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的“生命教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研究大多是从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等角度探讨生命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或是驻足于对西方“生命教育”的引进与诠释。主要研究涉及“生命教育”的内涵、目的、内容、实践等方面,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2.
国内生命教育研究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的生命教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研究大多是从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等角度探讨生命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或是驻足于对西方生命教育的引进与诠释,主要研究涉及生命教育的内涵、目的、内容、实践等方面,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3.
生命伦理学的宗旨及其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生命是生命伦理学的根本宗旨,围绕着生命这一神圣主题,生命伦理学构建了护卫生命的宏大体系。以生命、生存、生活为内容的“三生教育”将人的生命发展构筑在生命、生存与生活的互动逻辑上。生命伦理学与“三生教育”在本旨上是一致的,并且生命伦理学在生命标准、生命属性、道德参考、价值参考、政策参考、法律参考、原则参考等方面对推进“三生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在促进青少年认知生命、拓展生存技能、敬畏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等方面表现出诸多积极可为之处,但生命教育本身的边界与“内在限度”,风险社会的来临,工具化教育理念与实践的规约,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薄弱等,生命教育也存在不可为之难.推进社会与教育的公平正义,提高青少年应对风险社会的意识与能力,确立生命化教育理念,加强生命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有效推进生命教育、彰显其最大张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国内外对伦理道德建设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伦理学出现了许多重要分支,如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商业伦理学、管理伦理学等。教育伦理学作为伦理学的分支,只在教育学科设置。数学教育专业开设的“数学教育”课程,不提及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是践行生命教育理念、开展生命教育实践的重要依据。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生命教育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在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上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该文从生命成长层次的角度,重新审视了生命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认为生命教育的目标应包含三个层次,即“懂得珍爱生命”、“促进生命发展”、“引导自我实现”。相应地,应开展“珍爱生命教育”、“生命发展教育”、“自我实现教育”三方面内容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范式中,生命意义的寻求、发现与实现是每个个体生命的生存使命。从生命的视野看,个体生命只能成为生命的独一无二的自己,成为生命“所是”和“所能是”的自己。这一答案从生物学、伦理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得到有力支持。当今人类的发展为个体生命成为自己提供了可能,当代教育改革正朝着有助于个体生命成为自己的方向发展,教育有义务帮助一个人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他自己。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范式中,生命意义的寻求、发现与实现是每个个体生命的生存使命。从生命的视野看,个体生命只能成为生命的独一无二的自己,成为生命“所是”和“所能是”的自己。这一答案从生物学、伦理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得到有力支持。当今人类的发展为个体生命成为自己提供了可能,当代教育改革正朝着有助于个体生命成为自己的方向发展,教育有义务帮助一个人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他自己。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生命教育在国内越来越受重视,从学术领域的理论讨论,到政策层面的官方指导文件,再到操作层面的学校课程、课题研究,都让我们看到,生命教育已经在国内生根、发芽。而国外和我国港台生命教育成功的经验,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生命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价值追求。然而,何谓生命教育,如何有效实施生命教育,目前还没有形成明确一致的观点。深入了解国内外生命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和现状,有利于把握实践的方向向。。本本文文以以““生生命命””““生生命命教教育育””““生生命命与与教教育育””““生生命命化化教教育育””等等为为关关键键词词,,进进行行文文献献检检索索整整理理而成,以期为我国中小学践行生命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幼儿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幼儿生命教育应遵循“以生活为本”、“知识与情感并重”、“认知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并以了解生命的产生、关爱生命的成长、正确对待生命的消逝为内容,将生命教育融入幼儿生活的点滴之中。  相似文献   

