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行汉字的80%以上都是形声字。形指形旁,表示字所指事物的类属或意义;声指声旁,表示字的读音。表义是汉字的本质特征,所以识字的关键是据形析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同一个声旁加上不同的形旁组字教学。如: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可从不同的形旁区别字义,...  相似文献   

2.
<正>1.关于字形教学根据形旁的表意特点教字形,形声字的形旁一般能表示事物的类别,掌握了形旁的意义,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字义,而通过分析字义又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字形,纠正错别字,区分形近字,掌握字的正确写法。1.1利用形旁的含义掌握字形。形声字的形旁是表义的,因此,根据形旁的含义,就可以确定字形,推知字的写法。例如想写"寒暄"一词,而忘了"喧"字的写法,是写成"暄"还是  相似文献   

3.
慧眼识汉字     
正字义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汉字往往形成特定的意义,因而识记字形与理解字义关系密切。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字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推敲字义进而辨析识记字形的方法具体如下:一、比形法即从偏旁的异同来推敲字义,从而辨析识记字形。我国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表示汉字  相似文献   

4.
变形识字     
变形识字○赵泽(江苏省通州市教师进修学校)(一)变形旁悟字义汉字中,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形声字,往往表音的声旁是同一个,变换表义的形旁,有利于学生运用汉字构字知识记住字形,正确理解字义。例如:“尧”作声旁的,加“水”可以“浇”,有“足”可以“跷”,点“火...  相似文献   

5.
于虹 《文学教育(上)》2010,(12):126-126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其中形声字占85%以上。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构成。字是词的书写符号,是语言中词的音和义的最小载体,所以字义也往往与字的读音有关。这种现象在形声字中的反映,就是声符除了标声之外也往往兼有表意的功能。而声旁的表意功能,往往被我们忽视。  相似文献   

6.
汉字形声字一般可分为形旁和声旁两部分,形旁表示该字的义类,声旁指示它的读音。一般的语言学著作都是这样表述的。形声字的形旁与声旁分工的确是如此分明吗?声旁仅仅就是指示该形声字的读音吗?其实不然,形声字的形旁与声旁处于一种辩证的互补关系之中,形声字的声旁在表音的同时也起表意作用,形旁在代表字的义类时也指示了字的读音。本文我们拟重点探讨一下形声字声旁的表意功能。形声字声旁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读音,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形声字声旁和整个字的读音完全相同,例如:“换、唤、涣、焕、痪”等,读音同声旁(hu劋n)完全相同,虽然有些形声…  相似文献   

7.
<正>要认的字:狼猩蛇鹤鸽羚蚯蚓螃蟹虾蚕一、教材简析本“识字加油站”共编排了10种动物名称,包含了12个生字,其中11个是形声字,只有1个“蚕”是会意字。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密切相关,特别是形声字,掌握形旁表义、声旁表声的特征,就可以进行字义和读音的推测。一些字及部件的形义,如“蚕”以及“鹤”字的左旁“隺”有一定的难度,只要依据字理进行适当的析解便可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8.
形声字世界上的文字有表(?)和表意的分别。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它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汉字构字的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几种(即六书),其中最多的是形声字(?)形声字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义范围,叫形旁(?)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声音范围,叫声旁。形声字形旁与声旁组合的位置是多种多样的(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外形内声、内形外声、形占一角),懂得形声字的造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汉字.但是,由于语音的演变,有些声旁不再代表这个字的实际读音了,靠声旁推断字音容易造成误读.另外,有些形旁也不能表义了,靠形旁也推不出字义来。这两点必须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常用汉字中有80%以上是形声字。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形旁,一个是声旁。形旁表示字的意思,声旁表示字的读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带有“王”字旁的字,如“瑕”、“瑜”、“珍”等。记得在教学“瑕”时,有个学生问我:“瑕”字含有关玉的意思,偏旁却是“王”,为什么不是“玉”呢?是啊,用“玉”字做偏旁更合适,这是为什么呢?课后我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原来在这个字中,我们所  相似文献   

10.
《中学文科》2004,(9):3-6
正确区分形声字。中国汉民族文字是表意文字,90%以上的字是用“形声”方法造出的。“形声字”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表示字的读音,叫声旁;一个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叫形旁。相同读音的字由于共用一个声旁,因此容易搞混,但是因为所表示的意思不同,形旁又有区别,因此我们要严格区别字的意思,识记汉字字形。如“书籍”与“狼藉”;“裁判”与“栽树”。  相似文献   

