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 介绍内蒙古的区域相关文化及我们美丽的草原,学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并且欣赏《蒙古人》,欣赏蒙古双喉音演唱。教学目标: 1.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相似文献   

2.
课题:《人间天堂———内蒙古》课时:第一课时(共两课时)课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教学内容:1.欣赏两首内蒙古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2.了解并体验蒙古族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3.了解内蒙古民歌的种类、风格特点及相关知识。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两首内蒙古民歌,让学生感受蒙古人民对美丽草原的热爱之情,感受蒙古人民以生长在辽阔的草原上为荣,及对草原、牧人、故乡的深情厚爱。2.通过欣赏内蒙古民歌以及了解相关音乐知识,使学生了解内蒙古民歌、喜爱内蒙古民歌、热爱民族文化;教学重点:感受、欣赏内蒙古民歌,激发学生对内蒙古…  相似文献   

3.
未到大草原,我就听人说,内蒙古的大草原一片青绿,一望无边,这次去大草原我才领略到了这仙境般迷人的景色。乘车出呼和浩特市区,向东北方向行驶了两个多小时。虽见山、草地连绵不断,但却平淡无奇,而且人烟稀少。不料,车向前滑了几米,忽然,一片大草原出现在我们面前,顷刻间拉开了巨大的帷幕,托出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草——多、密,像一片汪洋大海。蓝蓝的天映衬着草,向远望去,草和天真像是相接的。接着,我又看见了几座白色的小山包,我心里直嘀咕:怎么草原上还有小山?是不是蒙古包?走近一看,果真是纯洁而又美丽的蒙古包。我们吃过午饭,入住蒙古包…  相似文献   

4.
草原,人类向往的故乡;草原,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多少次梦里我来到草原,将我的身心,投入到草原的怀抱。这片美丽的土地,正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灵魂的归属。但是当我醒来,梦却依然是梦,草原离我依然遥远。我多想生出翅膀,哪怕是风雨兼程,也要飞到草原去,就像一只雄鹰,徜徉在草原  相似文献   

5.
德国著名诗人、作家席勒说过 :“若要把感情的人变成理性的人 ,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变成审美的人”。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1.分析美的意境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在教《草原》《美丽的大兴安岭》《美丽的大榕树》这一类优美散文时 ,都是尽力将课文中描绘的美景用精炼的语言绘声绘色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通过自己丰富的想像去感知这些美景 ,这正是人们常说的“感性美”。例如我在分析《草原》中草原美景时 ,首先 ,从方位角度看草原 :远景———一望无际的草原 ,哪里都是绿的 ;稍近———像小丘似的蒙古包 ;近…  相似文献   

6.
柔然族名试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柔然是我国北方历史上继匈奴、鲜卑之后出现的第三个大的民族集团,曾经在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期的约一个半世纪之间,在广袤的蒙古草原上,建立过一个势力强大的游牧帝国。公元402年,其首领社(艹侖)自称可汗,成为北方民族君主称可汗之始。这个民族在东西方的历史上都有过相当的影响,虽然在程度上不如其前的匈奴和鲜卑、其后的突厥和蒙古等那么巨大。因此,这一族名的来源和涵义,也与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等这些名称一样,受  相似文献   

7.
课型: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 年级:初中二年级 一、前端分析: 1、教材分析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一首优美的抒情歌曲。抒发了蒙古族人民对美丽的草原和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这首歌曲采用了五声宫调式,具有蒙古族牧歌的风格。悠扬起伏的旋律把人们带入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之中,使人们感受到了蒙古草原绿色、热情的美。该歌曲的曲式结构为单二部曲式。A段为前六个乐句,B段是副歌部分。  相似文献   

8.
饱览了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然而,没有哪个地方能像呼伦贝尔那样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美丽的草原呼伦贝尔,是我心中永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粗犷的呼伦贝尔,遍地洒满野性的召唤。草原的美丽是那样的粗犷。几匹烈马自由地奔跑在草原上,浓黑的鬃毛在风的带领下肆意飞扬,马蹄起起落落,似旋风般恍过你的身旁;一只苍鹰雄傲地翱翔于天空,健壮的羽翼在蓝天上划出优美的弧度,执着的双眼似乎在追寻着更高更远的苍穹。坐在山丘上被花儿拥簇的蒙古姑娘正端着一杯香醇的马奶酒,尽情地放歌于辽阔的草原,悠扬豪放的蒙古长调让人心旷神怡,在自然的拥抱下迷失。看远处散落在山坡上竞相绽开的野花,将绿色的草原点缀得色彩斑斓。坐在马背上,忽地想起德德玛的一首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野性粗犷的呼仑贝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9.
《草原》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介绍了草原的天美、地美和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民热情好客,歌颂了民族大团结。教学时,要坚持以读为本的原则,让学生通过品味课文优美的语句,感受草原的风光美和人情美,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0.
老爸的梦境     
"呼噜,呼噜!呼噜……"这是什么声音啊?原来是老爸正在打他的"超级大呼噜"呢.让我们去看看他梦见了什么吧! 我用"透梦机"看见了老爸的梦境: 咦,一只小羊,还戴着老爸的眼镜呢!我想,这不会是老爸变成的小羊吧? 眨眼间,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个地方.这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草原,草原上有一群蒙古人在跳舞,蒙古包到处都有,像一个个白蘑菇立在草原上.那里牛羊成群,其中有一只独一无二的牛在吃着鲜嫩的青草,还随着蒙古人的音乐翩翩起舞呢.他是蓝色的,身上的条纹和老爸穿的蓝色睡衣完全一样.我想,这不会又是老爸变成的牛吧?  相似文献   

