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改的实施呼唤小学语文授课过程中注入情感教学,"知情并行"为情感授课的突出特点,即为受教者汲取知识养分的环节,不断提升个体情感水平。师生互动环节课堂的主体为学生,教学成效受到个体的情感的直接性影响。施教者借助科学的渠道及策略,将受教者心理思考激发出来,凭借良好的品德对受教者形成有效的感染,进而带着浓厚兴趣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科学发展理念对于院校任职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任职教育应当根据受教者的岗位任职、个人发展以及个体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明确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努力培养"知识型"、"能力型"、"方法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育要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并有效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就必须而且应当注重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主体的研究.语文教育主体是指施教者与受教者在语文活动中应建立的复杂的交互关系.它是人际关系中重要的一类,既是一种发展、变化、动态的关系,又是一种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语文教育主体的施教者要做课堂学习的对话者、个性发展的激励者、立身行事的引导者;语文教育主体的受教者要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语文教育主体的施教者与受教者间互为条件、相互变化、相互依存.在语文教育中施教者素质的提高和受教者潜能的开发以及施教者与受教者间的互动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在以往的班级德育过程中,人们往往过度注重群体教育,忽视了学生个人价值,无视个体道德人格的塑造,其培养的人才往往缺乏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基于此,当代班级德育应当在群体教育的基础上认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加强个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5.
中学数学教学环节的主导应当为教师,课堂主体角色应当为受教者,双方之间体现的是有效的双边互动。师生互动可以将受教者综合素养水平不断提高,将创造性思维予以培养,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储备极具实力的后备力量。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可以彰显施教者控制课堂的能力,将受教者质疑意识培养出来,令其带着主动性参与到授课情境,将受教主体的智慧予以诱导,凸显其个性。初中数学中实施有效的互动,应当紧跟学科特点,紧随新课标理念,着眼于学情特点,将受教者的主体地位彰显于课堂,进而实现提升教学成效的目的,并将受教者的素养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6.
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受教者的主动性自觉性、自信心和想象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它提高了个体的综合素养,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同时舞蹈教育不单单是艺术教育,它是集智育、德育、鉴赏教育和表演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  相似文献   

7.
从遭遇教育理论看,现代教育应当从知识论教育转向存在论教育,将"促进生命成长"作为教育的重要主体,在遭遇教育中培养个体应对苦难、直面挫折的勇气和毅力。所以,在道德教育中,应当通过关注道德体验、营造德育氛围、感悟生命世界等方式开展遭遇教育,充分发挥"遭遇"在道德教育中的正向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强 《中国德育》2008,(5):33-35
受教者在德育活动中的参照系选择是德育有效与否的重要因素。受教者以施教者的人格品质、行为、态度、情感、真诚度和自然度为接受参照,施教者的可信度直接影响受教者的接受度。“谈心式、讨论式”“满足自尊需要心理”“贴近生活、融入生活”“适合个性特征”“适合思维方式”等德育方式方法更容易使受教者适应,德育方法的适应直接影响受教者的接受效应。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尊严代价的大小直接影响受教者的接受心理。  相似文献   

9.
<正>"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就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是施教者对受教者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把社会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道德品质,并表现出积极道德行为的过程。而在急功近利的"分数第一"的教育思维下,社会普遍追求用现时的"冷冰冰的高分数"换取学生将来的美好生活,德育很多时候只是表面上被重视,看起来美好,却没有育出很好的"德"来,教育的"分数悲歌"不时上演。作为开启学生心灵世界、服务学生精神成长的德育,应该可以更美好。  相似文献   

