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普通高中教育经费财政投入存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量投入不足、普通高中生均教育经费偏少、不同地区间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普通高中教育经费中非政府投资比重偏低、教育经费个人分担过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普通高中的健康发展。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拓展多元化的教育投资渠道;提高对普通高中的重视程度,建立相应的法律保障机制;加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消减地区间教育投资的差异;提高政府分担比例,完善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制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2004-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变动情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建立计量模型考察了社会经济因素、财政和教育财政因素以及人口因素对于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的生均投入就越高;第二,地方财政支出与政府生均投入呈现出显著正向关系;第三,政府财政支出用于教育的比例对政府生均投入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第四,普通高中政府生均投入随着普通高中学生规模的扩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普通高中的教育投入,教育经费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普通高中个人分担的成本比例仍然偏高,引起"高中致贫"现象.普通高中生均教育经费存在明显的地区差距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需要各级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增加投入、加大转移支付、建立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促进我国普通高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目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经费投入的现状和问题,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长足发展意义重大。通过现有文献的分析总结,可将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与问题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经费总量投入不足、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教育成本分担主体确定不合理、个人分担比例高以及立法不健全。  相似文献   

5.
我国普通高中虽不属于义务教育,但不断缩小普通高中教育差距是教育公平应有之意。对西部A省3县的调查研究表明:近年来,普通高中教育投入的增加并未带来普通高中教育经费分配的公平,省域内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校际差距有逐年有扩大的趋势,且县际之间的差距远远大于县内校际之间的差距,呈现出明显的县际失衡。普通高中教育财政制度性缺陷是导致普通高中教育投入差距问题产生的根源。上移投入重心,回归省级统筹、核定普通高中教育投入基准,保证薄弱高中教育投入是完善普通高中教育财政制度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6.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现状与问题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目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经费投入的现状和问题,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长足发展意义重大.通过现有文献的分析总结,可将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与问题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经费总量投入不足、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教育成本分担主体确定不合理、个人分担比例高以及立法不健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普通高中预算内教育经费、学费以及生均经费指数发现,不仅东、中、西地区之间教育投入不平衡,地区内部,尤其是西部地区内部教育投入差距巨大.政府对高中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够,学费占高中教育总经费的比例较高,尤其是农村居民的学费负担非常重.同时,高中教育经费占人均GDP的比重下降太快.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依据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借鉴其他教育阶段的相关政策法规,为解决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投入及成本分担的地区差异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凸显职业教育的优势,2009年教育部提出要逐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在此背景下,利用2010—2019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探讨河南省近十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发现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存在着投入总量不足、占总经费投入比例较低,经费来源渠道狭窄、过度依赖政府投入,经费投入使用结构不合理、基建支出占比过低,生均经费投入较低、在全国排名较为落后等问题。基于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得出,河南省政府应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和经费投入的力度,拓宽中职经费筹措渠道,各个地市需加快制定中职生均经费标准,加强中职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美国实行公共教育经费分担模式,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学区)及私人共同投入。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学区)是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主体。所有政府公共教育经费拨款均由各级政府提出,并由相应各级议会审议决定。  相似文献   

10.
我国普通高中经费政府分担比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描述了1998年以来我国普通高中经费政府分担比例的变化情况,然后通过省级面板数据对影响政府分担比例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并提供了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政府分担比例的国际比较,最后提出加强政府财政责任,提高普通高中经费政府分担比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The essay deals with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the average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of every ordinary senior secondary student, including budget funds for education, the proportion appropriated to the ordinary senior high school by the government, tuition fee per student and the proportion of tuition fees of the total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By analyzing the relevant educational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we find that the average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and tuition of every student in the western area a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eastern and the middle area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funds allocated by the government is the highest. However, in the middle area, both of the government appropriation of education funds for every student and its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are the lowest in China,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oportion of tuition fee of the total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and the income of the rural residents are the highest.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essay is to look at the reasons why there are such differences.  相似文献   

12.
在特殊教育发展中,随班就读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但同时存在思想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师资队伍素质不高、资源系统不够完善等困难和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特教事业宣传力度、继续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力度、大力加强随班就读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管理,以及建立健全特殊教育教研机构等。  相似文献   

13.
办学经费是支撑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是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保障。俄罗斯高等教育是大众化的。转轨后的俄罗斯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出现政府对高等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俄罗斯教育最棘手的问题是严重的财政投入问题。一名技术专业的大学生的教育成本每年是2200美元,而国家只能投入500美元。每年俄罗斯有150万人中学毕业。面临如此大的升学压力,多渠道筹措资金成为俄罗斯政府和各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并取得一些成效,其有些积极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义务教育经费在我国各级政府间分担标准的分析,发现按照当前东、中、西部的地区经济分类标准,义务教育的供给价格、数量、效率、质量均偏离理想的均衡点,并将一部分高额的教育费用以择校费的方式转移到学生家长身上。要改变这种状况,首要的是使用一些反映经济水平的指标重新调整义务教育经费在各级政府间的分担比例,其次要将义务教育经费中的不同项目分项核定,制订并提高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最低保障标准,以达到实现义务教育经费在政府间合理分担的目标,最终实现教育公平与均衡。  相似文献   

15.
就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投资而言,包括政府拨款、补贴以及学校提供的教育经费的投入;管理活动中的资金投入;学生的学费等。学生个人投资效益具有间接性、长久性等特点。因此,加强重视成人高等教育投资质量,探索发挥教育投资最大效能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刘尧 《天中学刊》2007,22(3):134-140
地方高等学校如何办出特色,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必须研究的重要问题。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区域分布、地方高等学校与人口比较、国家与地方高等学校重要数据比较、地方高等学校的类型分布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分布看我国地方高等学校,可以宏观地把握地方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中阶段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探讨教育资源在高中阶段的资源配置,即教育资源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配置,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保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鉴于两类教育在经费、师资数量和质量等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差异,政府应该加大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投入,保持预算内经费的持续稳定增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等职业教育也要走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高中教育处于困境之中,师资力量薄弱,生源流失严重,高等教育升学率低。农村高中教育陷入困境主要是由于政府的经费投入太少、农村家庭缺乏投资动力、学生升学信心不足。这将对我国未来整体的人力资源开发产生不利影响,会进一步扩大城乡差距,导致“读书无用论”的重新抬头。因此,未来我国应改变城乡二元的惯性思维,重视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升农村高中的教育质量,为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创造更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1998-2008年间,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断增加,但是占全部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呈逐年减少的趋势;高中阶段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速度快于高中阶段教育总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低于全部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速度;高中阶段的在校生数量特别是普通高中的在校生数较多,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多,高中的升学率也在拔高;我国高中阶段平均预算内经费的增长,要远远落后于我国公共财政能力的发展;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学生平均学费占城市居民人均投入的总比例明显高于普通高中生平均学费占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义务后教育公平,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异地中考政策。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中的1071个九年级随迁子女数据,采用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异地中考政策的不同入学条件对随迁子女高中教育选择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当异地中考政策的入学门槛为“只能报考普通高中”时,对随迁子女选择普通高中没有显著影响;当异地中考政策的入学门槛为“可报考重点高中”时,对随迁子女选择普通高中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当异地中考政策的入学门槛为“不能报考普通高中”时,对随迁子女选择职业高中没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