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乐叶青  刘刚  余振刚 《科技风》2014,(24):87-87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风电场远程调度系统,电网弃风现象的解决方案。将接入系统风电场的风功率预测、风电场有功控制和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集中统筹考虑,同时将接入集控中心的大量数据做统计处理,提供更多风机的高级应用分析模块,提高接入风电场的运行效率,降低业主风电场的弃风率。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风场输出功率对电网的影响,减少弃风带来经济损失,同时迎合目前国际对清洁能源开发的重视,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氢氧储能来平抑风电场输出波动的方法。在考虑制氢效率基础上建立了反应制氢系统运行特性,利用燃料电池作为辅助。通过低通滤波法平抑风电输出,在平抑过程中利用0-1规划法优化电解槽开关运行,提高制氢系统寿命。  相似文献   

3.
吴丹 《软科学》2012,26(5):71-75,80
将流域内不同行政区域作为初始水权配置对象,在构建面向区域的初始水权配置系统、剖析初始水权配置系统内涵与特征基础上,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及协调发展角度,确定初始水权配置系统的发展目标,提出初始水权配置系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通过构建各分配原则下的目标满意度函数,建立初始水权配置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实现流域内各行政区域初始水权的合理配置。并结合大凌河流域进行案例分析,将模型配置结果与水利部批复的大凌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余热锅炉蒸汽系统的优化配置及其变工况运行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伙基 《中国科技信息》2006,(4):110-111,116
本文主要分析联合循环余热锅炉蒸汽系统的优化配置及其变工况运行特点。优化分两个层次:一是系统热力参数优化,即求得汽轮机功率最大时对应的各级蒸汽压力;二是蒸汽系统设备国产化基础上的技术经济优化,即进行投资与得益分析,配置合适的系统和设备。指出蒸汽系统参数优化是余热利用率、理想朗肯循环效率及汽轮机内效率随参数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优化过程中着重考虑了系统配置的工程实用性。通过计算,分析了联合循环变工况的运行特点:蒸汽系统滑压最小压力点的限制及省煤器汽化问题,文中提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将经济、环境系统与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相结合,以从三元到五元系统的绿色发展视角研究中国不同区域2005—2019年之间关于水资源-能源-粮食绿色发展综合指数的时空差异、耦合协调效应和空间效应。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中国各省份五元系统绿色发展指数总体不高,发展趋势较为平稳,显示出明显的区域差异;(2)大部分省份的五元系统耦合协调度都在濒临失调与勉强协调区间,耦合协调度水平还比较低;(3)五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在大多数年份内都呈现出显著正向的空间自相关,表现为正向的空间集聚现象;(4)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类资源与环境、经济系统的特性及其综合发展水平、各类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并考虑到每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耦合协调度空间上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以提升本区域和邻近区域整体绿色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松散耦合系统: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结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技术创新网络看成是由模块化结点形成的复杂网络组织,网络结点模块的双重性特征,使得合作创新网络的整体性和模块结点的独立性之间的矛盾需要协调,超越了传统的组织理论。Weick等的松散耦合理论为我们理解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对技术创新网络及其结点模块特征的分析。从网络整体性与模块独立性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松散耦合理论映像的N—M(Network—Modularity)矩阵,提出了技术创新网络是一个松散耦合系统的观点,并对技术创新网络的松散组织结构与弱耦合关系强度及耦合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风力、光伏发电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趋势具有良好的互补性,故可建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改善二者的随机性、波动性与间歇性等不利特性。为弥补风光输出的上述不利特性,可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配置储能装置,组成风/光/蓄微电网,进行经济、稳定地供电。[4]〈br〉 在对风/光/蓄微电网进行经济评估时充分考虑各分布式电源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的优化配置研究还较为少见。本文采用遗传算法,考虑在满足供电可靠性条件下,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为其中优化子目标,取各电源装机数量、蓄电池充放电次数等作为约束条件,提出一种改进容量优化配置模型。