10.
<正>为什么是学习方式变革?第一,变革学习方式是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必然要求。学生在学校办学中是受教育者,但其作为教育对象的受教者身份,并不阻碍其在学习和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从教育现实来看,无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还是发展素质教育,始终要将学生置于核心地位与目标主体。学生的发展是学校进行一切实践探索的中心,学生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主体性,应当成为统一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1.
在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教育在践行"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之时,不仅注重受教者知识能力与技术能力的培养,同时对思想政治意识的培育也越发关注。因此,基于"人本"思想,以确保主体意识思维科学为前提,构建主体间性思政教育途径,从而保证受教者思想意识明确,能准确分辨社会发展动向,科学认清政府政策实质,并以此为基础,优化自身能力,明确历史责任,进而发愤图强,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栋梁之才。基于此,为保证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体系的有效构建,从明晰主体间性思政教育的概念入手,认清网络媒介载体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发展的可行性,并从环境建设、教育优化的视角,打造基于网络媒介载体下的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自主德育的核心就是要求教育者转变思想,与学生换位,教师从管理转向服务,学生从边缘走向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认同现行的德育目标,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目前,我国学校的传统德育的时效性不强,存在局限性,表现为:一是忽视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过程中倾向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单向灌输、刻板说教,而无视受教  相似文献   

13.
心育与德育和谐共进 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学校德育工作关爱学生生命价值,注重学生心灵体验。德育与心理教育从不同的角度来促进学生个体品德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具有促进个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共同目的。德育需要心理教育的支持和补充,心理教育需要德育的"导引"和"参与"。为此,必须加强二者之间的有机整合,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设计史论课程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学生通过学习此门课程,可以了解设计的历史演变、风格流派等内容,进而发现设计的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前瞻性设计意识。艺术设计史论教师在处理施教者、教育媒介和受教者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应充分重视受教者的主体地位,通过选用合理的教育媒介和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升学生的设计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5.
开放大学思政课程是开放大学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在开放大学视野下提高思政课程的实效性,为受教者营造灵活、开放的教学环境,应借鉴人本主义教学理念对"灌输"理论进行创新,应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推动学生"学"的主动性与"教"的主体性的有机融合,实现受教者对课程知识体系的个体重构。  相似文献   

16.
牛顿在经典物理学中使用参照系(参考系)这个名词成功地解释了很多物理现象,借用这个名词将可以非常形象地帮助我们分析和理解一些受教者对德育的接受问题。受教者在德育活动中的参照系选择是接受或拒绝德育的重要因素,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重视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17.
"体验式教育"最早源自库尔特·汉恩的外展训练学校,后被广泛拓展至各类型教育模块、甚而是社会多个领域。体验式德育即是教育者依据德育目标与未成年人心理、生理特征以及个体经历创设相关的情景,让其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感悟,以形成个人的道德意识与思想品质。其将学生真正推向教育的主体地位,将学生道德的养成真正推向德育教学的目标中心。且其契合小学生较为旺盛的身心活动诉求,成为小学德育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德育,概括而言,指的是学生主体在教育者的引导下,个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选择、评价,自主地建构德性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其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最终成为由知、情、意、行等系统所构成的内在道德自律的人。一、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在德育教育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充分认识自己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发挥自己的潜能,主动地认识、体悟道德价值,是主体性德育的一个基本理念。它是人们在对传统德育反思的基础上获得的有关德育目的、功能和本质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的全新认识。长期以来,道德教育在理论上已经习惯了设定目标去向受教…  相似文献   

19.
霸桂芳 《考试周刊》2011,(2):214-215
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道德教育,应该是关注个体生命、以生命为基准点的道德教育,是促进个体人格的不断完善的教育。传统的灌输式道德教育脱离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达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以胡塞尔为代表的生活世界理论,强调道德教育对生活世界的主体参与式回归.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精神,变德教为德育,对高校德育新模式的构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受教者主体地位的缺失使人文关怀失去了施教的根基,受教者自我需要的缺失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去了人文关怀的回应机制,受教者亲临接触缺失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去了人文关怀的场景支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体现,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功能的必然,是大学教育更加开放与多元的要求.为此,彰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要注意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把人文关怀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