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赖之以阐明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马克思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唯物史观研究中系统形成了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之所以能够确立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其关键的一点就是他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上逐渐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劳动价值论也因为有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而具有不可战胜的生命力.在劳动价值理论研究中坚持唯物史观方向在现实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和精神本体论,基于前苏联20世纪30年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我国马克思主义学者长期地将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归为物质本体论,这是对马克思哲学的重大误解。学习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不难看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实践本体论超越了传统哲学物质本体论和精神本体论的对立,也就是超越了传统哲学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但是,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更深刻的把握一定还要结合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等著作,综合把握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把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表述为劳动本体论,更契合马克思哲学本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维果茨基是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对心理发展活动理论具有深入的研究。心理学与认识论是有机统一的,维果茨基反对传统认识论中的身心二元论,在批判吸收斯宾诺莎和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和方法论,开创了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维果茨基借鉴《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方法论原则,运用"单位分析法""概念分析法"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机制和认识发生过程,从语言和意识出发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工具-符号理论解决意识和活动的统一性问题,创造了一元论的历史方法论。维果茨基理论从认识发生学的角度解释了马克思的社会实践本体论,进一步深化、扩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看作社会研究的方法,这个方法和黑格尔方法一样都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而在本质上都是逻辑和历史统一的哲学方法论,只不过前者以事实为据而后者则以观念代替现实。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的理论来源及基本内容的分析,阐明了劳动异化理论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概念,是马克思这个时期理论的新突破,在整个马克思思想发展中上有着不可低估的理论价值.同时,阐明在对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进行哲学反思时,如果一味地以抽象的人学进行思辨推理,是一种此时马克思已丢弃的、错误的逻辑.科学的方法是应以客观的、经济学的历史分析法加以理解和论证.  相似文献   

6.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概念得益于马克思的"社会劳动"思想的启发。但是哈贝马斯对交往行为的界定及其论述与马克思对交往问题的论述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尽管如此,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概念为我们进一步阐释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丰富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容,给我们以重要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7.
深化对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和认识,必须搞清楚:我们为什么要提出重建的要求?我们重建的基础在那里?马克思哲学关于存在的思考与传统西方哲学有哪些不同?这些不同将会对哲学的发展带来哪些后果?本就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把握马克思与历史主义问题的关系是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一条新路径.历史唯物主义从自然与历史的有限统一、结构与历史的辩证统一成功地战胜了历史主义研究方法的困境.历史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其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观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克服历史主义困境,也不仅仅是在方法论层面,历史唯物主义通过诉诸于人的实践活动的"有限目的论"解决了历史主义不得不"假手于上帝"的困境,从而解决了历史主义关于历史意义的根基问题.  相似文献   

9.
如何理解和谐哲学与和谐社会?笔者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入手.阐明了和谐哲学所蕴涵的内容.分裂的工业化社会产生了异化劳动的经济事实,对此加以纠引,马克思论证了共产主叉学说.共产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性的内容,和谐哲学是以之为核心的.共产主义的实践性要求建立一个公平、正义、平等、民主、互助的和谐社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试验正是对这一目标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0.
章以传统哲学对人的本质及人性的研究为起点,指出其在“人学”方法论上存在的缺陷,试求阐述马克思从人的需要-劳动-社会关系的逻辑思维方法,真正找到科学理解,人的本质的钥匙。概括出马克思研究人学的方法论主要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