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教育惩罚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育惩罚是通过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或批评处分,以防止这种行为再次发生的教育手段。以合理性作为标准可以将教育惩罚分为合理的教育惩罚与不合理的教育惩罚。合理的教育惩罚舍乎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并具有教育性。合理的教育惩罚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应当予以保留。教育惩罚的实施应该遵守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并符合教育目的和教育艺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复杂多变的,因此教育手段也应灵活多样,在今天追求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的同时,教育也离不开"惩罚"。正确的、适当的"惩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文生 《教育探索》2005,(11):40-41
教育惩罚是学校教育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手段,它可以分为良性的教育惩罚和不良的教育惩罚。不良的教育惩罚具有很大的危害。是我们应极力避免的。而良性的教育惩罚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应予以保留。但教育惩罚的实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惩罚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巧妙而艺术的运用惩罚对铸就完善的人格,增强受众的责任感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介绍几种有效的惩罚技巧:身教胜于言教;惩罚要有据可循,有情有理;变惩罚为激励;通过自然惩罚,让孩子在体验中长大;在惩罚的同时,让孩子树立自信。  相似文献   

5.
论教育惩罚     
刘智  董姗 《华章》2012,(21)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理性的认识惩罚.学校教育中,合理的惩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当遵循科学原则,灵活适度的实施教育惩罚,发挥惩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素质教育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创新教育的呼声也日渐高亢,人们普遍倡导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认为表扬、奖励永远比批评、惩罚有力量,教师应该学会欣赏和悦纳学生,而不能使用惩罚;惩罚就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惩罚就是变相体罚。甚至在教育心理学界也存在一种看法,认为应把惩罚作为课堂教学管理中万不得已的最后一个。惩罚是不是真的犹如洪水猛兽呢?笔者认为未必。  相似文献   

7.
奖励和惩罚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两个极端的表现是要么认为奖励无所不能,要么就是谈“罚”色变。其实奖励与惩罚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言各自具有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在教育中,应注意奖惩的使用艺术,以更好地发挥它们的正向效应,减少和避免负向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学校惩罚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其具有秩序功能和矫治功能。但作为一种消极的教育和管理手段,学校惩罚使用不当易于异化为破坏性教育力量。本文对学校惩罚主体及其权限、学校惩罚对象及受体、学校惩罚方式及其选用进行了深入解析,以厘定学校惩罚要素的边界,导向惩罚的教育性目的。  相似文献   

9.
一谈起"惩罚"二字,教师大都谈"惩"色变,取而代之的是"赏识教育,无批评教育",似乎教师一批评就伤害了学生,一惩罚就违背了教育规律,孰不知教育应当是赏识、激励、惩罚并重,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是不负责任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教育惩罚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惩罚方式的失当导致惩罚具有暴力性。增强教育惩罚实效性的基本要求就是规避暴力性,回归教育性。其常规策略就是为罚立“约”。  相似文献   

11.
当前,素质教育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创新教育的呼声也日渐高亢,人们普遍倡导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认为表扬、奖励永远比批评、惩罚有力量,教师应该学会欣赏和悦纳学生,而不能使用惩罚;惩罚就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惩罚就是变相体罚.甚至在教育心理学界也存在一种看法,认为应把惩罚作为课堂教学管理中万不得已的最后一个.惩罚是不是真的犹如洪水猛兽呢?笔者认为未必.  相似文献   

12.
来永国  张辉 《现代教育科学》2006,(5):108-109,83
教育惩罚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惩罚方式的失当导致惩罚具有暴力性。增强教育惩罚实效性的基本要求就是规避暴力性,回归教育性。其常规策略就是为罚立“约”。立约必须坚持以下四条原则:主体权利平等原则、内容可理解性原则、主体自尊第一原则、方式可选择性原则。  相似文献   

13.
教育惩罚是教育手段之一,是教育应有之意。随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教育惩罚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人们的质疑,因此,对教育惩罚进行研究,揭示教育惩罚应有地位与作用,探讨教育惩罚运用的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从教育惩罚的涵义谈起,论述教育惩罚的合理性和非理性,着重论述教师实施有效教育惩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奖励和惩罚是一个日久弥新的话题,在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快乐教育一边倒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奖励和惩罚的实施效果,反思其背后深层的正负面影响,将有助于解决困扰家长、教师和校长的诸多问题。其实奖励和惩罚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奖励有时就是一种惩罚,而惩罚也可以成为一种奖励,我们应该掌握一些奖惩的调适策略,与学生充分沟通,超越控制思维,给予学生关爱,厘清“何以奖罚”和“为何奖罚”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强大的、自主的内在驱动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熟。  相似文献   

15.
孩子的成长需要激励,激励就如冬日的一抹暖阳。会抚去孩子心灵的阴霾,促使孩子在自信、自尊、自强中成长。但是,激励不是万能的,就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样,没有惩罚同样没有教育。那么,如何实施惩罚呢?  相似文献   

16.
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他们抵挡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教育需要激励,也需要适当的惩罚在当前中小学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倡导激励教育的同时,如何对学生实施适当的惩罚,实施一种“绿色惩罚”。则是应该认真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教育惩罚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惩罚方式的失当导致惩罚具有暴力性。增强教育惩罚实效性的基本要求就是规避暴力性,回归教育性。其常规策略就是为罚立“约”。立约必须坚持以下四条原则:主体权利平等原则、内容可理解性原则、主体自尊第一原则、方式可选择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奖励和惩罚是一个日久弥新的话题,在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快乐教育一边倒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奖励和惩罚的实施效果,反思其背后深层的正负面影响,将有助于解决困扰家长、教师和校长的诸多问题。其实奖励和惩罚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奖励有时就是一种惩罚,而惩罚也可以成为一种奖励,我们应该掌握一些奖惩的调适策略,与学生充分沟通,超越控制思维,给予学生关爱,厘清何以奖罚和为何奖罚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强大的、自主的内在驱动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熟。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方法应是丰富多彩的 ,它既需要寓教于乐 ,也需要说理灌输 ;既需要表扬、激励 ,也需要批评、惩罚。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 ,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 ,表扬和激励学生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张扬个性 ,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然而 ,在注重表扬和激励的同时 ,不能忽视、弱化 ,甚至丢弃批评和惩罚这种教育方法。可是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 ,批评和惩罚的教育功能有被误解和弱化的倾向。现在一提批评和惩罚就好像是对学生身心的伤害 ,甚至因为在教育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我们的教师不敢批评学生了 ,感到茫然 ,对学生身上的一些错误或不良倾向 ,…  相似文献   

20.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教育在坚持"教育性关怀"原则下,通过"当头棒喝"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我惩罚、集体惩罚和制度惩罚是三个比较理性的惩罚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