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州市第二中学创建于1930年8月,现应元路21号校区曾是清代广州著名的书院学海堂、菊坡精舍、应元书院的所在地,书香浓郁,闻名遐迩。陈澧、朱次琦、梁鼎芬、梁启超等近代岭南的风流人物都曾在这块土地上学习过。  相似文献   

2.
《广东教育》2014,(7):F0002-F0002
广州市第二中学创建于1930年,现应元路21号校区的前身是清代经学大家阮元在喜庆25年(1820)创立的“学海堂”书院,这里还是清代岭南著名的书院菊坡精舍、应元书院所在地,先后涌现了陈澧、朱次琦、梁鼎芬、梁启超等近代岭南的风流人物。清同治10年(1871),在应元书院攻读的顺德人梁耀枢高中辛未科状元,被传为“应元佳话”——文运昌盛,英才蔚起,给斯地赋予了神奇与灵秀。学校1956年被广州市人民政府评定为广州市重点中学,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2007年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  相似文献   

3.
正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创建于1930年,现应元路21号校区是学校的母体,她曾是清代岭南著名的书院学海堂、菊坡精舍、应元书院所在地,书香浓郁,闻名遐迩。近代岭南的风流人物陈澧、朱次琦、梁鼎芬、梁启超等都曾在这块土地上学习过。早在1956年,学校就被广州市人民政府评定为广州市重点中学;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  相似文献   

4.
《广东教育》2011,(12):F0003-F0003
广州市第二中学创建于1930年8月,现呈现出一校两区(初中部在应元路,高中部在科学城内)的发展格局。应元路21号校区是广州二中的母体,她曾是清代岭南著名的书院学海堂,  相似文献   

5.
“书院”二字的出现,起于唐代。据《玉海》记载:“唐明皇置丽正书院,集文学之士。”但那时的书院还不是教育场所,也没有普遍建立。只有到了宋代,国内各地才有书院设立,并且是教育场所。宋朝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元书院、石鼓书院。就被称为“天下四大书院”。著名学者朱熹,就曾在白  相似文献   

6.
正韩国庆熙大学孔子学院,于2014年1月17日,在庆熙大学国际校区中央图书馆Hall会议厅举办了"中国文化沙龙"系列活动之三——"中韩书院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此次沙龙邀清了江西九江白鹿洞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吴国富教授、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弼成教授、韩国国学中央研究院丁淳佑  相似文献   

7.
冯敏昌是清代乾嘉时期岭南一位重要的诗人和教育家,他先后任教端溪书院、越华书院、粤秀书院,60岁在粤秀书院任上逝去。在岭南六年多的教育生涯中冯敏昌以儒者的真诚、学者的执着、长者的热忱,投身其中,为科举培养了大批士子,更是为岭南文化在清代中期的再度繁盛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宋代全国书院兴起,作为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府书院对北宋的教育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而师从于此又执教于此的范仲淹对书院有开创奠基之功.后人为纪念范仲淹在掌应天府书院和教学中的巨大贡献,自宋、元、明、清各代,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均保留着他当年的书院讲堂,办起了"范文正公讲院",并立有<宋范文正公讲院碑记>,建有藏书楼.由此范仲淹与应天府书院的不解之缘也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9.
《嘉应学院学报》2015,(10):96-100
广州书院文化是广府传统教育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发源于南宋晚期,以广州范围内出现第一间略具规模的书院——禺山书院为标志;逐渐形成于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以正德十二年陈献章入祀云谷书院为肇端;清朝中晚期,受益于阮元督粤重振岭南文教之风以及学海堂、菊坡精舍的建立,广州书院文化步入繁盛期;清末随着"书院改学堂"的新政颁布和科举制度的废除,广州书院文化由此走向衰落并逐渐凋零。  相似文献   

10.
<正>9月8日下午,湖南省政协主席李微微、副主席欧阳斌、秘书长卿渐伟一行来我校考察调研公费定向师范生的培养情况。校党委书记彭小奇、校长童小娇等在校领导陪同调研。李微微一行考察了我校城南书院校区与东方红校区。在城南书院校区,参观了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在东方红校区,考察了我校公费定向师  相似文献   

11.
<正>11月15日上午,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向力力率省政府副秘书长彭翔、省教育厅厅长肖国安、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一行来我校考察调研。校党委书记彭小奇、校长童小娇等校领导陪同调研。向力力一行考察了城南书院校区和东方红校区。在城南书院校区,参观了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在东方红校区,考察了教育科学学院和小学教师教育研究基地。座谈会上,童小娇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办  相似文献   