11.
人们说,教师主要靠嘴工作,这就说明了语言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语文教师是专教语言、文学的,更应注意语言的提炼,力求做到两点:一是准确、简明。如有一次我这样说明“形声字”:“汉字由形旁和声旁构成的形声字很多很多,它由两边组成,一边表示这个字的意义,叫形旁,一边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叫声旁,如‘钢’字。我们可以从表示意义的那一边推测这个字的含意;也可以从表声音的那一边推测这个字的读音。”讲  相似文献   

12.
一、把握字义每个汉字都有其固有的字义和在具体语境中的语境义,我们只要明了这个字的字义,把它放到语境中结合词语来整体把握,就不会误读误写了。二、明确字音许多汉字读音尽管相近,但其声、韵、调还是有细微区别的,只要能准确读出这些字的读音,就能比较轻松地辨析这些音近字了。三、辨析形旁汉字绝大多数都是形声字,因此我们通过辨析其形旁,就能比较准确地辨析汉字了。四、明白结构汉语中许多词语(尤其是成语)往往结构对称、词义对应,甚至连偏旁也相同。我们可以利用它的这一特点来辨析其书写是否正确。五、了解来源有些词语如果不明了它…  相似文献   

13.
<正>形声字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也就是由表示意义的意符(也叫形旁)和表示声音的声符(也叫声旁)组合而成。如“抬”字,左边的“扌”是意符,也就是说这个字的意思与它相关联;右边的“台”是声符,也就是说这个字的读音与它相同或相近。形声字是最高产的造字形式,汉字中80%以上的字都是形声字。  相似文献   

14.
党静 《现代语文》2010,(6):130-132
汉字发展到今天已经产生了大量形声字。声旁表音,可以启发留学生类推示音;形旁表义,可以帮助留学生掌握一些形声字的类别意义;另外,声旁的相关表义功能对留学生识记汉字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对外汉语形声字教学中,要运用好形声字"见形知音"和"见形知义"的特性,尽力帮助学生走出"汉字难学"的困境;还要注意培养学习者的声旁意识和形旁意识,教会留学生自觉运用声旁策略和形旁策略解决字音和字义问题。既然是形声字教学,形和声都需要重视,尤其不要忽略声旁表义。  相似文献   

15.
[活动要求]1.熟悉汉字查检字典的常用部首。2.懂得形声字的一般特点是由表示字义的形旁和表示字音的声旁构成的合体字。3.掌握部首法查检字典的一般规律,并能按部首  相似文献   

16.
所谓形声字,是由表示字义类属的偏旁(形旁、意符)和表示字音的偏旁(声旁、声符)组成的合体字。如:“洋” (yáng),形旁氵表示海洋有水,声旁羊(yáng),表示读音。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不知如何去分析和掌握形声字。因此有必要探讨分析形声字的难点和关键,以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 分析形声字,就要认真细致地去辨析它与会意字的区别,辨析它的形符(意符)和声符。这是分析形声字的两个难点和关键。 首先,认真辨析形声字和会意字的区别。从理论上讲,区别形声字和会意字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会意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意的象  相似文献   

17.
黄进雄  张健红 《教师》2014,(28):71-72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据统计,形声字占常用汉字80%以上,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形声字的识字教学,教会学生分析形声字的结构,使其能够根据形声字声旁的表音功能辨识形声字,从形旁入手,能识别字形正误,又根据形旁与这个字意义有关的特点,了解其字义,正确书写。  相似文献   

18.
林妙真 《广西教育》2010,(13):50-50
一、培养迁移思维 中国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形声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组成,形旁表示这个字的意义范畴,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教师恰到好处地利用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开展教学,能有效帮助低年级学生识字。  相似文献   

19.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汉字以形声字为主。因此,教学中要注重抓住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教会学生根据形声字声旁的表音功能来读准形声字,从形旁入手,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字义,从而正确书写。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低年级归类识字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归类方式:看图归类识字、形声字归类识字、同音字(音近字)归类识字、会意字归类识字、反义词归类识字等。看图归类。就是将表示同类事物的词语集中在一起,让学生看图识字(词)。如“杨树、柏树、松树、样树。梧桐树”等,不仅事物类别相同,而且词中生字的形旁也都相同。形声字归类。六书中,形声字是最主要的构字方式。形声字在汉字中占80%以上。形声字归类为两类:一是声旁带构字部件,可称之为基本字带字,,如:人——认、市——柿、主——注,此类型形声字归类突出了字形的难点声旁,容易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