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第四维的概念经常被认为是很神秘、很值得怀疑的。我们这些只有高度、宽度和厚度的生物,怎么竟敢奢谈什么四维空间呢?从我们三维的头脑里能想象出四维的情景吗? 的确,我们想象不了出现在三维空间背景上的四维物体是什么样子,正如同我们不可能将一个三维物体压进一个平面那样。当然,我们确实可以在二维的平面上画出三维物体来,因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将一个三维物体压进了平面,然而,这种压法,是用几何投影的  相似文献   

2.
我们都对周围的维非常熟悉,尽管我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大多数人都很熟悉二维(如纸上的画)和三维的物体(包括苹果或汽车在内的日常物体都存在于三维空间之中),然而,对于蚂蚁而言,想要熟悉三维物体,无疑要求笨猪飞上天了。  相似文献   

3.
三维造型技术已迅速成为CAD技术的主流,是因为它具有许多传统的平面二维设计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平面二维CAD技术虽然能够提高作图效率,但还是像手工绘图那样用投影来描述物体。而三维造型设计技术则是利用计算机提供一个模拟的三维空间,工程师们可以直接地在这个三维空间里建造物体的模型,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三维空间对几何形体的描述比传统纳二维技术更真实、更准确、更全面。  相似文献   

4.
赵申 《教育技术导刊》2018,17(5):117-120
针对智能汽车行驶过程中障碍物检测问题,提出一种使用双目立体视觉的距离信息与障碍物纹理信息相结合的障碍物检测方法。首先,将双目相机的左图和右图校正后进行匹配得到视差图,根据相机内部参数和外部参数将视差图投影为具有距离信息的鸟瞰图,去除地面及高空背景目标,在鸟瞰图上将相近的点云聚类为一个目标,得到障碍物的粗略位置信息;然后,将得到的位置信息映射到原图,并形成多个候选区域,在候选区域查找障碍物边缘信息,得到障碍物具体位置。该算法结合了物体距离的三维信息和物体形状的二维信息,使障碍物的分割结果更加精准。针对典型交通场景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弥补单独使用距离信息或者纹理信息带来的障碍物分割不准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们都对周围的维非常熟悉,尽管我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大多数人都很熟悉二维(如纸上的画)和三维的物体(包括苹果或汽车在内的日常物体都存在于三维空间之中).然而,对于蚂蚁而言,想要熟悉三维物体,无疑要求笨猪飞上天了.在地面平摊开一张大纸,让一群蚂蚁在纸上爬,蚂蚁只能看到纸  相似文献   

6.
三维数字化扫描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模具、制造业、雕塑、文物保护等多个行业,对于大型复杂物体,快速准确获取物体的三维信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为解决大物体测量存在误差大、速度慢的问题,以现代索纳塔汽车为载体,采用德国Carl-Zeiss公司的PHOTOGRAMMETRY照相法系统和COMET三维扫描仪的方法,研究出整体精度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狭义相对论意义下,运动的物体的测量形象和视觉形象是不同的.根据狭义相对论关于空间的测量理论,对高速运动的点、线以及几种特殊的二维或三维图形进行分析;研究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其测量形象与视觉形象所发生的畸变程度及其异同点.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在工程设计与生产中,一般采用图纸设计的方法,即用二维的投影图来表达物体的各种信息,设计人员要在脑海中构思出产品的立体形状,并根据投影原理,转化为便于在图纸上表达的二维视图,把设计意图表达出来;而生产者则要根据这些二维的投影图,想象出机件实际的三维形状,进行加工。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飞速发展,利用先进的CAD软件,直接画出机件的三维实体图形,省去了不必要的中间转换过程,符合人的思维过程,减轻了设计工作量,增强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在机械CAD中,利用AutoCAD2000进行物体的三维造型,…  相似文献   

9.
黄方遒 《考试周刊》2009,(12):43-44
一、透视学的出现与发展“透视”一词是西方概念,它是“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立体物体的绘画方式。画出的物体看上去就象在一个视点看到实际情形,物体具有立体感,具有离观者越近。显得越小的空间关系”。透视学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出现肯定了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相似文献   

10.
人的眼睛是一个光学系统,眼睛的晶状体可以近似看成是一个凸透镜,视网膜就是屏。眼睛看到的物体,是该物体经过“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实像。根据物体所在距离的不同,人眼可以通过睫状肌的松紧自动调节“凸透镜”的焦距,使像落在视网膜上。  相似文献   

