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正向高收入经济体转型。根据国际经验,这一过程中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目前的经济特征与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十分相似。鉴于教育与经济的强相关性,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教育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因此,怎样的教育发展方式才能对中国快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是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作为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万能钥匙",职业教育发展引人注目。分析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间,我国在职业教育规模和发展速度、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职业教育体系、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及产学合作等方面的发展战略,为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发挥人口红利优势、改善要素市场供给、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自主创新是当前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动力,要保持增长动力并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可行路径包括:偏重消费的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发展新兴产业的投资结构升级。前者依赖于中小企业的创新精神与大型企业的产业整合能力的有效对接;后者则长期依赖于收入分配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的稳步提升。由于消费提升依赖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与储蓄率的下降,可以预期,消费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而投资结构转型的产业政策则是当前经济问题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作为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万能钥匙",职业教育发展引人注目。通过分析德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间,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建设、职业教育规模和发展速度、经费保障机制、职业教育体系、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和产学合作等基本经验,为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实现和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现已成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失衡、投资消费失衡、分配结构失衡等矛盾或问题,就有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文章通过对我国目前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的诱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跨越陷阱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落后国家在向发达国家迈进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欧美一些国家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而拉美国家大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能自拔,它们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今天的中国同样面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相对于西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缺陷。中国哲学传统是"我注六经",而西方哲学传统是"弑父而生"。前者是伦理问题的反复循环,后者是科学理性的层层推进。今天,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缺乏创新的不足与缺陷,在赶超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化模仿为创新,才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7.
文章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和体制特征引入到Acemoglu et al.(2006)的俱乐部收敛模型,建立了一个生产要素扭曲下的技术创新与扩散的跨国收敛模型,来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避免或跨越中等收入的"增长陷阱"。该模型表明:避免或跨越中等收入"增长陷阱"的关键是一国的技术进步方式由起初的吸收模仿模式转向自主创新模式,而"适宜制度"是实现这种转型的关键。文章发现中国的"超比较优势战略"是模仿与吸收技术进步方式的"适宜制度",进而是驱动中国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之列的制度基础,但不是自主创新技术进步的适宜制度,势将成为可能陷入中等收入"增长陷阱"的制度因素。中国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必须建立更适宜的制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国当前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门槛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种状况,本文指出缺乏与新兴产业和经济转型对应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储备是国家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升级滞后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是由传统资本要素拉动式增长转向人力要素拉动式增长,而这种转型需要加大政府对教育投入,同时由传统重视基础教育发展转向重视高等教育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针对"中等收入陷阱"中典型的社会问题,本文进一步指出打破既得利益集团控制、实现制度转型和社会转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4000美元,我国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由此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目前的研究主要围绕"中等收入陷阱"的内涵与特点、我国落入陷阱的诱因、我国跨越陷阱的独特优势以及破解该问题的对策等几个方面展开,有共识也有争议。笔者围绕上述问题对目前国内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研究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0.
以高等教育与中等收入阶段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东亚拉美8经济体为观察样本,选择相关观测指标,对8个经济体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测算,以东亚和拉美诸经济体为正反例证,分析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期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差异及原因,并对成功跨越陷阱的东亚4经济体高等教育发展经验进行溯源分析,期冀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部工业与东部工业比较具有一定的差距,中部工业崛起应在充分借鉴东部工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明确定位,改革工业所有制结构,加速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使中部工业的重新崛起具有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行业收入差距相关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深入,而且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因此,文章致力于研究行业收入差距的相关理论,以期对梳理分析行业收入差距理论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在发展体育产业的实践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核心产业发展滞后。特别是健身休闲娱乐业,在我国短期内竞赛表演产业难以承担拉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重任的历史背景下,大力发展它就显得十分重要。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的核心城市,有"九省通衢"之称,在我国"中部崛起"的战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沟通专业人才就业渠道,将会促进健身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利用经济税收分析及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深入分析了深圳金融业税收与行业发展的内在联系,以期通过税收变化反映金融业的现状和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色产业已成为各国政府首要扶持和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陕西省汉中市发展绿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绿色资源与绿色产品开发的绿色产业,走绿色产业带动绿色经济的道路,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的外部性与行业收入差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使用2000年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运用“两阶段计量回归方法”,对中国人力资本外部性与行业收入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第一,中国人力资本存在显著的外部性,即行业平均受教育程度越高则行业收入溢出就越大;第二,行业垄断因素也是产生行业收入差异的主要解释变量之一。  相似文献   

17.
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旅游收入与第三产业的各个指标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与旅游收入有显著关系的3个指标.并对回归方程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和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安徽省国民经济中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对安徽省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通过定量的方法来衡量旅游业对安徽省国民经济的贡献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初步测算安徽省的旅游收入乘数,可明确把握旅游业对安徽省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9.
由农民增收难引发的关于城市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而言,产业升级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我国目前有强劲的成都市化需求。但过去我们长期采取限制城市发展的政策,导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系以及其他经济结构矛盾。加快城市化进程,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农民收入也会得到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classroom observation instrument for use in low and middle income countries. The Teacher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and Processes Systemⓒ (TIPPS) was designed to be a rigorous research instrument as well as a practical feedback tool. Based on data from 197 Ugandan secondary schools, we were successful in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and classroom processes in this context. The results reveal a 3-factor structure, good rater reliability, and concurrent validity with in biology, English, and mathematics scores.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as well as future directions of the stud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