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学诚是清代著名的文史学家。《文史通义》为其代表作。关于其中思想的研究论著颇多。有从史学角度、经学角度研究者。也有从文学角度切入者,也还有从文章学角度进行探讨者。文书档案作为文章的一部分。也是文章学或实用文体学研究的对象之一。然而迄今为止,少有从此角度予以透视者。现由章学诚《文史通义》来看,他应该是较早提出了“文书档案”这一术语者。一方面,章氏于《文史通义》中不仅提及了多种文书档案的种类。章氏还于许多文章中提及文书档案的工作内容。这些内容多属史志档案工作的范围。在《文史通义》中章氏明言史志档案有“实用”与“经世用”的功能、政教功能、凭籍作用。章氏关于文书档案的不少见解值得我们进一步地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章学诚于《书坊刻诗话》中,指袁枚《随园诗话》中所言与画家童钰的生死交谊为诬。然而章氏于袁枚不同,文集中除此之外,绝无提及童钰处;袁枚诗文则有多篇纪念童钰,感情深挚,细节分明,不似章氏于事情多推断、猜测之词。就交往而论,章氏与童钰为同乡,但生平绝少交集,其知童钰,惟赖史家邵晋涵;袁枚戚友多人与童钰交往密切,童钰去世前八年,且有信致袁枚。就性情、志趣论,章氏与自然、诗歌、绘画无缘,经世思想浓重,保守自大;袁、童泽均爱梅、爱诗,性情恬淡、放达,可谓志趣相投。章氏因忌妒敌视袁枚,指袁枚伪造故实,实则是他自己昧于事实而妄言。章氏力倡“史德”之说,此处可谓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3.
《文史通义》是继唐代刘知几《史通》、宋代郑樵《通志·总序》之后,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评论著作,同时也是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之后一部重要的文学评论书。作者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号少岩,清朝浙江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是我国古代三大杰出史学评论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文学评论家。《文史通义》是他的代表作。他写这部书,用去三十年的功力,直到逝世,还未完稿。《文史通义》评文论史,颇富创见,尤以《史德篇》最为杰出。《史德篇》的主旨,是强调文史工作者的道德修养,并阐释其标准和途径。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文史之儒,竞言才学识,而不知辨心术以议史德,乌乎可哉!”中心在强调史德的重要性及其含义。战国时期,孟子提出,史书必须注意事  相似文献   

4.
章学诚能够在《文史通义》一书中提出与儒家诗教理论截然不同的诗教观,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创造性地运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传统思维模式有关。如果研究者坚持以此种思维模式为切入点对章氏诗教观进行细致探讨,章氏诗教观的主要内涵和本质特点将得到清晰准确的展现。  相似文献   

5.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对袁枚的《随园诗话》进行了严厉的不公允的批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二人诗学观点、个性以及处世方式的不同,还有古代文人相轻的陋习。  相似文献   

6.
胡适《章实斋先生年谱》一书曾被称为使"章学诚其人其学从隐晦走向昌明"、"大大拓展了章学诚思想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的著作,实则在文献解读特别是新史学方向的引导上,存在颇多问题。《文史通义》、《校雠通义》二书迄今仍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而"六经皆史"诸说也迄无比较公认的确解。究其始作俑者,胡适对于章学诚"六经皆史"的有意误解不能免责。  相似文献   

7.
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是继《文心雕龙》《史通》之后的又一大通论性的文史理论著作。从历史学角度看,章学诚的理论在二者的基础上,思想高度有了进一步提高。文史关系的建构从春秋时代就开始了。之所以形成"史心"为中心、"文笔"为工具的结构模式,要从文化背景、历史进程中才能得以陈述清晰。  相似文献   

8.
单磊 《语文知识》2010,(1):70-73
《文史通义》既是一部史学理论经典,又是一部不朽的文学精品,这突出地表现在章学诚对修辞格的自觉运用上。"修辞立诚"是贯穿章学诚历史文学思想的一条红线。章学诚找到历史与文学之间的合理结合点:重视文辞的价值,主张文史互动,同时又要求历史撰述应当言之有物,戒除虚饰浮夸的空洞文风,达到"修辞立诚"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掌握了系统、扎实的历史知识之后,就需要借助一些理论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把纷繁复杂、零散的历史知识穿成线、连成面、结成体,从而使趣味性的知识变为教育性的知识,使具体的史实焕发出思想的光芒,使人们能够从中感知并感受历史的价值和魅力。而用来对史实进行意义建构的理论和观点就是史观。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云:"史所贵者,义  相似文献   

10.
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与刘知幾的《史通》在史文关系、史学批评原则与方法、史家自身修养上的总结达到了史学理论的共通面向,尤其是双方在秉笔直书、辨证史义、论世知人等方面的史学批评理论的互补与融合,为后世史学、史学理论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研究领域。同时,二人关于"史学三长"到"史德"概念的发展衍变及对史家自身"天职"问题的探讨,不仅为史家自身批评素养理论提供了准绳,更是为后世史家不断反思和提高自身修养提供了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