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对234名大学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与配对样本t检验,考察课程思政视域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内容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2)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心理健康知识与思想政治内容的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进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由此可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和价值观培养的双目标.  相似文献   

2.
从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入手,对传统教学模式和线上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优势和挑战,重点剖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包括混合式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案设计示例。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角色存在着"沿袭高校教师的传统角色"、"混淆了管理者、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角色"、"被误定为学校教育中的边缘教育者"等问题,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应充当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者和潜能的开发者,充当大学生的真诚倾听者和引导者,充当大学生经验的分享者和心理健康的示范者。  相似文献   

4.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防治疾病的理论核心,KY3H模式是其时代内涵的体现与应用。在积极心理学新兴思潮影响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它仍然对心理健康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结合治未病KY3H模式和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对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模式进行阐述,主要包括以KY3H模式为依据判定个体心理健康状态、针对不同心理健康状态的个体进行健康管理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人为中心,主张培养完整的人。罗杰斯在他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中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实践经验。本文通过对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的分析,探讨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新的思路、内容、方法以及渠道,以期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包括学生在身体、情感以及思想智能方面的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要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参照体,从实际出发,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本文将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分析问题,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家与课程设置带来的影响进行一一阐述。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点,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紧密相关,在新时代的育人工作中,二者在取得丰富成果的同时,又面临新的时代考验。二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教育对象及育人主体的一致性奠定了彼此融合的基础,而课程思政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研究从理论层面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进行了探索,并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实践。  相似文献   

8.
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仅靠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治疗意义上的危机干预是不行的.道家文化内涵丰富,是构建中国传统文化"和合"特点的重要内容,其作用尤其表现在日常生活方面.结合道家文化教育思想,可以通过提高大学生道家文化素养,促进其心理和谐,具体的做法是把道家文化列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充分利用道家文化的地域资源,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已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是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分层定位"、课程内容"以学生为本"的选择、教师"专业化"的建设等方面,探讨如何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试论隐性课程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重要课程。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也是属于课程的一种,具有涉及范围的广域性、影响方式的隐蔽性、作用结果的深刻性等特点,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了利用隐性课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大思政"是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一种全新育人格局:要求将思政教育贯穿学生在校的全过程之中,在各学科的学习、实践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于培养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具有目标同向、教育效果相辅相成等特点,心理健康教师通过提高自身思政素养、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创新教学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陈小萍 《文教资料》2010,(12):202-204
本文介绍了国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现状,并对生命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覃军 《考试周刊》2015,(32):142-14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帮助大学生答疑解惑、提高心理调适能力、维护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课程教学方式多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在实践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亟待改善。结合社会发展、心理发展规律,更新课程设计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将"交通堵塞"游戏体验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指出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更能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赢 《教师》2023,(6):9-11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高校必须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旨在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训练大学生心理调适技能。正念已被证明是对维护和改善个体心理健康有显著作用的心理训练技术。将正念训练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对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正念训练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意义等方面。笔者以长沙某医卫类高校为例展开实践研究,发现正念训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笔者还提出了一些研究建议,以期为提升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促进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杨立红 《考试周刊》2011,(76):203-20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一大尝试。本文阐述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并对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绘画心理治疗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五大主题——自我认识、生涯规划、情绪调节、压力与挫折应对、人际调整,所设计的绘画心理治疗方案,规范了绘画心理治疗应用的五阶段教学程序——"放松—绘画—分析—交流—调整",指出了应用的注意点.现实中绘画心理治疗在课堂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由传统的"我讲你听"转为"你练我看"的演练体验式教学和由传统的"我讲你听"转为"你做我听"互动体验式教学的两种体验式教学实施途径,让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现状由学生被动接受改为学生的主动体验,从而提高教学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介绍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及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提升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各高校纷纷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探索.大连工业大学自2018年开启主题为"大学生团体心理成长支持计划"心理实践课,它旨在通过不同形式的团体心理技术的搭配与组合,形成具有丰富层次的大学生素质提升"心理套餐",该课程打破了仅仅依靠单一团体心理技术的局限性,实现了心理差异化需求100%全覆盖.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发现这种"个性化"小团体心理课程是针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试图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为平台,通过开设"正念减压"主题课,探索正念训练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契合性,试图通过正念方法帮助大学生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合理处理负性情绪对自己的影响,为大学生提供增强心理弹性和灵活性的技能与方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中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正负情绪量表》三种心理量表及一份课程调查问卷,对招募的16位赤峰学院大学生进行测量,通过对课程前、后测试数据分析,发现该课程对正念的总分、正念观察的意识、以及不反应方面有明显升高,对消极应对方式也有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