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在期待中“倾听”本。 师:今天我们来学《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同时要向更赢学一招推理的本领,来破这个“惊弓之鸟”案。破案先要干什么呢? 生:找线索。 师:对。我们先找等一条线索:更赢为什么只拉弓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这条线索怎么理清?我们先去倾听作是怎么告诉我们的,自读后讨论。  相似文献   

2.
[教学片断回放]   1.在期待中“倾听“文本.   师:今天我们来学&;lt;惊弓之鸟&;gt;这个成语故事,同时要向更羸学一招推理的本领,来破这个“惊弓之鸟“案.破案先要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一、“刺激”引期待,切入找文本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感到有了某种学习需要时,它就会成为一种刺激或驱动,进而引发相应的阅读期待,促使其努力地接近文本,探究文本,进行有关的学习活动。如《惊弓之鸟》是一篇蕴藏着深刻逻辑推理内涵的课文。教学时一位教师在学生通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当小警察,做小福尔摩斯去破一个案:更赢为什么只拉了一下弓,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破案当警察既  相似文献   

4.
近日 ,笔者有幸聆听了浙江省第四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获得者金明东老师执教的《惊弓之鸟》第二课时 ,整堂课自始至终渗透了“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的教学理念 ,堪称是“一堂思维体操课”。现摘录其中的几个片断 ,以飨读者 :一、设境引疑 ,启发思维片段一]师 :这节课 ,继续学习《惊弓之鸟》 ,咱们既要理解故事内容 ,又要掌握成语的深刻内涵 ,还要学会推理 ,破“惊弓之鸟”案。靠谁破案呢?生 :破案得靠警官。师 :今天 ,大家都来当一回“小警官” ,好吗?(生 :好)要破案先得怎样啊?生 :先要找到案子的线索。生 :破案的第一步是先寻找蛛…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应该包括“倾听”与“言说”。师生分别与文本对话,“倾听”文本所说,应当是师生及生生之间交流“言说”的前提与基础。可是,学生对文本的“倾听”普遍缺少。教学时,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时间短,方法简单没有具体指导,环节设置走过场形式化。在学生阅读文本、“倾听”文本时,我们应当,激发阅读期待,指导质疑问难,创设情境语境,注重圈划批注,注意适时引导,引领学生更好地与“倾听”文本,与作者对话。  相似文献   

6.
“倾听”的丧失与“对话”的误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倾听”的丧失缘于对“对话”的误会 研究者认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引进的“对话理论”,混合了“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前者认为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主体间的对话过程,阅读行为便是主体间的对话与交流,而合适的对话与交流,有“倾听”与“言说”两个侧面。“倾听”既是倾听文本作者的言说,又包括“倾听”自己(读者)的言说,作品的意义便产生于两种“言说”的融合。在这里,需要辨明几个概念。其一是“倾听”。它包含阅读文本和从文本获得自己(读者)的理解,这本身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而绝非学生被动地听别人“读”课文。其二是“言说”。阅读行为产生便是言说,这里既有文本作者对读者的言说,又有读者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言说”,这也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所以《标准》倡导“个性  相似文献   

7.
【教例】二年级《公鸡的脸红了》(出示句子 :有一天深夜 ,又刮大风 ,又下大雨。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 ,教师范读指导。)师 :小朋友想听听老师怎么读吗 ?生 :想。(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学生给予掌声 ,并说 :“你真行 !”)(让学生继续找喜欢的句子。学生找的句子是 :这时候 ,兔子、鸭子、松鼠赶来了 ,帮助公鸡一起抢修屋顶。)师 :老师也喜欢这句话 ,老师来读读怎么样 ?生 :好。(教师朗读时故意将“赶”、“抢”两字漏读。)师 :怎么 ,这回没掌声啦 ?生 :你把“赶”、“抢”两字给漏了。师 :有没有这两个字不也一样吗 ?(生热烈讨论这两个字所蕴…  相似文献   

8.
王泰臣 《四川教育》2007,(10):37-37
【活动再现】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生: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师:如果老师给你一条毛线,你能用它围一个长方形吗?(学生踊跃举手,请生A演示,先将毛线打了个结,试着围了一下,然后望着老师。)师:怎么了?  相似文献   

