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同题材作品相比,李商隐的《蝉》不是直写物象,绘形绘声,而是托物寓意,抒情言志,于虚处用力,借蝉以寄寓自己志行高洁而不遇于时的处境和悲愤无告的心情。前半部物我同一,写蝉即写人;后半部物我相分,咏蝉寄恨,隐显分合。整首诗构思缜密,体物精当,物我融合,是咏物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2.
蝉(节选)     
一、蝉和蚁我们大多数对于蝉的歌声,总是不大熟悉,因为它是住在生有洋橄榄树的地方,但是曾读过拉·封腾的寓言的人,大概都记得蝉曾受过蚂蚁的斥责的吧,虽然拉·封腾并不是谈到这故事的第一人。故事上说:整个夏天,蝉不做一点事,只是终日唱歌,而蚁则忙忙于储藏食物。冬天来了,蝉为饥饿所驱,只有跑到它的邻居那里借一些粮食。结果它遭了难堪的待遇。勤俭的蚂蚁问道:“你夏天为什么不收集一点食物呢”?蝉回答道:“夏天我歌唱太忙了”。“你唱歌吗?”蚂蚁不客气地回答:“好啊,那么你现在可以跳舞了。”它就转身不理它了。但在这个寓言中的昆虫,并不一定是蝉,拉·  相似文献   

3.
蝉歌     
蝉的得名,从它的蜕皮而来。《坤雅》上说:“变蜕而蝉,故曰蝉。”在许多昆虫里,蝉所以特别引起人们注意,主要因为它叫的声音随着季节、晴雨、早晚,有种种变化;有时候悠扬和乐,有时候温文婉转,有时候激切凄凉,好像大音乐家的管弦,真能谱出多少喜怒哀乐,给人们以无限的深思妙感。  相似文献   

4.
在炎热的夏天,我们都能听到蝉在树上鸣叫。实际上蝉的叫声是股膜(mó)摩擦(mó cā)振动发出的声音。蝉的幼虫一般夜晚出来,然后迅速爬上树干,摆好姿势,接着一动不动,它要蜕壳(tuù ké)  相似文献   

5.
例文蝉(chan)与狐狸蝉在一棵高树上唱歌。狐狸想要吃它,想了这样一个计策。它站在大树前,赞美蝉的美妙的声音,劝它下来,说是想要看一看它是怎样发出这样美妙的声音的。蝉猜到狐狸在打鬼主意,便摘了个树叶,抛了下来。狐狸以为是蝉,猛扑了上去……蝉说道:“喂,伙计,你以为我下来了,那就错了。我自从在狐狸的粪里见到了蝉的翅膀后,  相似文献   

6.
蝉歌     
蝉的得名,从它的蜕皮而来.<坤雅>上说:"变蜕而蝉,故曰蝉."在许多昆虫里,蝉所以特别引起人们注意,主要因为它叫的声音随着季节、晴雨、早晚,有种种变化;有时候悠扬和乐,有时候温文婉转,有时候激切凄凉,好像大音乐家的管弦,真能谱出多少喜怒哀乐,给人们以无限的深思妙感.  相似文献   

7.
蝉与毛毛虫     
在一棵树上,蝉和毛毛虫为邻居。蝉瞧不起毛毛虫,毛毛虫丑陋,平凡,除了吃就是睡觉。它蝉呢,高高大大的,浓眉大眼,身着黑色皮夹克,多帅气,而且还会唱歌,这说明它有精神追求,毛毛虫无法跟它相比。  相似文献   

8.
话蝉     
蝉,俗称“知了”、“马几”,为同翅目蝉科的昆虫。全世界已知约3000种,我国一百多种,常见的有蚱蝉、蛁蟟、蟪蛄等。随着盛夏的到来,我们的周围就会响起时高时低的蝉鸣声,不过,不是所有的蝉都能鸣叫,会鸣叫的只是雄蝉。蝉的性别很好区分:腹部末端有锋利、锯齿状的产卵器而没有发声器官的为雌蝉;而腹部末端较长、没有产卵器,但有发达的发音器官的为雄蝉。古书《淮南子中记载:“蝉无口而鸣”。这恐怕是古人唯口能言的误解。的确,蝉的鸣声不发自于口,不过蝉也并非无口,它的口被称为刺吸式口器,  相似文献   

9.
“寒蝉”辨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昆虫记》中的《蝉》新选入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而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一篇课文《蝉》,也是根据法布尔此文改写的。小小的昆虫——蝉,引起了广大青少年的兴趣。法布尔介绍蝉的生活史时说:“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日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凯歌,因为它掘  相似文献   

