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1999~2013年中国31个省市为基本时空单元,应用探索性和确认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创新产出的空间格局与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省域创新产出的高值区形成以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为轴的"T型"结构;地理邻近是省域创新产出集聚的主要空间关联模式,形成京津的虹吸、上海的扩散和粤辽的弱辐射三类区域效应;省域创新产出增长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但若不平衡创新资源配置,省域创新产出仍将陷入持续空间分异;创新产出、人力资本和资金资本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负向空间溢出,创新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不显著,各创新投入变量空间溢出的传导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创新空间溢出效应测度及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开明  章雅婷 《科研管理》2018,39(12):86-94
城市聚集了不同才能、教育、文化和语言背景的人群,为创新的产生及溢出创造良好环境。本文依据2009~2012年全国27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Moran’s I系数发现城市创新产出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而基于负指数衰减空间权重矩阵选择个体固定空间杜宾模型开展城市创新空间溢出效应的测算,并利用求偏微分法分解出空间杜宾模型下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考察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创新空间溢出随地理距离的变动模式。结果表明:(1)我国城市创新活动具有显著的空间正溢出效应,且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和不同地区表现出较强的稳健性,但地区之间的溢出效应差异较大。(2)科技经费支出、科技人员数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均对城市创新产出产生促进作用,其中科技经费支出与人均GDP的空间溢出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都很明显。(3)全国城市创新空间溢出效应从150公里到1000公里范围内显著为正,650公里处效应最强;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城市创新空间溢出效应分别在150公里、550公里及750公里处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3.
段德忠  杨凡  胡璇 《科研管理》2020,41(6):90-97
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2001-2015年专利转移记录,本文对中国城市技术转移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其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2001-2015年,中国技术转移在城市尺度上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由多极格局向一超多强格局演进,长三角是中国技术转移最为活跃和频繁的区域;(2)空间计量分析发现技术转移服务于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突显,2001-2015年,中国城市技术经济发展路径经历了由集聚经济向扩散经济转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考虑空间效应的高技术企业创新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我国2008~2012年28个省级地区的高技术企业创新溢出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产出不仅与本地区投入相关,而且与邻近地区的投入显著相关;从长期角度看直接效应、间接效应都十分显著,并且这种溢出效应呈现出MAR外部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2003~2010年中国各省区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并通过选择适当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各省区宏观因素对住房价格的影响,以及相邻地区的住房价格变动对本地区住房价格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域间的住房价格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空间溢出效应是地区住房价格波动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创新能力溢出效应的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0-2005年省际层面的相关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东部地区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比较显著,对中部地区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不显著,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未跨越促使外商直接投资产生显著正面溢出效应的发展门槛.  相似文献   

7.
徐换歌  蒋硕亮 《科学学研究》2020,38(12):2161-2170
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逐渐向全国推广,然而在中国独特的治理结构下这种实验主义治理能否转化为治理效能,其空间溢出效果如何,鲜有从实证的角度进行研究。本研究基于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设立作为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其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创新力的提升作用显著,但动态效应显示,这种政策效应有逐年减弱趋势。(2)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效果在东、中、西三个地区呈现差序格局。(3)进一步的空间杜宾效应研究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仅促进了本地区的城市创新力的提升,而且对相邻城市创新力提升影响显著。金融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都可以有效地促进本地创新水平,且对邻近地区具有溢出效应,而人力资本则对邻近地区创新力提升具有挤出效应。稳健性检验支持本文的结论。基于上述结果,提出推动创新型城市有序扩散,强化政策的空间辐射效应;设计创新型城市政策的梯度发展战略,促进地区间的协同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3—2017年我国29省、市、自治区创新平台相关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函数、空间相关性分析、空间杜宾模型以及门槛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创新平台发展进行了测度并研究了创新平台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我国大多数地区创新平台发展协调度处于低水平协调阶段,各类平台之间拮抗发展,创新平台良好协调发展机制尚未成型;(2)创新平台与区域创新能力的高值区主要位于东部沿海、长三角地区中心腹地等,低值区主要在新疆等西部地区;(3)创新平台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和空间溢出效应,从溢出效应分解来看,直接(区内)溢出效果优于间接(区际)溢出;(4)政府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负向调节创新平台发展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但随着政府支持强度的增加会削弱其负向调节效用。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能力导向的中国技术引进溢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引进的溢出效应是中国技术追赶过程中长期关注的重要议题。以技术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技术引进的衡量指标,以创新能力作为导向,分析了中国技术引进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逐步成为首要的技术引进方式,技术贸易方式已经实现从硬件向软件的转变;FDI和软技术引进对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正向效应,而硬件技术引进则呈现负向效应;无论是外商直接投资还是技术贸易的技术引进方式,都严格依赖于东道国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而不是R&D经费人员比。  相似文献   

