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转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的实践性、过程性和自主性。将翻转课堂这一全新的教学方式融入到开放教育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构建课前学习准备、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交流讨论和课后评估总结的课程模式,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短板,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25):162-163
将课程教学的大部分内容由学生分组准备PPT课件并授课展示,教师作为课堂主持人组织课堂提问和讨论,构建主持人型翻转课堂。实践证明,这一翻转课堂模式有效活跃了课堂气氛,较好地实现了学生学业成绩的多元性过程评价。  相似文献   

3.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以"美在大自然"为主题,搜集相关资料,包括图片、诗歌、散文等。教师准备:(1)学习有关美学知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2)搜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感受大自然之美"(多媒体展示课题,配茵茵绿草地),说到自然之美,你们  相似文献   

4.
讨论式教学法是行政法教学的一个良好教学方式,其具有传统教育模式不具备的优点,主要包括教师选择主题,做好准备;学生搜集资料,形成观点;学生讨论,教师组织引导;教师作讨论总结等步骤。  相似文献   

5.
微课程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授课,以课件的形式设计课堂上的相关知识,侧重于对学习难点和重点的总结,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教授。与以往的教学方式相比,这种教学方式需要的时间更短,灵活性也相对较高,对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紧抓学生的学习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文主要讨论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微课程背景下的翻转课堂教学,以期能够为大学英语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初步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关于桥的课件;2.学生搜集桥的图片;3.学生自己设计的“未来的桥”图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在学习了《兰兰过桥》一课后对桥非常感兴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教学》2016,(4):19-20
<正>教学方式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核心。对于高中生物课堂来说,可以通过倡导探究性学习及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传统教学方式在这种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可以进  相似文献   

8.
基于Web的课件设计制作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网络课件制作前的准备工作制作网络课件前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工作 ,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制作一门好的网络课程的关键。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1 )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进行分析 ,提出本门课程探究的问题或专题 ;2 )进行教学设计 ,包括问题的导入方式、课堂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的组织及其在计算机上的显示方式、课堂讨论、学生与教师、或学生与学生交流的设计等。1 .教学计划课件开发时 ,应首先明确课件开发的目的 ,即明确课件的教学内容、使用方法和在教学中的地位。2 .结构设计课件设计应解决的基本问题是课件中教学…  相似文献   

9.
王瑾 《学周刊C版》2014,(3):62-62
传统的农村课堂曾被简单概括为“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大多以教师直接讲述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师为天”的思想导致学生没有发言权和自主性,因而学生厌学情况比较严重,师生关系紧张,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并为教师转变观念、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2002年9月,我区被列为课程改革实验区,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带着对《语文课程标准》和新理念的认识走进了新课程,但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明显地出现一些误区和弊端。笔者就此想谈谈自己关于小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一、优化课前准备,关注课改中师生的减负问题一些教师认为,新课程就是要课前准备大量的教具、学具,便于在课堂中出示,于是就在课前要求学生精心准备、搜集本课有可能用到的各种素材。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春雨的色彩》一课前,请学生回家搜集“春雨”的相关资料。上课时,他请学生展示、交流搜集到的信息,发现学生手…  相似文献   

11.
2014年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对课堂提出了以下三点基本要求:"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合作学习"是目前国内外语言教学领域比较盛行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是以每组4至6人的形式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强调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完成学习任务。"限时讲授"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不要超过学生活动时间的一半,教师的角色成为指导者和合作者。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率,对同学们今后的发展有着正向的推动作用。所以,这篇文章将解析诵读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意义,以及发展同学们合作诵读能力的运用方法,推动同学们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基于问题的讨论式教学中的主要要素及其特点;以理工课程《火控系统原理》为例,从讨论的问题、课前准备、课堂讨论和课后总结等方面对基于问题的讨论式教学进行了设计,总结了这种教学方法的课堂设计技巧。  相似文献   

13.
实施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着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力倡导探究式教学,强调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提倡将科学探究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部分.以下是笔者有关探究式教学的一些问题及思考,供教师们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随着全国基础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传统的"保姆式"教学方式已退出教学舞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着力构建自主互动的学习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早已  相似文献   

15.
正传统的农村课堂曾被简单概括为"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大多以教师直接讲述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师为天"的思想导致学生没有发言权和自主性,因而学生厌学情况比较严重,师生关系紧张,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并为教师转变观念、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为了与时俱进,我们必须要转变农村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  相似文献   

16.
项目教学是在计算机应用软件类课程中常用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独立的项目来掌握学习内容,解决现实场景中的真实问题,实现学习目标。"计算机图文设计"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翻转课堂的组织形式开展项目教学,把课程内容重新整编为不同层次的项目,把教学过程划分为课前准备、课堂交流实践、课后总结评价三个阶段,强调教师的专业和技术素养,重视课前的资源设计,强调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和主动学习,增加课堂研讨的时间,丰富项目评价的方式,把学习的权利归还到学生手里,优化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图文设计水平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在“翻转课堂”改革中需要搭建一整套与改革相关的资源,包括为课外准备的在线学习平台中的微课、教案、课件、素材等.在改革的教学内容中,要从课前准备、课堂交流、课后在线等全部程序重新设置教学内容.在教学评价中,突出过程性评价以促进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文玲 《学周刊C版》2014,(9):158-159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课件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多媒体课件走进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搜集图片,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在课堂上。因为有了这种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在课堂上有了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工程材料基础课程中采用课堂讨论和同伴学习的教学方式,并对不同教学方式的效果进行评价。课堂讨论使学生更能参与学习过程,增加其学习主动性。同伴教学由学生课前预习、观看教师上课视频、自学、同桌讨论结合等多种方式混合,也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任小文 《生物学教学》2002,27(12):21-22
讨论式教学 ,主导的是合作学习。在讨论学习过程中 ,学生既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又从其他同学的见解中得到启发 ,以修正自己的见解或使自己的见解进一步深刻。一般来说 ,讨论式教学包括着教师备课准备、教师布置课堂讨论、组织课堂讨论以及讨论总结评价等几个环节。从平时的教学实践与教学观摩中发现 ,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对如何进行课堂讨论的重视 ,而教师备课准备的环节往往被忽视。从教师的角度看 ,运用讨论模式必须要求教师自己有更高的知识与能力素养。实际上 ,如果没有教师课前充分的备课准备 ,那么 ,课堂的讨论也是不可能达到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