10.
许培育编绘 《小学时代》2010,(5):F0002-F0002
蝉小档案 分类:属于同翅目蝉科。 种数:全世界3000种左右,台湾已知蝉有70多种。 生活史:卵——幼虫——成虫。 习性:蝉的蛹在地下度过它一生的头两三年。  相似文献   

11.
蝉的俗名叫"知了",雄蝉用腹部的发音器来发出声音。蝉幼虫栖息在土里,它依靠针状口器刺进树枝里,吸取汁液来维持生命。幼虫变为成虫时,便脱掉蝉壳,躯体在原来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书上说,有一种蝉叫17年蝉。它的幼虫在泥土里生活17年,再爬上树梢蜕化成蝉享受阳光,鸣唱一夏,然后死亡。  相似文献   

13.
教学香港作家小思的《蝉》,很容易让人想到传统篇目——杨朔的《荔枝蜜》。这两篇文章的写作思路都是:对物(蝉、蜜蜂)先是厌烦、心里有疙瘩;再由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它的闪光点(蝉虽聒噪,但对生命有着执着的坚持;蜜蜂虽蛰人,但那是它的自卫,它勤劳地酿造了香甜的蜜),最后作者都对这些小生灵或宽恕或喜爱。写法上都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值得我们写作时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一鸣十七年     
黄小平 《下一代》2014,(2):20-20
正每当听到蝉的叫声,我就感到奇怪,蝉那小小的身体里为什么能发出如此大的声音呢?一次,我查阅百科全书,想从中找出蝉发声的奥秘。书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蝉的生殖过程:雄蝉和雌蝉交尾后,雄蝉就死了,剩下的雌蝉,就用它尖尖的尾巴,插到树皮里产卵,产完卵,也从树上掉下来死掉。然后,卵孵化,成小虫,落在地上,钻进土里,靠树根的养分过活……然而,你知道这种小虫在土里的时间是多久吗?它一直要在土里潜伏17年!孕育17年17年后才能钻出泥土,  相似文献   

15.
<正>每当听到蝉的叫声,我就感到奇怪,蝉那小小的身体里为什么能发出如此大的声音呢?蝉一鸣惊人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通过查阅资料,我终于找到了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介绍了蝉的生殖过程:雄蝉和雌蝉交尾后,雄蝉就死了,剩下的雌蝉,就用它尖尖的尾巴,插到树皮里产卵,产完卵,也从树上掉下来死掉了。然后,  相似文献   

16.
1、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课文中说,蚋并不弄死或吃掉蝉,只是在蝉卵里换上蚋卵而已,故此处的“牺牲”一词用得不当。宜将原句中的“让自己牺牲”改为“让它毁掉自己的卵”。 2、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课文中说蚋要在蝉卵里换上蚋卵,蝉卵里换上蚋卵以后,蚋卵业已受损,而如是“混进异类的卵”,那原来的卵(蝉卵)必定完好无损,只是把  相似文献   

17.
王祁阁 《文教资料》2012,(22):9-10,16
《宇宙锋》和《蝉丸》分别是中国和日本有名的戏剧作品。两部作品中都出现了狂人,即所谓的疯子。两部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民间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其中《宇宙锋》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的儒教思想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封建君王的昏庸无道及部分民众对儒教思想的怀疑。《蝉丸》则反映了佛教对日本民众的深刻影响及部分特殊人物对佛教的质疑。  相似文献   

18.
螳螂捕蝉     
暑假的一天,天很热。我拿着捕蝉的网子,到村后河边的小树林里捕蝉。虽然蝉鸣声此起彼伏,想捉到它,还真得费点劲哪。蝉躲在树叶的后面,一有动静,马上停止鸣叫,一动不动趴在树上,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它。我认真地寻找,突然,我前面的一棵小树上,一只蝉在叫着,我高兴的拿好捕网,向那棵树走去。蝉没发觉我,还在长一声短一声的叫着,  相似文献   

19.
捕蝉者说一天 ,孔子带着他的学生走进一片茂密荫郁的树林歇凉。正逢一位弯腰驼背的老汉站在树下 ,用顶端涂着树脂的竹竿捉蝉。只见他一粘一只 ,就像随手拾取一样容易。于是 ,孔子问老汉 :“你捉蝉这般巧妙 ,其中有规律吗 ?”老汉回答 :“当然有。蝉很机灵 ,一有风吹草动 ,它就逃了。因此 ,首先要练得手拿竹竿不晃动。放两颗弹丸在竹竿顶端不掉 ,捉蝉就有了一定把握 ;放三颗弹丸不掉 ,捉十只才会逃走一只 ;放五颗弹丸不掉 ,捉蝉就像随手拾取一样。光这样还不够 ,还要善于隐蔽自己。我站在树下 ,就像半截树桩 ,伸出手臂 ,就像枯木朽枝。”老汉…  相似文献   

20.
金蝉脱壳     
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