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时作业是对学生学习一节课后的学业质量评价。文章以人教版教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为例,通过解读单元作业目标、构建课时作业体系、设计课时作业内容等过程,选编或创编该课的课时作业,彰显单元整体视角下的“教—学—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设计小学数学作业,需要建立单元整体意识,同时贯彻“教—学—评”一体化策略。文章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为例,研究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文章在分析“教—学—评”一体化内涵与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优势背景下,首先解读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材内容,其次提出作业设计方案,最后说明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要点,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理论依据以及现实逻辑,提出基于课程标准的表现性作业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从确定表现性评价目标、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表现性任务、整合规划表现性作业、开发表现性评价量规以及评判表现性作业等方面论述了如何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表现性作业,从而促进“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教学评价三者联系起来,使其达成一致。“教—学—评”一致性为落实核心素养指明了方向,促使落实核心素养的路径具体化和清晰化。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是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抓手。从宏观上讲,单元整体教学关注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从中观上讲,单元整体教学力求实现知识的进阶性和衔接性;  相似文献   

5.
楼玉桃 《英语教师》2023,(17):187-190
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与实施,广大英语教师聚焦“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Unit 5 My Clothes为例,通过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展示“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实施策略。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三者之间本质上的一致性,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6.
作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但现在的作业设计存在内容单一、结构散乱、功能窄化的现状,究其原因是教师对作业的功能定位不准。单元作业对学生巩固单元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发展数学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把握单元学习目标,分析内容知识水平,引领学生系统梳理单元知识,在综合应用中深化知识的理解,提升关键能力,发展综合素养,打造“教—学—评”一致性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7.
如何搭建并借助“学习进阶”这座桥梁,有效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值得深入探讨.在对“学习进阶”进行理论探讨与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以人教版初中物理学科“运动和力”单元为例,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分析,明确单元核心概念,尝试构建单元核心概念的进阶模型和评价框架,以期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单元作业设计基于深度学习下的大单元主题教学理念,着眼于2017版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和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作业设计基于新课程实施,在教学中突出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实施一体化设计,作业设计突出层次性,凸显作业在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9.
“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设计是确保核心素养有效落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依据逆向设计思路,提出“教—学—评”一体化单元设计的“奖杯”模型,并以小学科学“发光礼物”单元设计为例,阐述其运用策略:依据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和学情分析,设计单元目标和制定单元评价;确定单元主题和单元任务,将单元任务转化为单元驱动问题后,再把单元驱动问题拆分为若干子问题;依据要解决的子问题设计学习活动,形成单元框架。该模型有助于教师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从“育分”走向“育人”,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聚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探讨了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并通过小学英语六年级的一个单元设计案例,分析了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的具体路径与策略,进一步明晰教、学、评三者之间的关系,力求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1.
单元整体“教—学—评”一体化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统领,由任务驱动学习,将评价植入学习活动,监测教与学的过程,达到以评促教、以评带学的目的。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应分析单元教学目标,设计情境和任务,并在此过程中探寻合适的教学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周静  周雪莲 《中国教师》2023,(12):105-107
<正>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作业形式主要为实践性作业,包括课前实践性作业和课后实践性作业。作业作为学习评价的重要手段,教师要遵循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的原则,设计以核心素养为依据的作业以及评价,努力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发挥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大单元整合教学的过程中,作业成为联系教与评的纽带,差异化、个性化作业是实现新课标“以人为本”“帮助个体的学习”的重要途径。大单元背景下的个性化、差异化作业的设计需要体现难度和数量的变化,要给学生设计适宜的脚手架,尤其是在单元长作业的设计上更应展现个性化和差异化,实现“教—学—评”的一致。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师生评价相一致的单元教学设计,包括围绕核心素养明确课程目标、确立单元和各课时教学目标、分析学情、组织学习内容、选择方式、进行评价等环节。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应当围绕“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步骤,基于核心素养制订单元教学目标,再落实到课时目标,设计教学任务、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强调了“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意义,指出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要“实施单元持续性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构对单元主题的认知,发展能力,形成素养”,这为单元整体教学和“教—学—评”一体化的进一步探索、尝试和完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一、“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概念  相似文献   

16.
杨宏 《现代教育》2023,(5):28-33
作业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进教学关系、培养学科素养、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当前作业存在的问题,思考“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作业要求,并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以“过程性评价”为落脚点,改进作业的目标、设计、实施和评价问题,使作业成为引领学生整体构建知识、有序发展思维、逐步提升素养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7.
“教—学—评”一致性的落实能够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充分发挥出教学评价在指导教学改进中的作用,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基于此,文章以“概率初步”教学为例,从“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出发,详细分析了“教—学—评”一致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方式,并且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一、释疑:如何理解英语新课标中的“教—学—评”一致性要理解英语新课标中的“教—学—评”一致性,就要弄清“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怎么评”四个核心问题,才能分析并建立教、学、评相互间的关联,设计并实施目标、活动、评价相统一的教学。教什么?根据新课标要求,研判教材里有什么,学生还缺什么以及需要拓展什么,精准裁定教学内容,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9.
廖秋香 《新教师》2023,(2):76-77
<正>“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指教师基于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资源的解读、分析、整合和重组的基础上,从单元话题的整体角度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和实施教学活动。下面,笔者以外研版六年级下册Module 10这一单元内容为例,谈谈如何以“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为指导设计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相似文献   

20.
构建单元学习进阶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路径,是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必由之路。文章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学理念,以初中“圆”单元为载体,以《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理论依据,探究如何通过学习进阶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填充单元学习进阶的组成要素,划分单元学习进阶的维度,构建学生单元学习进阶框架,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