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摄影记者而言,采访两会归来后,最大的难题恐怕就是如何挑选见报照片。所以,解剖挑选照片这个过程,或许要比照片见报的本身更富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事实上,从采编双方各自对照片的认知、解读和版面处理中,我们也确实能够看出许多新闻摄影采访以及新闻照片传播的理论问题。作为《工人日报》的一名摄影记者,自1993年我第一次上会至今,已是第8次采访两会。今年,我把在两会上每天拍摄的照片送到夜班后,又多用一点时间,就是在夜班看编辑们如何挑选我的照片。下面谈谈我在夜班看编辑们挑选照片的三次经过。“申纪兰代表的第52个‘三八’节”上…  相似文献   

2.
5月15日,英文《中国日报》刊出该报摄影记者郭建设深入大兴安岭火灾现场拍摄的新闻照片8幅,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注意。这是林区特大火灾自发生并持续蔓延近10天内(第1条消息见报一周内)首次刊登的一组专业记者的独家新闻照片。第二天,美联社就买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结束的’99年度人民摄影报新闻摄影评选,与以往中国新闻摄影界举办的各种评选有很大的不同。除了“高起点、高难度、高追求”成为本届评选的最大特点外,一些未见诸报端或主流新闻媒体没有刊发过的新闻照片的获奖也成为一道风景。 相对大多数新闻摄影评选要求“参评照片必须见过报”这一规定来说,此次未见报作品的参评是一种大胆而有益的突破,但优秀新闻照片未见报多少令人有些遗憾。因为这些作品并不是拍得不好,而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有些编辑不大懂新闻照片,缺乏图片意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摄影照片见报通常是两种情…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重大的社会活动场合,只见闪光灯一闪、快门一声咔嚓,第二天照片就见报了。人们误认为这就是摄影记者的全部工作,于是人们觉得:新闻照片是很好拍的,当个摄影记者也是很容易的。  相似文献   

5.
某省级新闻摄影评选中,有这样两条不成文的规定:一是要省内见报,二是要在省内拍摄。 在异地媒体上发表,丝毫不会影响新闻照片的属性,为什么就没有参评资格呢?而有些新闻照片虽然不在省内拍摄,但拍摄对象却与省内有密切的关联。比如建国五十周年大典时,作者从省内视角切入,拍摄的系列照片中有这个省的游行彩车和这个省籍的武警战士担任庆典警卫任务等照片,并在省内见报了,为什么就不可以参评?按照这样的逻辑,中国记者拍摄的国际新闻照片就更没有资格参加评选了。  相似文献   

6.
报纸通常被称作“新闻纸”,见诸报端的新闻照片是新闻大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它首先应该具有新闻属性这个共性,其次才是具有摄影作品品格的个性。新闻照片不仅要求照片直接传递凝聚成静态的新闻,还要求配发的文字说明五 W 齐全,增加新闻的动态信息量。可是笔者读到的见报新闻照片,内中有不少文字说明常常五 W 不全。究其原因,或因照片投稿者缺乏这方面专业知识,或因匆忙疏漏,更主要的是编辑和审查签发者把关不严,认为新闻照片以照片传递新闻,文字说明无足轻重,马虎待之。  相似文献   

7.
当你打开每天的报纸,正在欣赏一幅幅形象感人的照片时,不知注意到了没有,有的报纸不仅刊登照片及其说明,还在照片说明前边醒目地登出照片的标题。或许有人会说,这不是画蛇添足吗?其实不然,好的标题,对照片来说,是画龙点睛。新闻照片的标题是新闻照片的内容和主题的高度概括。它引导读者、帮助读者和影响读者去欣赏新闻照片及其简短的文字说明。一组或一张主题重要、表现生动、报道角度新颖及文字说明活泼的新闻照片,  相似文献   

8.
新闻照片档案是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活动中拍摄的,并按照一定的归档制度集中保存起来的新闻照片。它既包括见诸报端的新闻照片,也包括由于某种原因而没有见报的新闻性记实照片。 新闻照片档案记录和反映了新闻单位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反映了各行各业生产建设、改革发展的基本面貌和主要成果;反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大活动。新闻照片以清晰逼真的画面,直观形象再现历史客观事实,同时,又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影像稳定,保存时间长,易于收藏、复制、交流的优点,是人们日后进行工作查考、经验总结、历史研究的依据和必要条件,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湖北日报自1989年建立新闻照片档案以来,对内、对外共提供利用照片档案七百多张。新闻照片档案信息价值的大量开发和利用将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因此对新闻照片进行收集整理归档,是保护党和国家档案财富的需要,是新闻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档案法,提高档案服务工作质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去年10月间,我地修建了一家灰沙砖厂,生产出一种优质建筑新材料。我认为是条新闻,便去拍了一张新闻照片送到一家报社,一位编辑看了说可以,答应发表,但久不见报。后来,我问到这张照片的命运,编辑说,要这个厂先登广告,再发新闻照片,如果先发了照片,厂  相似文献   

10.
《河南农村报》自去年9月1日更名改版后,由我负责新闻照片的编辑工作,近一年来,承蒙广大通讯员的厚爱,为报纸提供了大量的新闻照片,但有许多照片,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能见报发表。为使大家更加明确本报对照片采用的原则,增强投稿的针对性,我综合照片编辑过程中发现的普遍问题,谈一谈个人的拙见:  相似文献   

