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内外部资源支持和企业技术是其开展双元创新的有力保障;当竞争环境相对稳定时,政府补助与技术多元化有利于企业开展双元创新。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管理》2018,(6):10-17
基于知识流动范围的视角,将区域知识溢出与区域知识转移划分为本地知识溢出、外地知识溢出、本地知识转移与外地知识转移四个维度。在此基础上,使用2011年~2014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探究了上述四个维度的知识流动强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区域技术吸收能力在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就直接影响而言,提高四个维度的知识流动强度均能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就调节影响而言,区域技术吸收能力正向调节了本地知识溢出与本地知识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即当区域技术吸收能力较高时,提高本地知识溢出与转移强度对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最后,针对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路径与方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驱动力,文章总结了区域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机制,分析了新经济时代湖南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新经济时代特征,探讨提出了提升湖南区域创新能力的具体路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竞争、全球化、资源有限的形势下,实现区域创新和经济增长日渐依靠创造价值的主体协整发挥力量,区域创新网络这种创新形式日渐成为非线性创新范式下的主流创新模式。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能够加速知识流动、提高知识创造的能力,进而实现每个主体单独无法发挥的协同创新能力。文章回顾了RIN的基本概念并总结了RIN的知识流动和创新水平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该问题的研究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县域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基本战略单元,是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但从县域尺度以及组态角度对其创新水平提升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因此,以河北省136个县(市、区)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影响县域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和条件组态。结果表明:(1)县域创新水平的提升需要多种创新要素组合作用;(2)产生县域高创新水平的驱动路径有3条,分别为金融环境驱动型、资金驱动型及主体-金融双驱动型,案例分布均匀且多集中于东部地区,各组态具有多样性但均存在核心作用,且所包含的创新要素间具有互补替代关系,3种条件组合对创新水平的影响差异不大,但都需要注重金融环境的发展;(3)产生县域非高创新水平的驱动路径仅有1条,案例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创新人员、创新条件、经济水平均为核心阻碍因素,且与高产出路径相比具有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9.
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依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相关数据,结合各具体评价指标,从排名和指标值两方面,对2008-2013年云南省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云南省总体上创新能力不仅比较差,而且呈逐年下滑态势。据此,文章从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三个方面对云南省区域创新能力逐年下滑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解析,并针对云南省实际,结合评价指标体系从政府、产业、企业三个层面为云南今后提升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知识流动视角下的企业创新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概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知识流动这一崭新的视角,提出了由主体、资源、活动三要素组成的企业创新网络理论构架。文章分析了核心企业、其他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这些主体在知识流动中的角色定位。并揭示了企业如何利用知识资源和辅助资源两类资源进行交互活动实现技术创新的过程。最后指出这一理论构架对中国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