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前哨》2012,(9):85-85
1.南方都市报全媒体集团战略 2009年,南方报业正式提出要把全媒体战略作为集团发展的重大战略。为配合这一战略,南方都市报系提出“南都,无处不在”的口号。率先作为整个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由平面媒体集团向全媒体集团转型的首个试点报系。南都全媒体集群的目标:全媒体数字信息运营商.媒体和信息的混合运营商,成为现代性通讯社。  相似文献   

2.
唐英  李江 《青年记者》2016,(3):80-81
《华西都市报》的全媒体转型实践 在媒体格局深刻变迁的背景下,传统报业遭遇断崖式下滑.为应对这一新常态,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纸,尤其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都市报,纷纷开始寻求以全媒体为指向的转型之路.如《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全媒体集群的构建以及《燕赵都市报》“报纸+网站+手机客户端”三媒一体的运营模式,都是都市报向全媒体转型的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3.
封静 《东南传播》2013,(8):47-49
近年来,我国传媒界和学界掀起了一股“全媒体”热潮.在新媒体日渐强盛,传统报业日渐式微的背景下,传统报业纷纷提出“全媒体”发展战略,通过打造“全媒体新闻中心”、“媒立方”等新的传播形态,寻求新出路与新发展.在国内众多报业中,南方都市报依托其原有纸媒的优质资源和优势地位,自2009年起全面展开构建“南都全媒体集群”的战略实践,在国内众多报业中有不俗表现.本文以南都全媒体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试图探析我国传统报业的全媒体转型这一热点问题,以及在转型实践过程中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新闻实践》2013,(9):16-16
由传媒梦工场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联合推出的“中国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以及与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3自媒体影响力排行榜”是本次峰会的两大看点。中国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报纸:《人民日报》、南都全媒体集群《南方都市报》、《新闻晨报》、《扬子晚报》●杂志:《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创业家》、《三联生活周刊》、南都全媒体集群《南都周刊》、《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5.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南都报系(南都全媒体集群),1月29日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作为国内顶尖的媒体品牌和国内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南都报系(南都全媒体集群)与阿里巴巴约定展开全面合作根据协议,南方都市报是淘宝天下在广东地区的独家战略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6.
温州都市报自2013年开始全力打造全媒体平台,在提升“温都”品牌影响力的前提下,把温州都市报从过去比较单一的内容供应+版面营销的经营模式,向全媒体经营的媒介运营商转型.  相似文献   

7.
《南方都市报》创刊以来,凭借内容的创新、对市场的准确把握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在都市报中成为佼佼者。随着媒介融合的日益加深,新的媒体生态环境下,南都作为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的先行者,积极发展"无处不在"的全媒体集群,并实行创新的经营策略,给其它报业起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虽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其突破性的尝试和取得的成果给国内报业全媒体之路的探索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从“报网一体”到“三媒一体”再到“全媒体运营”,燕赵都市报自2009年开始,始终在进行传统纸媒转型发展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尝试与探索。2014年,燕赵都市报新媒体从品牌影响力拓展、本地用户深度服务、市场新商业模式开拓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极大推进了燕赵都市报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截至2014年年底,燕赵都市报新媒体平台用户数达到428万:  相似文献   

9.
在新媒体异军突起、全球传媒业发生急剧变革的大环境下,传统报业纷纷改革,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全媒体时期。全媒体报道下的新闻呈现出新特点,然而在这种全媒体热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南方都市报走在报业全媒体转型的前列,在各种重大新闻报道中实现全媒体报道。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亚运全媒体报道为例,分析全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特点以及全媒体热背后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闻前哨》2010,(3):6-6
据南方日报:南都报系(南都全媒体集群),近日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南方都市报是淘宝天下在广东地区的独家战略合作伙伴。在第一步为期3年的合作中.南方都市报将宣传和推广淘宝天下在广东区域的所有业务和活动,配合淘宝天下传媒公司所属杂志《淘宝天下》的发行工作。同时为淘宝天下及阿里巴巴集团公关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罗赟 《中国记者》2012,(9):88-89
2012年6月,南都全媒体集群与广州闪购软件服务有限公司宣布战略合作,国内领先的传媒创新先锋"南都系"正式进入移动电子商务领域.这次战略合作将以南都全媒体集群的传播优势作为渠道,打通手机售物、媒体售物、POP售物、网络售物、见物售物等各种销售方式,为广告客户拓展商品销售的渠道.也就是说,当创新的交易方式不断出现,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在《南方都市报》的各类媒介形式上已经完成统一.  相似文献   

