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确定猪圆环病毒2型衣壳蛋白(PCV2)感染引起未折叠蛋白反应的关键病毒蛋白,以及探究PCV2感染中未折叠蛋白反应与凋亡之间的联系。创新点:本文首次鉴定出PCV2感染引起未折叠蛋白反应的关键病毒蛋白。方法:构建表达病毒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瞬时转染PK-15细胞,采用免疫印迹检测未折叠蛋白反应通路的关键分子;利用RNA干扰抑制perk基因的表达来验证激活的通路;通过抑制内质网上游分子PERK并利用免疫印迹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研究内质网应激与凋亡之间的联系。结论:PCV2 Rep和Cap蛋白能激活PERK-e IF2α-ATF4-CHOP通路,PERK通路在Cap诱导的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阿霉素(ADR)作用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和正常ARPE-19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和信号通路,探究ADR治疗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疾病的潜在机制。创新点:首次运用基因芯片技术通过比较转录组学分析探究ADR促进ARPE-19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比色法和碘化丙啶(PI)单染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ADR对ARPE-1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ADR作用的ARPE-19细胞(实验组)和正常ARPE-19细胞(对照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和相关信号通路;用JC-1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和Bcl2/Bax蛋白表达比率检测线粒体功能;通过检测γ-H2AX、p-CHK1、 p-CHK2等蛋白表达量分析DNA的损伤和修复。结论:ADR通过启动DNA损伤反应,引起p53信号通路依赖的线粒体功能失调并激活caspase依赖的凋亡,最终导致ARPE-19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及其调控机制;补充了最新的调控通路;探讨了内质网应激与肿瘤发生和细胞凋亡的关系。同时将内质网信号通路全面概括到一张图中,综合阐述了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的调控机制,并把内质网应激与细胞凋亡、肿瘤发生关联到一起,方便读者更好地了解与学习内质网应激。  相似文献   

4.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能够感受一系列细胞内外的环境因素(如氨基酸),从而控制细胞生长和代谢。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众多蛋白被发现能够参与受氨基酸调控的m TORC1信号通路中。RagGTPases能够将氨基酸的信号传递给mTORC1并招募mTORC1到溶酶体表面。近年来,参与mTORC1信号通路的蛋氨酸代谢物、亮氨酸以及精氨酸的感受体逐渐被发现。感受体的鉴定有助于理解细胞是如何通过调整内部氨基酸感应通路来满足自身需求。本文综述了氨基酸调控mTORC1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并探讨了感受体如何将特定氨基酸信号精确传递给mTORC1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全反式视黄醛(atRal)能否代谢生成全反式维甲酸(atRA),并比较两者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的细胞毒性作用,以阐明atRA生成的意义。创新点:建立atRA的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并证明atRA的生成是视网膜中atRal的重要解毒代谢通路。方法:利用UPLC-MS/MS分别检测猪眼神经视网膜及RPE层中atRA的含量;利用ARPE-19细胞系模拟atRal在RPE中累积,用UPLC-MS/MS检测细胞内及培养基中atRA的含量,并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 CR)检测CYP26b1的表达;利用CCK8、DCFH-DA染色、qP CR、westernblot等方法对比等浓度atRA和atRal在RPE细胞中所诱导的细胞毒性、氧化应激、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用UPLC-MS/MS检测视网膜atRal清除障碍的ABCA4-/-RDH8-/-小鼠眼球中atRA及全反式视黄醇。结论:明确atRA在正常视网膜中能够代谢产生;证明其形成有利于RPE细胞中累积的atRal迅速代谢消除;其自身诱导细胞氧化应激的能力显著低于atRal,因而能显著减弱后者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α-硫辛酸对热应激引起小鼠睾酮分泌失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性成熟雄性SPF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热应激组和α-硫辛酸+热应激处理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睾酮含量,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IHC)分析各组小鼠非折叠蛋白反应信号通路的关键信号转导调节分子肌醇需求酶1(IRE1)在睾丸中的表达定位,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IRE1和促凋亡基因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的血清睾酮含量显著下降(P<0.01),睾丸组织中IRE1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P<0.01);与热应激组相比,α-硫辛酸+热应激处理组的血清睾酮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睾丸生精小管和间质细胞中均可观察到IRE1蛋白的阳性免疫染色,但IRE1蛋白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IRE1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5).结论:热应激能够抑制小鼠睾丸睾酮的分泌,降低血清睾酮的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60 mg/(kg·d)的α-硫辛酸能够有效增加热应激状态下小鼠的血清睾酮含量,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α-硫辛酸抑制IRE1介导的非折叠蛋白反应信号通路激活、降低凋亡促进基因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研究硒蛋白M(SelM)在由镍诱导的小鼠心脏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并探索褪黑素的解毒作用。在对雄性野生型(WT)和SelM敲除型(KO)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氯化镍(NiCl2)和/或褪黑素21天后,我们发现NiCl2能诱发WT和SelM KO小鼠心脏的微观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并通过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下降证明这些变化是由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引起的。