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奇弘的系列油画表现了他对现实环境的自我体验,他的有关羌山的作品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他在艺术上追求东方特质的"中国式油画",尝试用中国传统美学的理念来表现油画这一本属于于西方的画种,实现了印象到意象转变,这是用西方的油画方式来表现中国的审美旨趣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油画与教学     
自油画传入中国,给中国画坛带来了新的视觉冲击。为使这一画种得以延续,高等美术院校开设了油画课。油画有着特殊的媒材和表现技法,更有着丰富的内涵。所以,油画教学必须立足于西方油画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学生在掌握技巧的同时,更好发挥油画语言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油画与教学     
自油画传入中国,给中国画坛带来了新的视觉冲击。为使这一画种得以延续,高等美术院校开设了油画课。油画有着特殊的媒材和表现技法,更有着丰富的内涵。所以,油画教学必须立足于西方油画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学生在掌握技巧的同时,更好发挥油画语言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印象派画家莫奈一系列“荷”题材油画的诞生,为后世研究“荷”题材的画家树立了一面旗帜,他的“荷”题材系列绘画表现出不同的调性,画面体现出光与色的相互交融,他率性的笔意直追东方写意画的精神,使“荷”题材油画产生出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气韵,直达氤氲化醇之境。  相似文献   

5.
油画是本世纪初传入中国的外来画种,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均是传承西方的表现方式。但是随着近年来油画在中国的逐渐发展,追寻油画的本土化表现方式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油画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探索油画的民族化本土语言及表现形式,创造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表现形式有助于中国油画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好的适应中国的市场,满足中国大多数民众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6.
西方油画历史悠长,流派纷呈,作品浩如烟海,大师不胜枚举。很多同学喜欢西方油画,可是又不会去欣赏。下面我们以美术教程中的几幅油画名作为例,谈谈如何初步学会欣赏油画作品。  相似文献   

7.
油画作为一个画种而真正为中国人接受是从“五四”开始的,它是作为西方先进文化而被欲求发展民主与科学的中国接受的。在每一次中国文化的变动与起伏中,这一画种都剧烈地反映出变化中的中国,它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里潜藏着一种“对立”意识形态的前卫作用,它是中国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的一个缩影。在当今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油画肩负着两重使命,这两重使命也是在两个不同层次上展开的。第一个层次是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中去,以求在世界文化中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活力因素。在中国油画滋生的土壤——学院中,中国油画偏重…  相似文献   

8.
纵观西方油画大师们的代表性作品,无不令人肃然起敬。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艺术宝库中灿烂辉煌的宝石,是为人类丰富的感性触觉开辟的一个广阔的认识途径!他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了无限的艺术财富,在解剖、透视、比例、光影、构图、线条、形体、色彩等方面,体现出艺术家们对可视世界那种惊人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本文就西方油画大师的油画语言作一简要的概述。构图构图在绘画中占着很重要的位置。西方油画大师在构图上也是独具匠心的。在古典主义大师达·芬奇、拉斐尔、安格尔等的画中具有严谨、稳定、对称、协调之特色。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的代表作之一《披纱女郎》(又名《村姑》)的构图都采用了金字塔形,给人以稳定、严谨之感。拉斐尔的《卡斯蒂利翁像》的构图也是金字塔形的,但是同他所画的其它肖像画的构图又不完全一样。这主要表现在画的左下角所留的空隙,这就使画的下部不显得沉重了,给人以空灵之感。此外人物的上衣的褶纹形成活跃的  相似文献   

9.
作为绘画形式之一的油画,产生于西方。我国在长期的学习探索中涌现出大批的优秀画家。新时期一批青年画家,完全以新的眼光观察生活和艺术,在广泛吸收西方现代绘画观念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艺术试验。中国油画作品中长期存在的面貌单调、贫乏的弊病,正在得到矫正。我院美术教师伊沙木丁的油画有他独特的审美意趣。他的画色彩素雅,装饰性强;趣味性造型、跳跃而又统一的笔触孕育着安详而叉宁静的氛围。其绘画题材源于生活却不拘泥于客观,体现了作者异样的艺术理念。  相似文献   