11.
草原畅想曲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听着这悠扬的歌曲,我慢慢地闭上了眼睛,一幅美丽的草原画卷在我的脑海中徐徐展开……我仿佛看见了牧民从蒙古包中走出来,看见太阳顽皮地在山坳中露出半个笑脸,看见树叶上  相似文献   

12.
一、活动目标1 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 ,了解草原的物产和风情 ,激发学生热爱草原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2 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表达能力 ,自主创造能力和群体合作能力。二、活动准备1 录像《草原》、《李鹏年掠影》 ,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2 录音《紧急播报》3 学生收集关于草原的资料图片 ,描写草原的优美词句及诗文等。三、活动过程(一)导入前几天 ,我们学习了《草原》一文 ,初步领略了草原的美丽风光 ,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今天 ,我们要再次走进草原(板 :走进草原) ,在进一…  相似文献   

13.
老爸的梦境     
"呼噜,呼噜噜……"这是什么声音呢?原来是老爸正在打着超级大呼噜。让我去看看他梦见了什么吧!我用透梦机看见了老爸的梦境。咦,这是一只小羊,还戴着老爸的眼镜呢!这不会是老爸变成的小羊吧?眨眼间,我又来到了另一个地方——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上一群蒙古族同胞正载歌载舞,欢乐不已;蒙古包散落着分布在各处,像一个个白蘑菇立在草原上。那里牛羊成群,  相似文献   

14.
《草原》是人教版小学六年制五年级第九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叙述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草原》不仅描写了大草原“一碧千里”的美丽景色,还表现了浓郁的草原风情,表达了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歌  相似文献   

15.
《草原的早晨》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第五篇文章。这是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们赶着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新气象。然而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草原是陌生的。那么怎样让学生读书时融入自己的情感,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的勤劳、欢乐?一、激趣——入境开始上课,我一边声情并茂地背诵老舍先生《草原》的第一段,一边板书“: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画天空、白云)空气是那样清鲜,天空是那样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  相似文献   

16.
像无数次走进课堂前一样,我对怎样上好《草原》一课作了认真的准备,因而走上讲台的我充满了自信。然而,课堂上学生的状况却与我的预期相反……其实,开始对课文的导入还不错。为了勾起他们对草原的向往之情,我是很费了一番脑筋的。听了他们对草原的想法后,我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特意从家里带来的腾格尔的MTV《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所有的同学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有的嘴里还轻轻地哼着,一副心驰神往的样子。MTV一看完,我又再次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许多同学神情激动地发出感叹,连班上那个最胆小的男生都举手发言道:“我真想马上到草原上去骑马。”群情激昂之际,我趁热打铁,请大家欣赏老舍笔下的《草原》,导入了课文。  相似文献   

17.
科尔沁草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上的东胡、乌桓、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族、汉族等,相继活动在这块土地上,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清末著名的蒙古史学者沈曾植经过对鲜卑和豪语的比较研究,得出“蒙古语和鲜卑语相去无几”的结论。可见鲜卓、契丹、室韦、蒙古都属于东胡这一族系的,这就证明了蒙古民族的形成具有多元的渊源。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之旅     
内蒙古是一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那浩瀚无垠的大草原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气势是何等宏大,而我在暑假有幸见到了这种景象。草原骑马来到草原上,听到一声声马的嘶鸣,我不由有了想当草原骑士的愿望。我选了一匹毛色稍红的马,它的鬃毛又直又硬,尾巴上的毛又粗又长。它身体表面滑极了,我的手刚搭上去就掉了下来。我迫不及待地蹬上马鞍,拉起缰绳,就向右侧走去。它一步一步向前走,让我细细品味草原的美丽风光。地面上开满了各色的鲜花,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像宝石点缀着绿色的“画面”。没过多久,我们来到了一个蒙古…  相似文献   

19.
教学《草原》(九册第十课),运用铺垫、比较和直观的方法,可以做到“少、精、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铺垫是写作的方法,教学中也可以运用.《草原》第一段着力描写了内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色,为表现生活在这美丽的自然环境中的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作了很好的铺垫。读完全文后,使人感到:草原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心灵更美。自然地把环  相似文献   

20.
一、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例如:小语第十一册《草原》一文的教学,我根据课文内容做成课件。当美丽的草原在屏幕上出现时,学生看着这美丽的画面,伴随着优美的乐曲,进入到一种美妙奇丽的境界中。同时,抽动投影片,巧妙地把远迎客人、骏马奔驰和热情款待、载歌载舞的场面,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这时根据设计的问题,激发兴趣,让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草原的特点。让学生小组讨论,我适当点拨,归纳草原的可爱美丽、人情风俗。最后,让学生看课文,领略作者初到草原,看见草原天地之优美,人民之热情,体会作者心中的愉快。让学生和作者一起陶醉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