10.
FDI技术溢出及其区域创新能力门槛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磊  黄凌云 《科研管理》2009,30(2):16-25
本文利用我国1985-2005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及其区域创新能力“门槛效应”。研究表明:FDI技术溢出在我国存在显著的创新能力“双门槛效应”;1987年以来,我国大部分省份已进入中等创新能力区域,FDI的流入对这些省份都存在显著的正溢出效应,但由于还未进入高创新能力区域,这些省份对溢出效应的吸收还不够充分。这为我国坚持实施“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努力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以充分发挥FDI对技术的促进作用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1.
蔡冰冰  赵威  李政旸  杨慧 《资源科学》2019,41(10):1871-1885
长江经济带在中国区域发展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研究长江经济带分区及全局外向型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既有利于提升上、中、下游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又能为长江经济带早日实现对外开放新格局提供借鉴。基于邻近关系、地理距离、经济引力模型的权重矩阵,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从全局和分区两个层面入手,探究2005—2017年长江经济带外向型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①3种权重矩阵下,长江经济带外向型经济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但各市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更倾向于受到相邻市域的影响。②从全局层面来看,长江经济带外向型经济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第三产业比重提升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外向型经济整体发展最显著的因素。③从分区层面看,上、中、下游地区外向型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区域经济政策对上游地区外向型经济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第三产业比重提升对中游地区外向型经济产生最积极的促进作用;交通连接度指数对下游地区的外向型经济产生最显著的正向影响。据此,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技术空间溢出效应:1986-201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有文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中国农业技术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测算中国28个省1986-2010年农产品技术相似矩阵和农业技术溢出量的基础上,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农业技术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中国的农业生产存在空间相关性,这种空间相关性在农业技术相似省份间表现更为明显;省份间农业技术溢出对各省农业生产存在正效应,农业技术省际溢出系数约为0.25,大于各省人均农业科技投入存量系数(约0.12);对经过多维标度法聚类后的三类农业技术相似省份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省份间农业技术越相似,省际技术溢出效应越大。  相似文献   

13.
《软科学》2018,(4):49-53
通过引入一个空间参数构建一个分析空间邻近对企业区位选择影响的分析框架,利用拓展的空间条件logit模型和2004~2014年间全国各省会城市、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的市辖区的数据检验空间邻近效应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参数δ的估计值小于1,本地区的特征属性对企业区位选择有着显著的影响,表明企业所选择区位的本地溢出效应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比邻近区域的溢出效应更明显;从分区域的回归结果来看:东中部地区仍然是企业所选区位的本地溢出效应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大于区域的溢出效应;东北地区,企业所选区位的本地溢出效应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小于区域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4.
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ESDA)和空间误差模型,在知识生产函数的框架下,本文探讨了2005年以来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R&D资本存量、人力资本是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跨国条件下的四种溢出机制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不同;产业专业化对创新产出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产业集聚度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6年的专利申请授权量数据及相关经济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对城市创新能力的空间集聚进行全局和局部的自相关性检验。继而采用证实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CSDA),引入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EM),与普通最小二乘法模型(OLS)比较检验,对我国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在全局和局部都存在显著的自相关性。空间计量模型相较于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模型估计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城市创新产生了明显的邻近空间溢出效应。制度因素、对外开放度、经济基础、研发投入和信息化程度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制度因素、经济基础、研发投入和信息化程度表现为正向影响,对外开放度表现出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2002—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省级层面标准化水平构建区域吸收能力指标,结合创新投入要素和产出指标,在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和Romer-Jones知识生产函数基础上,建立空间面板模型。通过分析地理距离矩阵、研发能力距离、技术能力距离、吸收能力空间权重矩阵,实证研究省级层面创新投入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省级层面R&D资本、R&D人员投入下的创新产出具有正的空间相关性;标准化能力能促进本省域的创新产出,但会抑制其他省域的创新产出。因此,提出政策建议:通过提高R&D资本、R&D人员、知识存量的投入,来促进我国创新水平的整体提升;建立有利于创新要素流动的机制,有利于推动省域层面的协调发展;要充分考虑各地在研发能力、技术能力、吸收能力方面的差异,实施差异化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下,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效率对中国加快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本文以中国大陆分地区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熵值法和随机前沿方法,分别测算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创新效率,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能否通过知识溢出效应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研究发现,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高了区域创新效率,并且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带动了其他地区创新效率的提升。在考虑了不同的空间距离权重矩阵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研究结论为充分有效地利用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而促进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构建测算模型,估计了基于货物贸易、FDI和服务贸易渠道从OECD成员国有效外溢到中国的环境技术知识存量,并建立1999—2013年中国30个省市的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并测度国际性环境技术知识的局域溢出效应和跨区域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从当期溢出效应来看,货物贸易、FDI外溢环境知识存量对中国整体环境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服务贸易外溢渠道在局域内和跨区域间表现出强烈的溢出反差且总体上具有不确定性;从滞后溢出效应来看,估计结果与当期溢出效应结果类似,但滞后跨区域溢出效应显著度有所降低;从不同环境技术领域下的空间溢出效应分解结果来看,气候变化减缓技术与“三废”治理技术领域的估计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外资渠道对中国“三废”减排技术进步没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34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城市间地理邻接关系、人口流动关系和社交网络关系数据设定空间权重矩阵,通过空间Durbin模型考察制造业转移对区域创新空间格局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地级空间尺度下制造业规模与以发明专利度量的地区创新水平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而其他地区的制造业则借助空间关联矩阵,呈现出对本地区创新产出显著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说明制造业转移促进了创新集聚而非扩散,进而带来制造业增长和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异。传统上未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模型设定,高估了本地制造业规模对创新的作用,而低估了制造业转移对区域创新空间演进的总效应。政策启示:重视制造业区域转移在促进区域创新中的作用,强化区际联系以促进区域间的知识溢出。  相似文献   

20.
《软科学》2021,35(2):14-18,25
基于北京大学数字金融中心等机构编制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2011~2018年间数字普惠金融对创业活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渠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和创业活跃度均具有空间正相关性,数字普惠金融对创业活跃度的提高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对渠道效应的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对创业活跃度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使用深度、数字化支持两个维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