11.
1981年全国好新闻评选于6月25日在北京揭晓。这是全国第三届好新闻评选,共评出好新闻作品257篇(幅),其中受奖作品81篇(幅)(消息16篇,通讯26篇,评论16篇,来信11组,新闻照片7幅,照片版面5个);受表扬作品55篇(幅)(消息22篇,通讯8篇,评论13篇,来信4组,新闻照片8幅);此外,入选的新闻照片中还从去年首都新闻照片展览中评出荣誉奖21幅。标题一项因送选单位少,数量少,没有评选。这届好新闻评选范围,由上两届的省级以  相似文献   

12.
报纸通常被称作“新闻纸”,见诸报端的新闻照片是新闻大家族中的一员,它首先应该具有新闻属性这个共性,其次才是摄影作品的个性。新闻照片不仅要求照片直接传递凝聚成静态的新闻,还要求配发的文字说明能把画面说清楚,以增加新闻的动态信息量。可是笔者见到的见报新闻照片中,有不少文字说明写得过于笼统、简单。究其原因,或  相似文献   

13.
报纸通常被称作“新闻纸”,见诸报端的新闻照片是新闻大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它首先应该具有新闻属性这个共性,其次才是具有摄影作品品格的个性。新闻照片不仅要求照片直接传递凝聚成静态的新闻,还要求配发的文字说明五W齐全,增加新闻的动态信息量。可是笔者读到的见报新闻照片,内中有不少文字说明常常五W不全。究其原因,或因照片投稿者缺乏这方面专业知识,或因匆忙疏漏,更主要的是编辑和审查签发者把关不严,认  相似文献   

14.
第3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何赛”WPP)今年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评选结果是: 加拿大摄影记者拉里·托厄尔1993年5月在加沙地带拍摄的黑白照片《加沙地带的儿童》被评为1993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画面表现的是加沙几个儿童高举手枪对空射击的举动。这幅照片是获一般新闻系列照片奖的《加沙和东耶路撒冷》中的一张。此外拉里·托厄尔还获得了日常生活系列一等奖。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新闻照片四题齐全胜近年来,新闻照片在我国报纸版面上的地位日益突出,具体表现为照片地位提升、篇幅扩大、数量增多等,这些变化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应看到,重视新闻照片不能有片面性,不应脱离实际需要和可能对照片盲目增量扩幅。对新闻照片的地位和作用既要充...  相似文献   

16.
河南日报社摄影记者王根乾拍摄的《喜相逢》,几年过去了,但仍然经常闪入眼底,浮于脑海。这就是一幅好的新闻照片的魅力。这幅作品,曾获河南省1985年新闻照片一等奖,同年获省新闻摄影展览二等奖。新闻照片和其他诸如艺术照片、广告照片一样,可以使用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手法。《喜相逢》属中景照片。中景照片比较难拍。它是以情节取胜的一种表现手法。王根乾同志在谈体会时曾经写道:“过去拍母女相逢,一般都是落泪,这张照片哭中有笑,笑中有甜,人物之间感情协调,画面真切活泼。”他说得对。拍摄中景照片主要是表现人与人的关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在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的分类和关系上,许多问题一直扯不清。在摄影实践中,也存在着按新闻摄影的标准去要求艺术摄影,或按艺术摄影的要求去对待新闻摄影的问题。一幅优秀的新闻照片是不是一幅艺术摄影作品?对于这个关系着两种摄影分类的核心问题,至今看法不一。我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新闻摄影的双重性认识不足或没有认识。新闻照片是具有双重性的。即:优秀的新闻照片,是既具有新闻性又具有艺术性的照片;是艺术性强的新闻照片。对优秀的新闻照片来说,它的新闻性是第一性的,艺术性是第二性的。  相似文献   

18.
最近,看到上海解放日报刊登的几幅新闻照片,与一些其他报纸的新闻照片相比,觉得很有特色。三月三日,解放日报一版有一幅少年读报的照片。这个少年两手张开报纸,目不转睛,大概是刚从报亭出来,看完一版以后,来不及把报纸折叠一下,又如饥似渴地读起三版的下文,因为照片上已看出报上登的是五中全会公报,读者那种急不可待的心情洋溢于图片之外。这幅照片耐人寻味,有感染力量。四月十六日,解放日报登的一幅“红领巾”扶送“盲人阿姨”横过马路的照片,背景虽有点杂乱,但增添了真实感。另外,解放日报还刊登了一张批评两个口叼香烟、打扮怪相的青年人的照片,并标以《是时髦,还是丑恶》为题,  相似文献   

19.
5月15日,英文《中国日报》刊出该报摄影记者郭建设深入大兴安岭火灾现场拍摄的新闻照片8幅,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注意。这是林区特大火灾自发生并持续蔓延近10天内(第1条消息见报一周内)首次刊登的一组专业记者的独家新闻照片。第二天,美联社就买走了3幅;之后,合众社、《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法新社、《北京周报》等相继购买;国内多家报纸也都采用。郭建设这组新闻照片,为国内外公众及时了解中国这场大火的真实受灾救灾情况,立下了汗马功劳。而郭建设的东北灾区之行,也充分体现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的责任感和所应具备的素质。 5月9日是星期六,也是中国日报的公休日。郭建设这一天早早来到报社,他打算去澡堂洗个澡,从从容容准备一下旅途用品——他已经买好了星期一去安阳的火车票,然后,下午和爱人去幼儿园接两个3岁的儿子——一对可爱的双胞胎,这可是约好了  相似文献   

20.
如今只要你随手拿起一份报纸,最抢眼的是头版的新闻照片.一幅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照片往往是一张报纸的一个很好卖点.而对于地方党报而言,"读图时代"的节奏似乎滞后了一点,抢独家新闻照片的意识也似乎慢了半拍.笔者以为,党报新闻照片要有更大的作为,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创新上要实现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