11.
视觉登记包括视觉信息的获取、编码、传输、表征等环节。其中,获取是一个眼睛照相的过程;编码是视网膜的中、内层将视觉信息转换成"二维条形码"信息的过程;传输是视神经纤维将视觉信息传递到V1区功能柱外层的过程。视觉信息最终是以功能柱外层为"像素",以V1区全境为显像区域瞬时表征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我们要在二维的纸上表现三维的空间,使画的图看起来有纵深,像真实的空间,这种技巧,我们称为透视。透视的基本规律是近的物体大,远的物体小。我们在飞机上看到地面的车辆楼房都像小盒子一样,也是因为距离很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三维视见变换公式的矢量推导方法朱仁芝,吴若云1.引言三维视见变换是把三维物体显示在二维平面上的一种方法,目前《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些教材上,推导三维视见变换公式,都是采用旋转坐标法。 ̄[2]这种方法延用已久,在不同的教科书中,尽管旋转过程或有差异,但都...  相似文献   

14.
全球汽车行业已进入新一轮转型期,智能网联汽车正在高质量发展,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智能交互技术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一环。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智能交互技术开发人员,并适应智能网联汽车间以及车与环境之间交互技术的快速发展是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智能时代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需求,建设了基于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的智能交互技术“五位一体”教学平台,这包括出版产教融合的新型态教材、建设在线课程、开发智能交互轮式机器人教学载体、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和设计实践教学案例,多维度、立体化地开展智能交互技术课程教学,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并面向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职业教育相关院校开放教学资源,对培养该领域创新型工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阐述工程设计中,三维造型和二维投影图的作用,用AutoCADR14作平台,将二维平面图转化为三维造型,利用已建立的三维造型生成二维投影图,使工程设计和二维绘图,方便、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16.
眼睛与眼镜     
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通过眼睛后成在视网膜上的是一个倒立的实像,但是人的感觉却是正立的实像。这是因为人的眼睛与生俱来就已习惯于这种感受:看物体时,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的实像,人们的感觉就是正立的实像。正常的眼睛既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眼睛能看到物体是由于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其中的晶状体是一个焦距大小能够变化的凸透镜。当眼睛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表面的凸出程度变小,焦距变大,如图1(a)所示。当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表…  相似文献   

17.
盲点是指眼睛视网膜中部的一个中央区,该区域由于有眼动静脉和眼神经通过,因此在该区域没有视觉细胞,医学上称为视觉盲点。如果有物体正好处于眼睛的盲点位置。就会出现视而不见的情况。思维盲点是指人在思考问题过程中.由于受问题本身或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的一种“思维困境”,  相似文献   

18.
在智能车辆自主导航中,对于复杂多变道路的识别和定向,在机器视觉辅助的前提下,往往需要借助许多其他复杂的传感器进行综合定位,增加了车辆的制造成本。造成这一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透视原理所引起的视觉畸变使得我们很难对当前的路面情形作出判断。提出了一种基于色差分割的阈值算法,在此基础上使用IPM(逆透视映射)算法,将相机拍摄到的世界坐标系下的三维景物转换成其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图,以此来修复由于透射原理所造成的视觉畸变。  相似文献   

19.
分形体是其组成部分与整体相似的形体。以分形体为研究对象的分形几何学诞生于本世纪70年代中期,它的诞生为数学和科学注入了新鲜血液。 传统的几何学研究的对象具有整维数,如零维的点、一维的直线、二维的平面、三维的立体、四维的时空。但是,实际上绝大部分现实物体却不是整维数,而是分维数,  相似文献   

20.
<正> 人的正常眼有精确、完善的色觉功能,可区分波长在380~760nm可见光谱中的150余种不同的颜色,主要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色。色觉使我们拥有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1.颜色视觉1.1 视觉的产生。视觉的外周器官是眼,光波的感受器是眼球壁内层的视网膜。外界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进入眼内,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实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引起超极化型的电位变化,经过视网膜内复杂的细胞网络传递和初级信息处理,最后诱发节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沿视神经传入视觉中枢——枕叶距状裂上、下缘皮质,形成视觉。因此,视觉是由眼、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的共同活动完成的。据估计,在人脑获得的全部信息中,90%以上来自视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