11.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全面地、立体式地回答了教育是什么、教育学是什么这两个教育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并以回到“原点”的思维方式,从纵向的挖掘寻找了历史上各家教育理论的魂,又从横向的维度从五个层面确定了叶氏教育学的基因———“生命?实践”。叶澜老师及团队创造了中国教育学新的发展历史,这个力度在于它是理论上的“道”和实践上的“器”两者高度的统一,即“五个一”:一套教育理论、一种研究方式、一批转型学校、一支研究队伍、一条改革之路。叶澜老师教育学指向的生命,体现了叶澜老师自己的生命,把自己半生生命用在了创建“生命?实践”教育学之中,体现了崇高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背景“十二五”期间,我承担了北京市规划办青年专项课题“高中生生命教育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本课题研究将生命教育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相融合,目的是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一、生命教育的价值20世纪90年代,教育家叶澜教授发出“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先声。近年来经众多研究者的研究与实践,生命教育的意义得到进一步的扩充和发展,呈现出21世纪的新样态: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理念,通过“知、情、意、行”等途径,引导儿童认识生命、感受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爱护生命并最终实现生命价值,提倡教育中人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生命伦理学(Bioethics)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源于美国,最早是由威斯康星大学生物学家波特在他的著作《生命伦理学:通往未来的桥梁》中提出的。他的定义是用生命科学来改善生命的质量,是“争取生存的科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命伦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多学科(包括生物学、医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的学术领域。我国的生命伦理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教育学原创性研究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概念体系,进而支撑话语体系的建构。“生命·实践”教育学所构建的学派概念体系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三类:学派全新性概念,如“生命·实践”;学派更新性概念,如“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学派衍生性概念,如“自觉→生命自觉”。相较于其他教育学概念体系而言,“生命·实践”教育学具有自身概念体系的特质——理论与实践交互生成的“理实观”,主要表现在:在基本位层上以“基本理论”研究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中的“基本”;以复杂性思维和复杂性理论作为基础的理论“细胞”再生;在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之间的“中间地带”提出第三条道路“转化逻辑”。  相似文献   

16.
“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内涵以及建构,是一个值得反思和批判的问题。因为无论是在生命内涵,理解生命的方式,还是在以之为核心的教育学体系上,都存在诸多疑问。从根本上讲,“生命实践教育学”对待生命、实践的态度都远离了二者的真义,从而使“生命实践教育学”成了“技术教育学”。  相似文献   

17.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加强对青年学生生命价值、人生意义、人我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生与死等问题的教育至关重要。生命伦理学课程将生命科学知识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有机结合,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真善美的精神理念是一种积极探索,对培养大众的伦理思考和抉择能力将起到无以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历史责任感培养、科学伦理观培养、情感和道德教育等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命伦理学课程开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在综合我国高校生命伦理学课程开设现状的基础上,对该课程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思考,期待引起我国高校对生命伦理学课程建设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从马克思人本理性哲学的人本原理出发,可推出其在应用伦理学领域的体现在于对人生的关怀,即对“生命、生存、生活”的关怀。“生命、生存、生活”是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基本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这就是“三生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三生教育”是教育观念的重大创新,把它建立在马克思人本理性哲学基础上是至关重要的。人本理性哲学与“三生教育”是深度相关的,是“体”与“用”、根与叶的内在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意蕴是以现象学的态度——“回到事物本身”来研究数学,追求“数学思想”的敞亮和儿童“数学之思”的显发与弘扬。实践申。通过儿童“生命·实践”的教学化活动——儿童的生命实践活动体验、生命实践活动建构、生命实践活动创造、生命实践活动表达,达成“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旨趣——“面向思的事情”!由此.现象学所带给“儿童数学”的绝不仅仅是某种特定的教育实践与研究方法(如悬置——对教学经验或理论的存而不论、数学的本质探原、返回儿童的生活世界、消解师生主客二分的本质直观等等),而是一种“儿童数学”的现象学精神——回归儿童的“生命·实践”路向!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是一种以塑造人生观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是从“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基础上提出来的,并在环境保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潮中得到发展。生命教育既可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也可作为一门专属课程。作为教育理念,宜采用融合式教学方式,渗透在其他学科的教育活动中;作为专属课程,宜以生命科学为载体,将所有教育内容连接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通过生命的多样和独特、生命的脆弱和顽强等知识进行生理层面的生命教育,通过生命的和谐、生命的责任等知识进行社会层面的生命教育,通过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等知识进行精神层面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