12.
赖立 《大学生》2012,(7):28-29
在中大(中山大学)这么久,我有种感觉,中大四个校区由于各自地理位置、院系设置的不同,其实等于是形成了四所风格不同的大学,南校重风骨,东校重外拓,珠海重活力,北校重务实。这四种不同的特质经过碰撞、融合、交汇,最终造就了现在的中大氛围。谈到中山大学,不可回避的是,所有的故事都根源于中大的双城四校区。南校区:各种堂、屋……"你们学校在哪?"这是一个极普通却让所有中大人必然会感到尴尬的问题。因为中大拥有广州三个校区(南校区、东校区、北校区)以及珠海校区这四大校区。中大学子习惯将中大本部称为南校区。南校区位于广州市新港西路,濒临珠江。南校区的美,美在其芳草地。坊间流传中山大学有两张"皮",一是孙中山的"脸皮",一是南校区的草皮。地处岭南的中山大学深受广州文化熏  相似文献   

13.
《教育探索》2012,(2):161-162
四川文理学院地处中国西部四大名城成都、重庆、西安、武汉交汇辐射的腹心地带——具有"中国气都"美誉的达州市,新、老校区依山傍水、风光旖旎。学院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创建于1906年的龙山书院,1976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时称达县师范学  相似文献   

14.
<正>广州市第二中学创建于1930年,1956年被评为广州市重点中学,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2005年高中部校区迁至萝岗区科学城,2007年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该校初中部校区北倚风光秀丽的越秀山,南临雄伟壮丽的中山纪念堂。这里传承了书院文化的深厚底蕴,校园雅致,布局合理,书香浓郁。高中部校区毗邻萝岗区行政中心,校园占地面积300亩,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学习、生活与运动设施一应俱全,可容纳3000名师生,是一所以"山水学府,生态校园"为理念构建的现代化一流学校。  相似文献   

15.
应天书院又名睢阳书院、应天府书院,与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嵩山嵩阳书院并称为北宋"四大书院"。因其成立较早,为州县置学之始,居"四大书院"之首。应天书院创办于五代时期的后晋。商丘虞城学者杨悫,热心教育,聚徒讲学  相似文献   

16.
“书院”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是年唐玄宗置丽正书院,十二年改名集贤殿书院等。这都是皇室编、校、典藏图书的地方。清袁枚说:“书院之名起唐元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①。这种书院与后世具有学校性质的书院,有着明显的不同。在皇家书院出现的同时,或稍后,也出现  相似文献   

17.
崔来廷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142-143,145
中国古代书院教育肇始于唐朝,止于清末,拥有长达一千余年的历史,在科举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清代是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鼎盛时期,地处岭南一隅的广东省拥有书院达500余所,其书院数量之多堪称全国之冠。以清代广东书院为范本,对清代书院的办学体制、经费投入与经营机制、经费支出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进行考察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上海杉达学院书院制建设一年以来运行良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可供各高校借鉴和思考。文章从上海杉达学院嘉善校区的新生书院建设的实际出发,详细介绍书院制建设情况。上海杉达学院在书院制建设过程中明确书院教育理念、实行院长领导下全员共同参与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制度、推进导师制建设,同时通过营造文化氛围、突出党建引领和打造全方位育人六大平台的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加强书院生活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为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本科教育组织模式,中国多所一流大学(原"985"工程大学)开展了书院制探索.从全国范围看,一流大学在书院的设置数量、学生覆盖面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一高校内部不同书院的管理也存在不同.一流大学书院按照管理模式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一为"书院-学院"一体化模式,二为"书院-学院"双院制管理模式,三为学生社区模式.展望未来,中国高校书院制要注重对古代书院精神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书院制管理要进一步凸显"学生中心"的地位,书院制发展模式应多元并存.  相似文献   

20.
正文昌中学位于文昌市文城镇,其前身为建于1595年(明朝万历乙未年)的"玉阳书院",1731年(清朝雍正九年)更名为"至公书院",1804年(清朝嘉庆年)改名为"蔚文书院"。书院时期,跨越明、清两个朝代,造就了16名进士,107位文举人,30位武举人,培育生员万余人。1908年,在书院的基础上创办了"文昌县立中学校",简称"文中",至今已有104年的办学历史,先后有32人次担任校长,现任校长为潘正怀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