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思想品德课各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激起了教育海洋中的朵朵浪花。但是,有五种倾向需要防止和克服。一、教材开发悖课标新的课程理念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鼓励教师基于课标、教材,开发校本课程。这样,课堂更具地方特色,更适合学生特点,也更彰显教师个性。然而,有的教师在自主开发教材的大旗下,往往撇开课标、教材,随意罗列材料,偏离课标要求,开发出的教材缺乏科学性、严谨性、思想性。时下,有些改革试点学校或打改革牌的学校,要求教师重新整合教材,自编一套与周  相似文献   

2.
当“课标”提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的要求后,“用教材教”便成了教师们耳熟能详的话。  相似文献   

3.
高中课标课程改革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改变传统教学过份依赖教材,教师作用就是改"镦教材"的弊端为"用教材教"的教学新理念.所谓"用教材教"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自身的实践研究以及教学对象实际,领会、探讨课程与教学,把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中介"加以利用的教学行为.此时,教师的教学不仅需要根据课程标准研究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加工,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力等功能,对教材进行进一  相似文献   

4.
第三板块:细读教材与用教材教 【对话圆桌】主持人:学习课标精神,是为了指导如何运用教材。请老师们谈一谈自己是怎样读教材、用教材以及如何开发课程资源的。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是指落实课程标准的能力。提升课程执行力涉及课标和教材的解读、教学设计、课堂实施等诸多环节,核心是课标和教材的解读。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等理念。2006年秋季浙江省开始实施新课程,教材只是课程资源之一,不再是考材,2009年以来的地理会考和高考便足以证明。但目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新课程理念仍未很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后,新教材的出现给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与创造空间,在教材的使用方面也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教材观,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对教材的整合“适度而不过度”,对教材的开发“到位而不越位”呢?下面我结合《找规律》一课“备课”、“悟课”与“赛课”的过程,说说在教材使用上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充分发挥学校在课程开发中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正在成为课程发展的潮流,赋予基层学校、教师更大的课程开发权、课程选择权已是大势所趋。新的教材开发政策鼓励一线教师自主开发适宜的教材,可以自主编制教材或对现成的教材进行再加工。我校以“全面贯彻教  相似文献   

8.
<正>"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具有课程意识,其课程意识的强弱往往集中表现在对待教材的态度与处理教材的方式上。教材只是一个引子,一个案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紧扣课程标准而不是紧扣教材"。初读这句话我感到颇为疑惑:为什么要紧扣课标而不是紧扣教材?什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近期学习和研读了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实施要求后,再读这段话和思索这些问题似有所悟。为什么要紧扣课标而不是紧扣教材?因为历史新  相似文献   

9.
王敏 《考试周刊》2010,(3):214-215
“新课程”有一个关键的概念,就是“课程资源”。如今我们倡导“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但教师为什么要调整、补充或加工教材.教师为什么要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为什么要教这篇课文?为什么偏偏要教这篇课文?不难预料,可能的回答是:①教材这么安排的;②教师本人喜欢或擅长教这种类型的课文;③教研活动组织方指定的。以上不管哪种回答,都是站在成人的立场选择,而对学习者来说,都是属于事先安排的。然而,为了体现教育的社会功能,课程必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统一制定、统一颁发的"课标"所体现的就是国家意志,因此"课标"就是实施教学和评价的依据,而教材正是实施课程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1.
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改变,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形成校本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英语实践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由于是全新的探索,无课标,无教材,无教参,可谓一片空白。英语教师只能通过教材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进行开发运用。  相似文献   

12.
教材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却容易被轻视的一个部分,一名语文教师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对语文教材的解读和研究极为重要。目前,中学语文教师处理教材的策略各不相同。在新课程背景下,更加倡导语文教师们要学会用教材去教,而不是简单地去教教材。借助语文教材这个跳板,应当试图达成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语文教材可以是个性化的阅读篇目、可以是理解语文知识的例子、也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媒介。在教学后更是要积极反思,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处理语文教材不仅要深入挖掘语文课文的主旨内涵,更是要立足课标、立足学情、立足未来,让教材成为指导教师更有效地教、学生更高效地学的基础性工具。为践行课标中不同维度的要求,语文教师应当学会在教学实际中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材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教材作为知识、方法和情感的载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的课程资源之一。课标版的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材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但同时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对教材也提出了诸多的不同看法。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鼓励教师充分而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起激活,形成富有创新、生动活泼、学生参与的教学设计。因此,新课程的教学也是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的过程,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一、确定创新性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定向作用,使教学中的师生活动有明确的共同指向。它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物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指南和评价依据,它规定了物理课程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和利用,使学生学到与生活相关、与终身发展有用的生物学知识,中学生物学科教师要围绕课改理念和目标,在课改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探讨。关注课标、关注教材特色、关注乡土生物学资源、关注生物学科前沿知识、关注时事动态,是开发和利用生物学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中数学课标教材的试验工作,总结、交流教材使用的经验和体会,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与把握实验教材的内容、特点、编写思想等,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与山东省教研室于2006年3 月25日至27日在山东省济南市联合召开了高中课标人教B版数学教材试验工作研讨会。山东省高中课标人教 B版数学教材试验地区和江苏省使用B版数学教材的教师以及安徽、辽宁省的代表共272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臧爱珍处长介绍了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情况和高中数学教材选用情况,指出: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强调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但就学校教育而言,教材依然是其它课程资源无法替代的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如何看待和使用教材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在吃准课标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能够做大胆地取舍、调整和补充,才能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后的复习教学,再度开发教材,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不仅可节省复习时间,而且效果更理想.依据课标,能力定位.在化学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整个化学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等目标,依据化学课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印发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为思想品德课制定了新的目标要求的同时。也对教师教擘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达到这一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努力学习《课标》;吃透教材,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提高搜集、开发、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的能力;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技巧。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更新观念,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教学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不是教教材。教师要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努力开发并积极利用各地区蕴藏着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20.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丰富的、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恰当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教师应依据课标、教材、教学内容、学生等,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