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教师胜任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对于推进教师工作的专业化和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该文阐述了胜任力的内涵和结构,综述了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研究成果,并介绍了教师胜任力的测评方法。  相似文献   

2.
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对教师胜任力的定义、模型构建、研究方法以及教师胜任力测评四个方面进行了述评,针对现状提出对未来的教师胜任力研究的瞻望.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研究比较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外非常关注教师胜任力的研究,而国内研究者对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刚刚起步,认识上尚有一定局限。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建立应该充分考虑教师职业的工作对象、工作职责的差异,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体发展水平进行分层建模、多维操作。  相似文献   

4.
基于教师胜任力的高校绩效管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师胜任力研究是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文章通过将教师胜任力引入高校绩效管理,提出了基于教师胜任力的高校绩效管理的实施策略,期许对高校绩效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纵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教师胜任力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和不足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将来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方向,为未来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提供参考视角。  相似文献   

6.
师资队伍建设仍然是制约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环节。笔者立足于新时期中职教育的现状与危机,从职业胜任力角度来审视中职教师发展,强调一个比较优秀的中职教师必须具备教书育人能力、心理抗压能力、社会公关能力、危机处理能力这四种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育国际化进程使教师胜任力研究及模型构建成为教师教育的热点问题。基于胜任力和教师胜任力概念界定、研究对象、模型构建、构建方法等方面的梳理与分析,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存在"水土不服"、模型构建不完善、研究对象受限、缺乏纵向与长期性追踪研究等不足,进而明晰今后研究仍需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胜任力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作为21世纪一个重要的发展工作体系,在后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工作领域中的使用越来越多.基于此,以二十年来中国教育领域胜任力研究为视角,深入探讨校长胜任力的模型建构,教师胜任力的模型建构,教师胜任力与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胜任力研究趋势及局限,以期完善教师胜任力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教师胜任力     
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个体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未来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将会出现新的研究趋向:首先,从研究内容看,未来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将加强对教师绩效与胜任力的具体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其次,从研究范围看,未来教师胜任力的研究不再是对教师个体胜任力的单方面研究,而是对教师、学校、管理者以及一切环境、  相似文献   

10.
基于管理学视角的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在对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胜任力研究引入高职院校,选取高绩效的优秀教师为效标样本,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技术(BEI)、问卷调查和团体焦点访谈等方法来探索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的胜任力,构建高职教师胜任力模型,为高职院校教师的选拔、培训、考核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从选聘决策程序、工作分析、人事测评方案、多渠道选才、面试、择优不按德才积分排名、合理配置等角度尝试对教师岗位择"优"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利用未确知有理数理论,给出了优秀实习生评选的一个数学模型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孙爱群教授如何转变学生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和“我乐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业务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和谐的教学艺术相结合。从而使教与学紧密结合,教学气氛融洽轻松,教学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师教育,造就优秀教师和教育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指出我国教育进入全面提高质量新的历史阶段,教师成为核心要素,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将是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并就学科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创新问题,提出开展教师教育创新实践、探索学科教师教育改革、处理好教育理论研究与学科教育研究关系、形成合作共同体等观点。  相似文献   

15.
高职“双师素质”教师认定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兰华 《成人教育》2008,(12):22-23
分析高职教育对师资的要求及我国教育部对“双师素质”认定标准,剖析当前认定标准在指引高职“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不足,进而就认定标准的修正提出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特点,从班主任职责、思想教育、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风建设、关注后进生和毕业去向等方面,对土木工程专业班主任的工作进行探讨,以期为做好土木工程高校班主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名师工作室的实践探索已有10多年历史,让名师来引领未来名师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共识。2008年开始,浙江省成立名师工作站,对225个名师工作室进行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通过对1558位工作室成员问卷调查,表明名师工作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其中最有效的活动形式是“名师引领”“共享交流”“主题研修”,文章还对工作室的进一步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内容分析法,以《人民教育》杂志2003-2005年《名师人生》栏目中36位特级教师撰写的人生经历为样本,从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个人背景因素、影响优秀教师职业选择和职业成功的因素、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关键事件进行了定量的描述与分析,结果表明:①个人背景因素中性别、教龄、学段和学科因素对优秀教师成长存在影响,入职学历、家庭经济资源和入职学校类型因素对优秀教师成长不存在影响;②优秀教师的成长主要受到后天因素中个人的努力、教学互动、专家引领、师傅指导、同伴互助和领导支持的影响,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个人因素依次为教学研究与反思、专业学习、教改实践和教育理想与信念;③公开课、教学中的挫折和冲突等关键事件对优秀教师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政府、学校作出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师教育品质保证是一个系统工程,近年来,教育部出台的卓越教师系列政策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政策依据和制度支撑,开创了教育的新局面,但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培养卓越教师,构建教师教育品质保证制度,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政策选择。卓越教师培养政策追求的是一种高品质的教师教育,具有自身的制度逻辑和发展脉络。政策指引是教师教育品质的外部保证;机制创新是教师教育品质的内部保证。为保证教师教育品质,应大力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构建多元协同、内外兼修的教师教育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从教意愿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教意愿是制约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要素,是实现主体由普通人向专业者过渡的动力诉求,是当代教师教育研究的应然视角,关注从教意愿则是"学生为本"管理理念的具体呈现。影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从教意愿的因子是多层面的,是不同因子交互作用的结果。提升从教意愿,必须依据职责或责任差异,从政府与高校两个不同维度予以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