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彪 《快乐阅读》2011,(26):135-136
比喻是用具体、通俗、浅显的事物或道理说明抽象、深奥难懂的事物或道理的一种方法。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运用比喻,是用一些形象或易理解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某些抽象的概念,从而使学生感到鲜明、生动且有实感的一种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2.
一、物理比喻的含义 在物理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比喻,我们称之为物理比喻。所谓物理比喻,就是借用学生实践活动中已认知的事物来说明与其本质不同的而又有相似之处的物理概念或论说的一种教学手法。 第一、被比喻的物理概念或论说应是学生所较难理解和接受的部份。例如概念中的“质点”、“热量”、“场”、“电容”、“电动势”等,论说中的“布朗运动”、“几率波”、“轨道量子化”等,这些是物理教学中作为被比喻物的对象。 第二、物理比喻的比喻不但要鲜明,而且要“形”、“实”、“知”。“形”是形象,“实”是具体,“知”是认知。 例如:教材中用“高度差”来比喻“电势差”。比喻物“高度差”是学生已认知的。又  相似文献   

3.
一堂修辞课     
最近,我组沈老师运用启发式教学,用一节课的时间,讲清了修辞中比喻手法的特点和用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这节课的教学情况,概述如下.上课了,沈老师先给学生讲解比喻修辞的含义:比喻就是一般说的“打比方”,是用另外一件事物来说明所要说明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比喻,可以使要说明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可以把艰深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概念的东西形象化.因此,好的比喻能够引起人们的联想,从而使读者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受到感染和鼓午.例如:红旗翻动,象大海上的波浪.  相似文献   

4.
略谈比喻句教学福建蒋大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比喻”是最先接触的、出现最多的修辞手法。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从第三册开始直至十二册都提到比喻教学。从阅读的角度看,比喻是用具体、熟悉、浅显的事物“打比方”,借以说明与它性质不同的、抽象的、陌生的、深奥的事...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理解什么是“拿来主义”和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懂得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二、学习本文运用通俗的比喻和人们熟悉的事物以说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本文共提到三个“主义”。“闭关主义”只是  相似文献   

6.
<正>"比喻"是一种语言艺术。课堂教学恰当地引用"比喻",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在生物教学中,碰到抽象性较强的概念或原理,选用适当的具体事物,用比喻的认知功能来说明微观、抽象的原理,用已知来开拓未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一个好的比喻,能使学生加深记忆,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一、比喻和比喻教学的概念所谓比喻是利用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个事物(本体)比作另一事物(喻  相似文献   

7.
与学生谈话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Q但如果要把道理讲清楚、讲透彻.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却并不是容易的事。只有懂得语言艺术、善于运用谈话技巧的老师才能做到。掌握语言艺术.需要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更需要教育经验的积累。这里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谈谈教育语言艺术的运用。一、巧用比喻比喻,可以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使语言富有感染力,说服力。为了把话说得更加明白、形象.我们经常借用比喻,如用“形影不离”来形容两人关系密切,用“鹦鹉学音”比喻没有独立见解的人。与小学生谈话,更应该多借助于比喻,使概括抽象的道…  相似文献   

8.
郭莹 《甘肃教育》2011,(20):79-79
在化学教学中,要把抽象深奥、枯燥无味的化学知识变得有趣,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离不开比喻的妙用。如果把生动形象、贴切恰当的“比喻”运用在化学教学中,可增加趣味性、说服性,能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9.
比喻说理源远流长。在我国,先秦时代的《墨子·小取》便给它下了定义:“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辟”通、“譬”,即“比喻”。运用比喻说理能使抽象的事理显得具体形象,易收深入浅出之效。在中学议论文教学与写作中经常要接触到比喻说理的问题。比喻说理,按不同的标准划分有不同的类型。从喻体性质分,有正喻型、反喻型;从喻体数量分,有单一型、复杂型;从喻体内部关系分,有单纯型、复合型。一、正喻型 1、肯定式通过比喻,认定比喻事物间的理由与推新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教学比喻比喻是指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有相似之处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所谓教学比喻,就是教师把这种修辞方法移植到物理课上,用学生熟知的,且与新的知识有某些相似特征的事例,对应说明新知识的疑难之处,以配合正面讲解,使学生获取感性知识,启发他们认识事物的本质以达到优化教学之目的。在物理教学中,对一些重要的物理概念运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再配合正面讲解,可使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认识问题。以使抽象的物理概念简单化,直观化。甚至一语令人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所以,比喻是物理教学中突破难点的…  相似文献   