9.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先请听录音,边听边思考:为什么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使天上的大雁掉下来,课文哪一个小节告诉了我们这个原因?生:课文第九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读第九小节,思考课后问题)师:更羸看到听到些什么?生:更羸看到大雁飞得慢,听到大雁叫得惨。师:文中还有描写大雁飞行的句子吗?生: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师:请大家读这两个句子,比较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生: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加具体。生:“一只”说明它孤单,它离群了。生:“从远处”说明大雁飞的路程远,时间长。生:“慢慢地”说明大雁筋…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文本解读是主客体间沟通与交流的对话行为,是通过体验而不是通过分析来感悟文本意义。本设计以“说名言———悟名言———写名言”为主要线索贯穿整个过程,以读为主要途径,在读中引发学生思维,唤起学生情感,让学生的思想与心灵和教材发生碰撞,进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重积累,说名言(一)走进我们美丽的校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假山旁、花坛边、草坪里,有许多标语牌,上面有许多名人名言?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名言吗?说一条给大家听听好吗?(二)指名学生说名言。【评:课文中作者所说的“一个作家,应该说………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文本解读是主客体间沟通与交流的对话行为,是通过体验而不是通过分析来感悟文本意义。本设计以“说名言—悟名言—写名言”为主要线索贯穿整个过程,以读为主要途径,在读中引发学生思维,唤起学生情感,让学生的思想与心灵和教材发生碰撞,进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重积累,说名言(一)走进我们美丽的校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假山旁、花坛边、草坪里有许多标语牌,上面有许多名人名言?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名言吗?说一条给大家听听好吗?(二)指名学生说名言。【评:课文中作者所说的“一个作家,应该说……小心、注意…  相似文献   

12.
对比之一:是否努力把学生往文本的情境中带?1.把更羸的话有感情地读一读。2.看谁能读得像更羸。——《惊弓之鸟》“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有感情朗读的最佳途径就是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中,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本意“。看谁能读得像更赢”这一朗读指导语的背后是试图  相似文献   

13.
【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教学过程】师:前段时间,我们刚学习了本学期的第二单元。今天,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案例一】以点呈现教学内容,孤立传授知识学生交流了“12乘3”的估算、口算算法后——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生1:我是笔算的。先从个位乘起,用3去乘2得6,积的个位上写6,再用3去乘1得3,积的十位上写3“,12乘3”得36。生2:我也是笔算的,但不是从个位乘起,我认为从十位乘起也行“,12乘3”得36。师:这两种算法都行吗?生3:我认为两种算法都行,因为它们的乘积是一样的。……(学生争论不休。)师:下节课学进位乘法时,该怎么办呢?生4:(揣摩着)看起来只好从个位乘起了。师:(…  相似文献   

15.
【对话1】师:怎么读"1/2"这个分数?生:读作"一分之二"。师:为什么?生:因为是把1个饼平均分成两块,就是一分为二的意思,当然读作"一分之二"。师:……(哑然!)【对话2】师:你认为最小的自然数是"0"还是"1"?  相似文献   

16.
【教学片断】在学习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前,我让学生找5种液体的包装袋(瓶或罐),记下它们的容量,并至少带一种到学校里来。第二天,我一走进教室,就看到一番热闹景象。于是我让他们先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生1:一瓶鲜橙汁净含量500毫升,一瓶红葡萄酒净含量990毫升。一瓶伊利牛奶净含量250毫升,一瓶消食妥净含量170毫升。师:你说得真好!我听你说的每种液体容量都带有“净含量”,这里的“净含量”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生1:“净含量”就是指里面的液体容量,不包括外面包装的重量。师:你怎么知道的?生1:我问我爸爸的。师:你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案例】“加和减”教学片断:师:(板书44+25= )这样的题你们会算吗?生1:44+25=69。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的吗?生1:因为个位上4加5等于9,十位上4加2等于6,所以“44+25=69”。师:不简单,你是在头脑里列竖式计算的。你们还有其它算法吗?生2:我想……先用“44-4=40”,再……(一部分学生议论:计算加法,他怎么做起减法了?哈哈!几个同学笑出了声。)生2:我……(越急越说不出)师:计算加法,能先算减法吗?你再想想。其他同学也都想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以倾听、鼓励为主。巡视中教师了解到生2用“44-4=40”的意图是…  相似文献   

18.
笔者试着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出发,结合从教学一线收集到的例子,谈谈导答艺术。一、正向导答顺着学生思维活动的定势和发展趋势,或由浅及深,或由具体到抽象地开拓学生的思路,或提请阅读课文相关段句,顺着课文提供的线索去获取答案。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正面启发”。【教例】某教师教《回忆我的母亲》一课,讲到课文第六自然段时这样启发:师:看下面第六自然段,作者选择了哪些平凡的事例来表现母亲俭朴的美德?你先说。生:(阅读课文第六段,没能用几个字做简要归纳)师:(指着一学生)她都找对了,但是归纳不够简练,比如说这句:“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  相似文献   

19.
郑百苗 《湖南教育》2003,(23):50-51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其中“阅读期待”为新术语,为以往语文教学未涉及的新概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要求教师关注和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提高教学效益,让课堂更精彩。浙江特级教师金明东执教的《惊弓之鸟》,创设情景,利用阅读期待,共同构建学生的期待视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审美认同能力,课堂因此充满了生命活力。一、在期待中“倾听”文本师:上节课老师…  相似文献   

20.
【片断回放】师:同学们到商场买过东西吗?生:买过。师:买东西时要用到什么?生:买东西时要用到钱。师:钱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名称。美国的钱叫“美元”,英国的钱叫“英镑”,日本的钱叫“日元”,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生:中国的钱叫“人民币”。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