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符合真理论”否定真理包含人的思维创造和价值追求因素,存在诸多缺陷,阻碍着实践探索。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真理是基于实践的人的创造力量的理性化,是人对一定客观条件的肯定和超越;真理固然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但它同时也包含着基于实践的思维创造和价值追求。确立“实践真理论”对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多元理念的提出最对于我国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盛行标准化的强大的冲击和反拨,但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  相似文献   

3.
笔者以为“真理是有用的”这一命题是科学的,而“真理并非都是有用的”结论却难以成立。真理之所以是有用的,是因为它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这种“正确反映”决定了真理能够使人识破谬误,摆脱错误的束缚,排除不正确认识的干扰,指导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避免盲目蛮干,少走或者不走弯路,少碰或者不碰钉子。人们的活动,从总体上来说无非就是两件事: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这两件事的顺利进行无一能够离开真理性的认识。我们说“真理是有用的”,说到底就是指真理具有帮助人们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的功能,舍此,人们就无法完成这一“飞跃”。  相似文献   

4.
任何具体的真理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人类认识过程中感性和理性,个别和一般的矛盾,决定真理具有量的规定性。真理量分为内涵量和外延量,具有稳定性和变化性两个基本特征。真理量的变化又表现为连续性变化和非连续性变化两种情形。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九年第一期《教学与研究》发表了李秀林、郑杭生二同志合写的《真理不能有阶级性》的文章(下简称文章),深入批判了林彪,“四人帮”鼓吹的“阶级的真理”论,无疑是正确的。但同时又否认了社会科学真理的阶级性,并说谁主张真理有阶级性,谁就很难与上述谬论划清界限。其中道理,没有想通,略谈浅见,以供讨论。文章指出,在“四人帮”那里,“真理的阶级性等于阶级的真理”,它“只能意味着各阶级有各阶级的真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能再有别的解释。”应该说,这与真理有阶级性的观点是根本不同的,但文章似乎把两者完全混同起来,理由有二。第一,文章说真理本身有无阶级性与真  相似文献   

6.
随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深入,人们自然而然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认识真理和运用真理的时候,人们是否处于平等的地位,或者说,在真理面前是不是人人平等?我们认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回答应该是肯定的。然而,早在文化大革命的初期,这个“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竞遭到了武断的批判。林彪、“四人帮”硬说它是针对无产阶级左派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资产阶级口号”。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是非,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贯彻“双百”方针,繁荣科学文化事业,以至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的真理之思是其哲学、诗学与美学思想中的核心命题,其通过真理的“遮蔽一敞开”涵摄性运演机制彰显诗学的本源性内涵及诗人之诗才等重要思想。梳理“真理之非本质”“存在者之真理”以及“存在之真理”3个层面的蕴义,旨在彰显出海氏真理观内在旨趣,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传统形而上学真理观的“符合论”色彩,赋予真理源初性的存在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冯红杰 《考试周刊》2012,(11):24-25
阅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主要能力之一。对于教师来说,只有搞好阅读教学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各种能力、发展智力的教学环节,而且是陶冶情操和塑造品格的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的真理之思是其哲学、诗学与美学思想中的核心命题,其通过真理的"遮蔽—敞开"涵摄性运演机制彰显诗学的本源性内涵及诗人之诗才等重要思想。梳理"真理之非本质""存在者之真理"以及"存在之真理"3个层面的蕴义,旨在彰显出海氏真理观内在旨趣,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传统形而上学真理观的"符合论"色彩,赋予真理源初性的存在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正确的感性认识是不是真理”这个问题反复被人们提出来讨论,有人主张只有正确的理性认识才是真理,有人认为正确的感性认识也是真理。从双方的争辩中可注意到,致使双方争执不下的原因在于流行的教科书及一些工具书上有关真理问题的论述是不一致的,而双方的实质分歧则在于没有明确“真的”与“真理”的根本区别,“真的事理”才是真理,因此,正确的感性认识虽然是真的,但并不因此就是真理  相似文献   

11.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一课,我们大家都学过,它介绍了伽俐略用科学的实验方法,推翻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真理的论断——“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的10倍”。(注:1英磅=0.454千克)  相似文献   

12.
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应采取“等级论质法”。所谓“等级论质法”,即以某定值为单位。(此定值根据质量测评的内容和分值实际确定。以能反映出教师之间实际存在的质量差距又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标准)。将部分或全体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总值域(即从最高分到最低分这个范围)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每个区间就是一个等级的质量。首先,等级论质法能发挥质量评价的本质功能,使其具有合理性。要讲清这个问题,需把选拔评价与质量评价的本质功能及其方法区别开来。就本质功能而言,质量评价不同于选拔评价。选拔评价衡量的是学生的知识与学科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3.
先秦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论,古代的人们就认为是“言意相离”、“言心相离”,非难他。现在,有人认为他是以诡辩论手段割裂了“个性”与“共性”的联系,批判他;也有人认为他严密地论证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肯定他。我认为,不管公孙龙论述“白马非马”的主观目的是什么,但“白马非马”论客观上说明了“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问题,其论证也有漏洞之处。  相似文献   

14.
15.
关于多元解读的争论甚多,这是语文教学专业性缺失的表现。要平息多元解读的争论,必须加强多元解读专业性的研究,从范畴界定、理论基础、概念辨析、实施策略和评价标准五个维度论述多元解读的专业性,并尝试回答多元解读的两个纷争,即何为"多元有界"和何为"多元有度"。  相似文献   

16.
“真理多元论”是近几年一些人宣扬的一种哲学主张。由于它以理论的形态向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战,所以受到了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的热烈喝采,也使某些对理论问题不大熟悉的人感到迷惑。本文对这个问题作一些分析,以期有助于分清理论是非。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客观真理一元论与主观真理多元论的斗争。这种对立和斗争本质上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在真理观上的具体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辩证唯物主  相似文献   

17.
如何衡量教学水平的高低呢?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评价标准:“平庸的教师给学生奉送真理,高明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   “给学生奉送真理”,核心是教师对学生要“给予”。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学生则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给予,学生接受。教师给予学生的手段是“硬灌”,教师把教科书中的定理、定律、公式、法则等,直接和盘托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会并记住这些知识。谁死记硬背的知识多,谁就能在着重考背功的考试中考得高分,因而教学质量也就高。显然,这是一种陈旧落后的教学观、质量…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是一个过程,作为一个过程,它必然有其"阶段性"。本文认为,当下中国基础教育处于素质教育的"前初级阶段"。不同区域、学校乃至学生(个体)可以处于素质教育的不同发展阶段;素质教育还应有年(学)段特征。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本文以"杜郎口现象"为例,阐述了素质教育"阶段论"对当下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说艺术的本性是真理之设置入作品,这一观点包括艺术是真理的生成和发生两方面。其中真理的生成相关于艺术的创作,真理的发生相关于艺术的保存。但是在此文中,海德格尔却是首先以艺术的保存来展开关于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揭示,然后才转向对艺术创作的探讨。在这一转变中,关于真理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前通行的哲学教科书及理论界存在的“真理或客观真理”、“客观真理或真理的客观性”的提法是一种不科学的“等同论”。“真理”、“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是三个不同的哲学范畴,不宜简单地以“或”字相连使用,否则,造成概念混乱,从而致使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范畴本体论化。为了避免“或论”现象带来的逻辑错误.本文建议停止使用“客观真理”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