同时,我们观察到与内质网应激(激活转录因子4(ATF4)、肌醇需要酶1(IRE1)、c-Jun N-端激酶(JNK)和C/EBP同源蛋白(CHOP))和细胞凋亡(B细胞淋巴瘤2型蛋白(Bcl-2)、Bcl-2相关蛋白X(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和Caspase-12)相关基因的信使RNA(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损伤在SelM KO小鼠中更严重。此外,褪黑素减轻了WT小鼠由NiCl2引起的心脏损伤,但对SelM KO小鼠的心脏却不能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综上所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gga-miR-29b-3p对马立克氏病(MD)肿瘤转化细胞侵袭和原癌基因Meq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白来航鸡在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后引发的内脏淋巴瘤为样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ga-miR-29b-3p的表达情况;利用在线生物软件对gga-miR-29b-3p潜在的靶基因进行功能分析.以该miRNA为研究对象,MDV转化细胞系MDCC-MSB1为试验材料,分别转染miRNA激动剂或阴性对照,检测细胞侵袭相关基因MM P2和MM P9以及MDV原癌基因Meq的表达情况.结果:Gga-miR-29b-3p在感染MDV白来航鸡的肿瘤化脾脏和肝脏淋巴瘤中均显著低表达.信号通路方面miRNA的预测靶基因分别参与FoxO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等,这些信号通路可参与肿瘤发生进程.转染miRNA激动剂后,MMP2和MMP9基因的表达量在48 h显著下调(P<0.05);Meq基因在48 h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Gga-miR-29b-3p抑制细胞侵袭和病毒原癌基因的表达,其潜在靶基因能够介导肿瘤发生,提示该miRN A可能参与M D肿瘤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细胞程序性坏死是一种受到严格调控的细胞坏死形式,其发生依赖于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激酶RIPK1和RIPK3以及RIPK3底物混合谱系激酶域样蛋白(MLKL)的活化。由于细胞膜破裂,发生程序性坏死的细胞会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分子,进而引发炎症反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细胞程序性坏死参与调控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肿瘤细胞程序性坏死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激活抗肿瘤免疫功能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细胞程序性坏死也被发现能增强髓系细胞诱导的适应性免疫抑制,进而促进肿瘤发生。此外,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程序性坏死会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细胞程序性坏死信号通路及其在癌症中的复杂作用机制,并讨论了靶向程序性坏死调控蛋白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高表达硫氧还蛋白-1(Trx1)的幽门螺杆菌在致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创新点:首次分析临床分离菌株感染蒙古沙土鼠的胃黏膜疾病动物模型,首次对不同菌株感染所致的胃黏膜癌变相关分子机制进行探索。方法: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 TRAQ)蛋白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对重要分子进行验证。结论:高表达Trx1的幽门螺杆菌在致胃黏膜癌变过程中,三个重要的细胞应激和氧化还原活性蛋白包括14-3-3α/β、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和热休克蛋白(HSP70)参与致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右美沙芬(DM)对激活的小胶质细胞的作用及热休克蛋白60(HSP60)在DM神经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BV2小胶质细胞株,分为对照组,细菌脂多糖组,(LPS),实验组(DM)。Western-blot检测DM对LPS激活的BV2细胞HSP60和Caspase 3的影响,ELISA检测DM对HSP60释放的作用。结果:LPS组中HSP60和Caspase 3的表达及释放都比对照组显著增加,加入DM后,这些因子的水平都明显降低。结论:DM可能通过HSP60信号通路途径阻止小胶质细胞的凋亡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细胞凋亡是细胞在各种死亡信号刺激后发生的一系列大量激活的主动性细胞死亡过程.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主要有两条途径:受体依赖途径(外部途径)和线粒体途径(内部途径),两条途径互相交叉;死亡受体、死亡配体和半胱氨酸蛋白酶等细胞凋亡因子在两条途径中起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MT)对激活的小胶质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BV2小胶质细胞株,实验分为对照组(Con),细菌脂多糖(LPS)组,OMT实验组。应用western-blot检测OMT对LPS激活的BV2细胞HSP60的影响,ELISA检测OMT对HSP60和TNF-α释放的作用。结果:LPS组中HSP60的表达及HSP60、TNF-α的释放都比对照组显著增加,加入OMT后,这些因子的水平都明显降低。结论:OMT可能抑制通过HSP60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因子的产生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ERK5),也称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是ERK家族(MAPK大家族的一个亚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ERK5在背根神经节和脊髓中均有表达。本文着重阐述ERK5相关的信号通路在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ERK5/CREB通路在疼痛信号的传递和痛觉过敏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脊髓背角中ERK5的活化主要在小角质细胞;ERK5的活化可由NMDA受体介导。同时,我们细述了在病理性疼痛中,ERK5活化与NGF-TrkA和BDNF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内层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创新点:POAG的潜在原因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丢失。虽然在传统上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视网膜后极部约30°的结构和功能来评估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但是50%的RGC存在于黄斑区4.5 mm范围内。本研究关注黄斑区约10°范围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有助于更早地监测到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方法:本研究纳入了78例POAG患者及58例健康对照者,其中POAG分为早期青光眼(EG)和中晚期青光眼(AG)。