12.
黄常开 《中国记者》2013,(10):29-31
从2009年开始,《南方都市报》打出了"南都,无处不在"的口号,并正式宣示提出构建"南都全媒体集群",从此步入全媒体发展探索阶段。开荒拓土、引水垒山,重构南都生态,进而涵养四方水土,在平衡中不断自我进化式成长。可以说,转型对于南都而言,已经不是一个阶段性目标,而是一种伴随性的成长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在全媒体的数字环境下,《南方都市报》"三报一网"的联动模式就凸显了传统报业数字转型的可能性和生命力。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为例对媒介融合条件下都市报数字化转型和创新之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陈雷 《青年记者》2017,(27):61-63
都市报诞生于寻常百姓中,最大的优势是“接地气”,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都市报的人气分流到了移动端.相比党报,都市报缺乏政策红利,读者群体容易流失,服务功能更易被网络所替代,新型盈利模式未取得根本性突破,转型面临诸多困难.① 都市报的优势在于权威性和本地资源,劣势在于难以做到即时性传播、个性化服务和双向多向互动,因此,打造全媒体平台,由纸媒、网站、两微一端等组合成传播集群,就成了都市报转型的基本模式.自2015年7月22日半岛客户端上线,半岛都市报正式走上了媒体转型之路.在转型过程中,半岛都市报面临着怎样的困难和瓶颈?如何突破?探索出了哪些经验?  相似文献   

15.
南方都市报系旗下的奥一网从2006年以来全力推进网络问政,社会效应得到官方与民间充分肯定;而在全媒体视角下.这个过程也是对报纸转型全媒体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媒科技》2012,(4):51-51
日前,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简称"方正电子")承建的"现代快报方正畅享全媒体生产平台"正式通过验收。该平台将真正实现视音频、稿件、图片,iPad、iPhone、PC、纸媒、网媒、掌媒等多媒介、多素材、多终端的全媒体生产和发布。这份曾享誉中国报业、至今仍执江苏都市报业牛耳、全国都市报前十强的都市快报,将通过该平台逐步推进全媒体战略,在媒体融合时代焕发都市报业新活力。  相似文献   

17.
缪礼延 《新闻通讯》2013,(10):55-56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迅猛发展,都市报作为传统媒体正向现代的全媒体运作转型,而都市报新闻编辑的传统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工作方式等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认为,都市报编辑在采编流程中惟有“提前介入”,努力做个监控型、指导型、策划型编辑,才能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一、监控型编辑:随时网络监控,协助记者筛选新闻线索和选题就在几年前,编辑对待新闻稿件还基本上处在“坐等”状态,来什么编什么,编辑下的功夫大多是编稿本身,无非是做个好标题,改写个好导语等。而如今已进入“全媒体”、“自媒体”时代,编辑一下变得无所适从,稍不留神,编发的新闻就迟滞于自己的竞争对手,编辑也面临受到处罚甚至面临“下课”的危机。  相似文献   

18.
谈都市报的市民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十年代后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报业市场中,以《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都市报群迅速崛起。这些报纸都由各地省委机关报主办,是介于机关报与晚报之间的新型城市报纸。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南方日报社的《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方”)、福建日报社的《海峡都市报》、湖北日报社的《楚天都市报》、江西日报社的《江南都市报》、四川日报社的《华西都市报》、(以下简称“华西”)、陕西日报社的《三秦都市报》、湖南日报社的《三湘都市报》、河北日报社的《燕赵都市报》等。据中央电视台的统计,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简称"方正电子")承建的"现代快报方正畅享全媒体生产平台"正式通过验收。该平台将真正实现视音频、稿件、图片,iPad、iPhone、PC、纸媒、网媒、掌媒等多媒介、多素材、多终端的全媒体生产和发布。这份曾享誉中国报业、至今仍执江苏都市报业牛耳、全国都市报前十强的都市快报,将通过该平台逐步推进全媒体战略,在媒体融合时代焕发都市报业新活力。  相似文献   

20.
近年,企业自媒体发展势头强劲,从企业官网到企业微博、微信,不少企业已开发展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客户端,企业自媒体的专业性和自身条件局限性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着眼于企业自媒体的首个整合运营平台——南都全媒体“发现@WE”应时而生.这是南方都市报系在顺应移动互联网和媒体社交化转型的危机和挑战中找到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