最后以某一实地为例,对方案进行仿真和计算,验证所提出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能源区块链环境建立风储联合系统,并以其为研究对象进行风储联合系统的经济效应价值分析模型研究。首先,根据区块链条中的能源主节点建立系统运行模型,从风电输出、储能系统运行和外部电网运行三个层面分析系统运行过程。其次,考虑系统的经济性,引入储能电池损耗成本,构建经济效应价值分析模型。再次,利用BAS-PSO算法优化系统运行效果,计算系统在考虑和未考虑电池损耗成本情况下的收益和损耗成本。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验证上述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储能电池损耗对储能系统收益产生的影响,应计入经济效应考量指标;BAS-PSO算法有效优化了系统运行效益,可以实现经济效应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五螺旋理论,评价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时空分布规律。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影响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各省份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态势,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特征;在直接效应层面,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化水平能有效促进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上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则抑制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提升,财政自主度未对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产生影响。基于此,提出提升中国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涛  屈展 《中国科技信息》2007,(24):115-116
传统信息系统由于各系统的信息数据库独立存在,企业相同的信息数据没有共享,成为信息孤岛,造成信息资源浪费。针对比建立了面向服务体系SOA架构,构建粗粒度,松耦合,标准化接口的信息服务系统模型。该模型解决了internet环境下不同系统之间信息共享问题。结合未来软件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应用背景。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2—2016年我国40个农业区域的面板数据,在考虑人力资本差异的情况下,建立耦合评价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测度农业区水资源-能源-粮食(WEF)三大主要资源的协调适配程度,并以此为基础,探索WEF系统的协调适配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大部分农业区WEF系统处于临界适配区或耦合失谐区,整体上投入产出存在不匹配的现象,投入要素冗余严重,资源配置效率偏低。(2)WEF系统协调适配与农业产出存在双重门槛,只有当农业从业人员达到较高教育水平时,WEF系统的协调适配对农业产出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丽娜  吴凤平  贾鹏 《资源科学》2014,36(11):2240-2247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问题与实现水资源有效配置的崭新思路。明晰流域初始水权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途径和技术支撑,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的理论与实践必须适应这一制度的要求。面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约束,本文结合国内外初始水权配置相关研究进展的系统梳理,在提出相关概念及剖析其内涵的基础上,以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纳污量控制为基准,构建基于耦合视角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方法与理论框架,具体思路如下:1针对省区初始水权配置子系统,基于量质耦合获得流域内不同省区的初始水权量;2针对政府预留水量配给子系统,基于供需双侧耦合确定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3为保障两个子系统协调发展,建立基于耦合协调性判别准则的循环耦合模型,获得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推荐方案,并详细阐述该研究框架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及其之间的工作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运输,从系统安全工程理论方面开展了安全风险研究,建立了多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对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进行了横向评估,结果表明:各系统协调统一的程度逐渐降低,系统间风险呈现出向好发展趋势,但人员素质与车辆设备是导致耦合协调度增加的重要原因,因此针对安全隐患较大的人、车系统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以进行风险规避,进而从根源上提高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4.