11.
本人在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在讲解定义、概念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比喻,能使枯燥的知识兴趣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不但能减少教学难度,而且使教学内容直观、易懂、易记,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拓展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电工学》的教学中,能够灵活多样、恰到好处地运用比喻,将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比喻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易于理解与掌握抽象的定义、概念例如,在讲授直流电路这一章的“电流”与“电位”时,介绍导体内电流产生的条件:导体两端…  相似文献   

12.
一、发挥数学教学艺术的形象性,使数学教学生动化 万物皆有形,形象性是艺术的外显特征。数学教学艺术的形象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形象化的语言。课堂上可采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如,在教学“约数和倍数两者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时,可引用女儿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②形象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时可通过数形结合、类比等方法,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教师要弓l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触摸、描绘,从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增加对图形的直观感受。③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时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数学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形象感知数学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化学中的直观教学除了实验以外,还可以使用模型、标本、挂图、投影、录像、电影以及比喻等手段。 比喻俗称“打比仿”。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原理等,限于条件难于用实验或其他手段时常用比喻的方法;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某些弊病也可巧用比喻,以利纠正错误。 比喻一般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用简易的道理比喻深奥的化学原理或抽象的概念 如用假想的给氢原子照相,再把很多张氢  相似文献   

14.
记忆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基础,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基本手段,也是智力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有了良好的记忆力,不仅能帮助记住所学物知识,而且有利于智能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怎样帮助学生记忆?又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呢?一,教会学生形象记忆.少年儿童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因此,教师应尽力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内容转化为形象的事物加以记忆.例如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启发学生把所学的数字与日常生活中具体形象的事物联系起来.把“1”比喻象小棒,“2”比喻象鸭子,“3”比喻象耳朵,“4”比喻象小旗,“5”比喻象称勾,“6”比喻象哨子,“7”比喻象镰刀,“8”比喻象葫芦,学生就容易记住了.又如教学“大月、小月”时,教师引导学生把左拳中的凹凸部分与大小月对应起来,师生边指边数,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大月、小月的分布规律.二、教会学生理解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抓住实质,记准记牢,不理解的知识容易记错.例如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学生往往忘记除以2.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对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用“底×高÷2”,尤其是为什么要除以2不够理解.因此,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弄清公式的来龙去脉,学生理解了  相似文献   

15.
说明文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难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曾尝试运用比较法进行说明文的写作教学。 我们教学说明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文的说明中心,更深层次的意义是要让学生掌握好说明的顺序与方法。古人在谈到读与写的关系时,有一个很恰切的比喻:“读是熔金,写是铸器。”读在为写打基础,写在读  相似文献   

16.
比喻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比方”。一般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描述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比喻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本体(被比喻物),二是喻体(比喻物),三是比喻词(用于本体和喻体之间标志比喻的词语)。但在小语教材中却出现了特殊情况:一是无比喻词却是比喻句;二是有比喻词却非比喻句。笔者发现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上述两种情况的区别,造成了知识性错误,现就教材中的有关例句予以分辨。  相似文献   

17.
解决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抽象和乏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即是用比喻;工科专业教学与育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1.对偶技法 就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语言格式拟题,描写人物或说明一种道理。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题目就是比喻说理的对偶句。 2.比喻技法 为了加强对某种事物的印象和感受,用具体的、熟知的、浅显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生疏的、深奥的事物。如《香山红叶》,作者用枫叶比喻老向导,枫叶经霜,越老越红;老向导经“风吹雨打”,在新的  相似文献   

19.
一、比喻揭标法通过打比喻,将抽象、模糊的东西,变成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东西,使之形象、直观地渗入学生脑中。如教学声母“n”,可以这样揭标:“这节课,我们要给声母家族增加一名新成员(板书“n”),通过学习,我们要知道它的名字——读准音,它的模样——认清形,给它画一张像——正确书写.还要给他找几个朋友——学习“n”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及四声,最后要练习直呼。”这样,学生就非常消楚要做些什么,达到什么目的。  相似文献   

20.
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对某些物理概念规律理解不透,尤其是对一些抽象的,或是容易混淆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相关的概念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实效,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方法,其中“引申”“比喻”法就能加深学生对某些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本文结合实例谈谈用“引申”“比喻”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物理概念规律的一些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