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标志.是社会文化的尺度。既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成果.又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丰富滋养和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人类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作为21世纪的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文化水平。在基本掌握音乐要素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原型有文化心理的和认知心理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强调的是文学批评中的文化意象,后者则强调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但两者均与文化相关。文章试图从原型与文化普遍性和差异性的认知关系、以及文化定势对原型的影响,阐释认知中的文化渗透,进而揭示原型和文化的关系体现了人类在对世界的理解中形成的两大模式———认知模式和文化模式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探索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作为人类思想、语言、推理等认知活动中的最基本能力,范畴化必然依赖于人类思想的基本方式和途径,遵循人类认知模型的一般规律。范畴化的四类认知模型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产生出原型效应,达到对认知客体系统而合理的类属划分。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认知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它们又是互相影响着的两种事物。语言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在人类认知过程中语言起着什么样的特殊作用,以及在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语言本身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这是人类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没有原始的认知就没有人类原始语言的产生,没有今天的认知就没有今天语言的发展。人类语言的宏观演变与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宋文 《现代语文》2006,(8):27-28
认知语言学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反对主流的生成语言学的过程中发展起来。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和工具,因此其结构和功能也应被看作人类一般认知活动的结果和反映,受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规律的制约。人的语言能力应看作是人的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因此,认知语言学被定义为“一个以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我们感知这个世界并将其概念化的方法、策略作为基础和依据进行语言研究的语言学学派”。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隐喻在人类语言与认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产生于人类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式,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联想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概念语法隐喻作为隐喻的一个部分,对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晓波 《江苏教育》2022,(71):42-44
班主任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但应谨慎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给学生贴标签,将教育引导变成治疗。班主任要认真观察、倾听和理解教室里的每一位独特的个体,了解每个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对生活的体验,及时排解他们遇到的困难,指导他们处理好人际关系,在阅读和行走中增加他们对自我的确认,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9.
体验哲学认为语言具有体验性,强调意义不是来自与外在客观世界的对应,而是来源于人类的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多重互动认知理解。空间隐喻的体验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系统性、多维性和与文化的一致性。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阅读是人类社会认知世界的最基本方法,通过阅读人类可以获取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信息,从而不断扩大,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语文能力发展过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其语文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标志之一,而且有助于促进听、说、读、写等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个体思维及智力的发展,正是基于阅读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在各种类型的语文考察中,都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察。  相似文献   

11.
颜色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最基本的认识之一,颜色词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探讨颜色词通过隐喻投射在情绪、道德、政治、经济等非颜色域的认知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数学三个世界包括具体化世界、过程概念化世界和形式化世界3个认知发展方式,数学三个世界理论反映了人类学习数学的认知发展过程.并将数学分为3个发展阶段:实用数学,理论数学,形式数学.根据数学三个世界的认知发展过程,从概念—具体化、符号—过程概念化、公理—形式化3方面探索基于数学三个世界理论的数学概念高效教学.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一种体现方式,是将抽象的文化呈现在人类面前的一种生动的体现。语言不仅体现了人类的文化历史和背景,也体现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的相似性可以体现文化的相似性,而作为语言中最具生动性的隐喻,它的相似性正好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相似性。隐喻既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认知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从认知的角度来看,隐喻就是使用我们较为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理解、感知和判断抽象的、难以直接理解的概念,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本文从不同的隐喻概念来认识中西文化的相似性,从而促进人类之间的相互了解,文化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卢萍 《海外英语》2011,(6):339-34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认知的一面镜子,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就可以透视该民族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最能直观反映语言与文化认知的关系。因此,从文化认知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词义民族性的分析,将对词义民族性的形成进行认知阐释。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语言能力是认知能力的反映,认知图式在语言理解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语言的发展和使用受制于思维,文化认知的一个基本要素是对不同文化中思维方式的认知,因此英语教学中要重视文化认知的传授。  相似文献   

16.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位于词汇层次上的一种对比和意义替换,是对正常语言使用规则的一种偏离。但是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方式,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隐喻是一种抽象的认知方式,它为抽象思维的进行奠定了基础,为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搭建了桥梁,进而为人类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进行和认识改造世界打开了大门。  相似文献   

17.
<正>科学是人类探索世界、认知自我、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获得有关世界的感性认知与经验,建构科学认知与理解,养成科学态度和精神的重要途径。幼儿期的科学兴趣与素养发展,对一个人终身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还存在教育目标模糊、教育内容失衡、教育方法机械等诸多问题,项目化学习可为幼儿园科学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兴是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国古典诗歌最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其显著特征便是以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来隐喻人和事。从现代隐喻理论看,其关涉到的隐喻"人是动/植物"正是大连环隐喻(Great Chain Metaphor)这一人类最为普遍存在的理想认知模式中最耀眼的环节。以动植物为始源域,兴符合隐喻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投射方向,符合隐喻的体验哲学原则,符合诗歌含蓄性特点,符合先民的图腾崇拜意识。兴在诗歌中的创造性运用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大智慧和匠心独具的艺术个性。动植物隐喻作为人类最朴素的自我认知的方式,还普遍存在于东西方文化中,反映在其象征性和姓名文化中,这充分体现了人类在认知模式上的共性。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人类语言学家帕尔默构建了文化语言学理论,在语言学与文化研究领域具有创新意义。他丰富与发展了人类语言学的三大传统,与认知语言学加以整合,构建了一种能够更好解释语言现象的理论——文化语言学。通过评析帕尔默在其文化语言学中对人类语言学三大传统与认知语言学进行整合的动因、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人类语言学情结、认知系统及其核心概念,可从中得到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20.
隐喻在人类认识和描述世界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认知作用;同时,它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影响着隐喻的形成和发展,而隐喻一经形成又反过来影响文化。本文借助隐喻的认知观和文化观,分析了英语隐喻语中反映的性别歧视这一文化现象的三种基本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