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经历数学活动的课堂是彰显数学灵性的课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经历数学活动的课堂是彰显数学灵性的课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段开夕 《教育》2013,(9):37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生活经验是学生重要的知识来源,而生活情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找准生活背景,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推进学生的数学领悟,这样的数学生活化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丰富。  相似文献   

5.
生活是个万花筒,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  相似文献   

6.
学生学习不应该看成是对老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和弄清教师的讲课本意,而是学生从自己的已有知识与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探索,及对教师所讲内容的重新解释,重新建构的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数学实验,引导学生去探究过程是需要的.一、数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加深要领的理解在平常的教学法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对数学要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活动.它要求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善于从学生所掌握的已有知识和现有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情境.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能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生活中学习,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的魅力,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倍感数学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新的<教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9.
张天峰 《成才之路》2009,(32):49-49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所以教师应该努力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所熟知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相似文献   

10.
数学理解是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学生掌握、运用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前提,教师应在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情况和实际理解水平的基础上,正视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关促进学生数学理解的措施和方法,让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更透彻、更深远。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探究式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用科学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获得知识的过程.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启发者、合作者和帮助者,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学习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掌握学习的规律。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指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予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  相似文献   

12.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在于找到数学学习的起点,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已有经验的支撑,帮助学生内化所需掌握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所以教师应该努力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所熟知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只有经历了数学活动,才能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相似文献   

16.
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丹阳 《成才之路》2012,(4):15-I0010
正《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这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多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一、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和学新 《教育导刊》2009,(10):11-13
理解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理解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掌握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学理解策略的实施,要善于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外部活动,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注意学生理解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李俊清 《考试周刊》2009,(35):78-7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要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系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认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学生都是有着丰富的人格、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相似文献   

20.
操作学习是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亲身感知体验以获得丰富的数学知识和可持续学习的发展性学力。实践证明,操作学习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发现内隐的数学规律,形成较稳定性和可迁移性的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自信心,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本文试从知识形成性操作、知识应用性操作两个方面谈谈加强小学数学教学操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