10.
油画原是从西方引进的古老画种,作为西方的油画传统,其再现性、写实性油画经历了类似中国传统文人画一般漫长的历史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油画经历了从再现向表现风格的现代性的历史转变,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各种艺术思潮此起彼伏出现的同时,艺术观念的多元化带来艺术形式的多元发展,这种多元化的发展必然挑战以往油画作为主要视觉绘画方式的主导地位,受到来自多媒体等当代多元艺术形式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油画如何当代化不仅是陕西油画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油画面临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油画是西方艺术中传统的绘画种类。传到中国后,有人提倡发展原汁原味的西方油画艺术,也有人把西方油画与中国画有机结合,也就是走油画民族化的道路。这里我们阐述中国三位大艺术家,在中西合流中所留下的脚印与成就。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古典油画的起步“中国古典油画”也许是一个新概念。然而,在中央美院举办的《油画人体艺术大展》上,那具有西方古典油画味道的人体画,却是中国画家所画,是具有民族意味的中国古典油画,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目前,虽然它在我国还是一个崭新的绘画领域,且刚刚起步,但是纵观油画发展史,也不难寻出其渊源。辛亥革命以后,出国留学学西画的人逐渐增多,其去向大多是西欧和日本。到欧美留学的先后有李铁夫、冯百钢、林凤眠、徐悲鸿等。去日本留学的先后有李叔同、关  相似文献   

13.
油画作为西方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画种已有着几百年的悠久历史。它有着其独特的艺术语言魅力和特有的传统技法表现形式,经历了具象形式、抽象形式以及多样形式并存的几大历史阶段。现代绘画既受到了西方传统油画技法的影响,同时也得到了东方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以及表现技巧方面的启发。本文主要介绍了我们如何学习油画技法以及油画技法的重要性和它的出奇制胜的魅力,并提高美术创作和鉴赏力,从而提高技法水平和提高鉴赏者的审美修养和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油画界一提到靳尚谊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他在油画上贡献大,影响深。本文试就靳尚谊油画作品的艺术价值谈一些看法。一、靳尚谊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于其精神品格上。靳尚谊的作品深刻地揭示出他自己和时代的灵魂的光辉。50年代创作的《登上穆士塔峰》一画,表现了人战胜自然的信心和取得胜利的喜悦心情。揭示了人定胜天,人是天地的主宰者。这和当时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60年代创作的《十二月会议》,成功地表  相似文献   

15.
多年以来,乡土人物题材成为中国油画的主要创作元素,其深沉的文化内涵和温馨的家园意识凝聚了中国油画诸多的博爱思想和情感依附,并构成唯一一个以题材冠名的油画类别-乡土主义油画。在当代油画创作中,乡土人物题材已经成为不同油画风格的表现主题,诸多画家采用不同的创作观念、表现技法和绘画语言,从自我的艺术个性出发践履着这一题材在中国油画中的多元风格构成。本质上说,题材并不属于油画的本体范畴,但是从题材入手来研究中国油画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对于当代油画而言将是一个新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6.
绘画大观     
油画是西洋绘画中一个主要的画种,它有较强的遮盖力和微妙过渡变化的特点,适合表现自然中丰富,细腻的色调,是一种反映面极宽、表现能力极强的绘画形式。油画传入我国不过百年历史,但在这期间,也产生了不少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乡间小道》和《田间》是两幅表现农村题材的油画作品,作者在创作时,较好地发挥了油画的特性,平淡明静的画面表现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开始,都市题材逐渐成为了中国油画艺术家们创作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社会现实与当代文化生活中对都市人的生存状态、生命体验和人性情感的关注,表现人们在都市化进程中由于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导致的内心失落、幻想、躁动、彷徨等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无疑成为当代许多油画艺术家关注都市创作题材的必然选择.当代中国都市题材油画创作彰显了艺术家主体意识的自觉,人性表现是当代都市油画作品内在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8.
油画山水谈     
油画山水是将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意识融入油画风景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画种。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艺术探索和实践,具体从油画山水的哲学基础,油画山水的气韵和意境,油画山水的写生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该课题。  相似文献   

19.
马蜻 《家教世界》2013,(9X):226-227
(本文原刊于《理论探讨》2013年8月刊P245-P246)油画是西方国家传统的绘画艺术,早在明代万历年间油画就开始传入中国,并且在中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的油画艺术家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让油画逐渐的民族化,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与智慧为中国当代的油画艺术创作,以及油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全球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独特的油画艺术风格也受到了各国新思潮的冲击,与此同时艺术商品化也在悄然声息影响着我国的油画艺术,再加上现代人对的审美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都将成为正在发展的中国油画艺术的巨大考验。当然,考验也是一种机遇,如何把挑战转变成为一种机遇,需要靠的是我们自己的努力。在新的时代下我们如何面对新思潮的冲击,如何借鉴、选择外来文化,如何注入新的元素使得油画在我国能够更加迅速的发展,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万古相依》油画作品中解读苏天赐先生的文化传承、艺术追求。苏天赐先生早年在林凤眠先生引导和启发下,开始东西方艺术融合之路的探索,他将东方的精神,融入到油画作品中去,使外来的油画充满了东方神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