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了以下检测: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icVEP)、标准自动视野计(SAP)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ic VEP检测时给予8%、14%、22%及32%对比度刺激,采集相应的信躁比(SNR)。黄斑区视野敏感度(mMS)通过计算黄斑中心12点的敏感度平均值获得。OCT扫描包括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的平均厚度(GCL+IPLT)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pRNFLT)。我们比较了各组间SNR、m MS、GCL+IPLT及p RNFLT值,并分析了结构性指标和功能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论:POAG组患者的SNR、m MS、GCL+IPLT及p RNFLT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所有P值0.001)。在早期青光眼中,SNR及m MS均与视网膜内层厚度呈中度相关;而在中晚期青光眼中,m MS与视网膜内层厚度呈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内层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创新点:POAG的潜在原因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丢失。虽然在传统上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视网膜后极部约30°的结构和功能来评估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但是50%的RGC存在于黄斑区4.5 mm范围内。本研究关注黄斑区约10°范围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有助于更早地监测到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方法:本研究纳入了78例POAG患者及58例健康对照者,其中POAG分为早期青光眼(EG)和中晚期青光眼(AG)。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了以下检测: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icVEP)、标准自动视野计(SAP)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icVEP检测时给予8%、14%、22%及32%对比度刺激,采集相应的信躁比(SNR)。黄斑区视野敏感度(mMS)通过计算黄斑中心12点的敏感度平均值获得。OCT扫描包括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的平均厚度(GCL+IPLT)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pRNFLT)。我们比较了各组间SNR、mMS、GCL+IPLT及pRNFLT值,并分析了结构性指标和功能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论:POAG组患者的SNR、mMS、GCL+IPLT及pRNFLT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所有P值<0.001)。在早期青光眼中,SNR及mMS均与视网膜内层厚度呈中度相关;而在中晚期青光眼中,mMS与视网膜内层厚度呈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经典Wnt信号通路活性的调控作用,探讨姜黄素在体外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增殖凋亡、β-catenin蛋白表达以及下游相关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20μmol/L、40μmol/L、60μmol/L、80μmol/L、100μmol/L)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姜黄素对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用半定量PCR法检测靶基因c-myc、VEGF和cyclinD1在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后表达情况的变化.结果:姜黄素作用于人胰腺癌细胞SW1990后,细胞增殖的水平明显下降,凋亡率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姜黄素能降低胞质蛋白β-catenin的水平.姜黄素抑制SW1990细胞内Wnt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c-myc、VEGF以及cyclinD1的表达水平.结论:姜黄素能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凋亡(apoptosis),其机制与姜黄素下调经典Wnt信号通路中核心蛋白β-catenin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排斥导向分子(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RGM)家族包含RGMa、RGMb和RGMc三个成员.RGMb在神经、生殖、免疫系统及肾脏、肺、肌肉等重要器官均有表达,并可通过多种途径调节胚胎发育、免疫系统活性、细胞间黏附、肿瘤发生、损伤修复等重要生理过程.RGMb主要参与RGMb-neogenin-Rho信号通路和BMP信号通路,最近发现的PD-L2-RGMb结合作用提示以RGMb为中心的细胞信号网络与功能调节极为复杂.该文将以RGMb为重点,对与其相关的信号通路、生理功能调节及研究进展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近年来发现内皮抑素可以抑制组织纤维化,但是具体机制不详。本文旨在研究内皮抑素抑制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创新点:首次阐明了内皮抑素对成纤维细胞PDGFR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ER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与纤维化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采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建立细胞纤维化模型,进一步应用内皮抑素处理,通过检测胶原及肌成纤维细胞表面标志等了解内皮抑素对细胞纤维化和表型转化的抑制作用。进而检测内皮抑素对成纤维细胞PDGFRβ/ERK信号通路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与抗纤维化作用存在的关联。结论:内皮抑素通过调控PDGFRβ/ERK信号通路抑制瘢痕增生,是多靶点的、具有较好的抗纤维化临床应用前景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教学》2013,(2):73-74
据2012年9月18日《新民晚报》报道,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视网膜研究团队发现青光眼视网膜胶质细胞激活新机制,为临床上防止青光眼恶化和青光眼所导致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死亡(失明)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该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神经科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