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李蓓蓓 《学语文》2004,(3):13-13
教学目标 :1.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2.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 ,并归纳变化的原因。2.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 ,明确我们在西部开发中该吸取哪些教训。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语同学们 ,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你认为中国什么地方最美?老师觉得西湖很美 ,她像一位仙女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美 ,苏轼曾经用“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样的诗句来赞美西湖。在中国的大西北 ,…  相似文献   

3.
1.阅读课,体会罗布泊的今昔,探究罗布泊消亡的原因;树立生态意识、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积累理解词语,掌握"萧瑟、和煦、干涸、吞噬、裸露、戈壁滩、沧海桑田"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理解对比、拟人和列数据的运用使语言表达更鲜明准确的表达手法;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了解罗布泊的今昔及变化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2.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联系现实,关注环保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3.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教学设计1.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教学设想】《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语言优美、具有强烈环保忧患意识的报告文学。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的障碍不大,了解报告文学的常识也不难,但是如何唤起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确实不易,而这恰是学习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和重点,必须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提供必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语文初二年级下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以自然为主题,每篇以不同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本文是一篇很美又很能引人深思的文章,文学性很强,但是却能让人从鲜明的对比中读出地球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认识到人类的破坏行为的严重性,激发我们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增强爱护家园的责任感,更与当今的社会发展的总目标相吻合。本课需要1课时,需要学生提前预习,完成片断的打字写作。二、学习者特征分析本班学生已经在网络环境下学习了两年,通过平时课堂的表现以及…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自哪里. ①以理服人:文章运用准确的数据、确凿的史料、理性的思考来震撼读者的心灵. ②以情动人:文章通过对亲眼目睹的实况进行描写和抒情,掀起直指人心的力量. 2.理解文章由点到面的构思和由表及里地揭示主旨的方式. 教学重点 读懂文章怎样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进而营造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个罗布泊。自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闯入罗布泊,它才逐渐为人所知.1980年,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彭家木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失踪;16年后,探险家余纯顺又在那里遇难,更给罗布泊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教版语文初二年级下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以自然为主题,每篇以不同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本文是一篇很美又很能引人深思的文章,文学性很强,但是却能让人从鲜明的对比中读出地球日益严重的生意问题,认识到人类的破坏行为的严重性.激发我们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增强爱护家园的责任感.更与当今的社会发展的总目标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作者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白的今昔,揭示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之恶化而痛惜,为人们索取之盲目而痛惜。  相似文献   

13.
由全国中语会和语文报社联合举办的“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因其规格高、选拔机制严密、观摩性强等原因,已成为全国中语界的一大盛事,每届大赛都吸引数以千计的听课代表前来参加。2006年7月28日-30日,第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在辽宁沈阳市隆重举行。本届大赛,有来自全国33个省市的选手参赛(其中初中组参赛者14人),有近一千五百名听课代表前来参会。《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十几家媒体对此次大赛作了新闻报道。大赛中涌现出了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等精品课例。这些课,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反映了各地最新的课改成果,对于教学实践具有极强的指导和示范作用。与此同时,大赛课也反映了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有待于大家进一步研讨。为此,我们特别编发了这组大赛专题文章,从成绩(“精彩亮相”)和思考(“研讨平台”)两个方面呈现大赛的风貌。期望它能带给没有参会的教师朋友们以最切近的感受,并能激发所有热心于语文教改的朋友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4.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吴刚的一篇文章,叫《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师板书课题。)师:(手指着“泊”字)同学们,我们注意这个“泊”字,偏旁是怎么写的?  相似文献   

15.
孔敏 《现代语文》2006,(6):34-34
[教学设想] 一、基于本文表述的是环保意识和持续发展的理念,学习课文时,应始终贯穿一条“人类谋求发展”的线索,以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相似文献   

16.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 背景介绍 初读这篇课文,我的心被震撼了,由美丽的仙湖到苍凉的沙漠,那该是一场怎样令人惋惜和痛苦的巨变啊!我多想看看过去的仙湖!我又多想再看看如今的沙漠.我想,假如我到了那里,一定是泪流满面.我更想痛斥造成这场悲剧的人类啊!我想,我一定要让学生在触目惊心之中受到震撼,去热爱自己的家园.  相似文献   

17.
课内检测一、根据所给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1.清(che)____ 2.和(xu)_____ 3.水(beng)________ 4.萧(se) 5._______(wei)缩6.干(he) 7.繁(yan) 8.吞(shi)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浑然一体。2.我们只得钻出汽车,将目光投向咫尺的罗布泊。3.看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茂的痛苦与无奈。三、下面句子的缩写不正确的一句是  相似文献   

18.
被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不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语言形式,都称得上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然而,也许是塔里木河流域那块土地太广袤了,要想全面准确地认识它的确不是一件容易事,因此也就造成了课文中对那个环境下特定事物的表述上出现了些许差错。虽然如此,作为教科书,这也是不应该出现的。为此,本文特予指出并作分析如下:一、罗布泊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吗?《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开篇第一句便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个罗布泊。”后文中又叙述说:“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通过罗布泊今昔的对比,让学生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可谓是立意高远,令人佩服.可是白璧微瑕,文章仍有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20.
萧瑟(se)和煦(xu)干涸(he)吞噬(shi)裸露(luo)戈壁滩(ge)无垠(y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