甲供非商品化资源(NCRPE)费用高低与NCRPE生产系统规模密切相关,如何通过缩小生产规模,以降低NCRPE费用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首先,根据NCRPE生产系统的特点,分析了NCRPE初始配置的相关费用,研究了初始配置相关费用与NCRPE生产规模之间的关联关系。其次,研究并构建了基于生产规模的项目群NCRPE费用现值优化模型,并选用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进行仿真实验。最后,开展案例分析,结合项目群Z,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 构建的NCRPE费用优化模型能够有效地缩小NCRPE生产规模,降低NCRPE生产系统总费用(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之和),从而实现业主支付费用现值最小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人地系统优化调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地系统是地理学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区域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地系统的合理结构与优化模式以及人们对此系统的有效调控。县级区域是一个具有复杂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本文以黄陵县为例,结合实地调查资料和统计数据,分析县域人地系统中人口、资源、经济和社会等结构特征。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建立人地系统演变的动态调控模型,对该系统进行多种发展方案调控试验,比较优选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的优化调控模式,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尽管对于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从动态角度对区域创新网络内部各因素相互关系的研究仍然匮乏。根据区域创新网络内各个行为主体关系等,提出了包含自主创新机制、互动创新机制、资源流动与优化配置机制在内的区域创新网络关键运行机制体系,并引入"系统思考",设计了三个关键运行机制的系统循环图,指出了激发其良性循环的关键驱动力,并相应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春晖  马耀峰  白凯 《资源科学》2016,38(6):1013-1027
对旅游流与目的地的互动关系展开“系统整合研究”,有利于构建整体旅游复杂系统的理论框架,可有效推动旅游系统内部要素关系、发展演化规律以及供需平衡预测和调控等问题的解决。本文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和昆明的入境旅游为例,构建旅游流与城市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对1993-2012年六大典型城市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互动关联耦合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分析了系统内部要素耦合作用强度分异特征。研究结果显示:①入境旅游流系统内的耦合主导要素是游客流量和流速,目的地系统内的耦合主导要素是旅游服务设施与服务人员和目的地经济环境;②典型旅游城市的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长期处于磨合发展阶段,北京、上海的耦合度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广州、西安、成都和昆明的耦合度则表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③在入境旅游流系统的耦合主导要素上:东部三大城市主导要素分化明显,而西部三大城市均以旅游客流规模主导,其他要素为辅;④在目的地系统的耦合主导要素上:东部三大城市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要素的主导作用更强,而西部三大城市的旅游服务设施与服务人员以及基础设施要素主导作用更强,这表明两系统耦合质量的提升更需要依赖目的地整体环境的支撑,但西部城市由于受到较差的区位条件和较低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对目的地系统的核心供给要素和媒介支撑要素的投入仍处于边际报酬递增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厘清政府科技投入对“科技-金融”耦合系统效率的作用机制、促进耦合系统效率提升,鉴于目前缺乏将政府科技投入、资本扭曲、市场化程度与“科技-金融”耦合系统效率置于同一研究框架且缺乏变量间内部作用机制的讨论,因此在分析政府科技投入对“科技-金融”耦合系统效率作用机制中考虑资本扭曲的中介作用以及市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以中国30个省份相关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耦合系统效率,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科技投入与“科技-金融”耦合系统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影响关系,政府科技投入能够缓解资本扭曲提升耦合系统效率;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政府科技投入在其直接作用路径中,对耦合系统效率的促进作用减弱,在由资本扭曲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中,资本扭曲对耦合系统效率的抑制作用减弱。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为促进我国“科技-金融”耦合系统效率提升,从厘清市场和政府的边界、防范过度政府科技投入,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深化改革、促进金融业务多元化,以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主动吸收先进技术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三大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福州市垃圾处理系统优化设计及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性的严重公害之一。如何优化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系统是解决“垃圾围城”的热点问题。从理论上讲,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型是一个包含费用最小、处理风险最小、综合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最大这3个目标的非线性规划模型。但是,除各处理费用因素可直接量化外,处理风险、综合效益的量化较困难。该文应用运筹学理论,依据处理费用最小、综合效益最大的原则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并结合福州市实际情况,对福州市近、中期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分析表明,福州市城市生活垃圾较为理想的处理方式为:到2005年,用于堆肥28.59×104t?a-1,填埋36.81×104t?a-1;到2010年,用于堆肥36.97×104t?a-1,填埋30.67×104t?a-1, 焚烧5.40×104t?a-1。因此,福州市要构筑较为理想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近2a需完成红庙岭二号库区卫生填埋场的建设,填埋量为1000t?d -1;2005年需建成制肥厂一座,生产规模为1000t?d -1;2010年需建焚烧厂一座,焚烧量为200t?d -1。  相似文献   

20.
运用系统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对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资源供需系统模型,通过调整控制变量和相关参数,预测区域水资源供需的变化趋势,仿真该区域在2011—2030年期间水资源供需情势,设计维持现状、经济优先、节水优先和协调发展等四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并优选方案,为科学制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资源规划、高效配置提供依据,为江西省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